APP下载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2019-09-10吴锦

锦绣·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档案资源国有企业档案管理

吴锦

摘 要:对于各个国有企业来说,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经营业务的成效。因此在国有企业进行改制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还要做好档案管理的相应调整与改善。本文先阐述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接着在明确相应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各个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做好企业内部档案的共享资源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四个方面,深入全面的探讨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管理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企业改制;档案资源

一、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是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企业内外部发展中各类数据的集中统计,可以给企业各项业务的运作提供较好的数据基础。而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我国很多国有企业都进入了改制的阶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这种情况也使得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依靠传统手段与模式来进行各类管理活动也开始变得捉襟见肘。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企业的主管部门格局、生产经营方向、内部职能机构等各个板块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档案管理工作则必须要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够真正发挥相应的价值。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各个国有企业都应该充分重视档案管理模块在当前改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与不足,并在后续发展中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二、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

(一)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疏漏

在目前我国各个国有企业改制发展的过程中,较多企业都出现了档案移交不全等问题。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国有企业内部的很多员工在档案管理方面都没有自主的意识,不会主动上交档案。这也使得企业内部的很多档案信息都没有主动上交到档案室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遗失,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多数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国有企业在改制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在员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就当前多数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都不算太高,甚至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还处于兼职的状态。这也使得档案管理员工在平时的时候没有学习管理技能的时间,最终导致整个档案管理工作表现得比较混乱。

(三)内部档案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

在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中,档案重复建设情况都比较突出,在企业改制发展过程中表现得也比较突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对于内部档案信息的调研与分析程度不够,无法采取统一的档案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有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的统一化体系,各类档案数据的共享程度也有教导的不足,最终也就很难保证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档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而在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充分应用各类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但是就当前多数企业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类信息化技术的融入程度还不算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不具备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最终也就很难提高档案管理的成效,使得具体管理工作的效率很难得到提升。

三、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档案管理的改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鉴于当前有很多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档案资料移交不全等各类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完善的整体管理制度体系。第一,各个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自身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并明确适合自身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应该能够结合自身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和各类发展需求,不断丰富与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各类制度内容能够变得更加完善。第二,各个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宣传教育,提高管理人员乃至基层员工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充分参与到档案管理体系中去,并在平时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各类预定的管理制度,可以主动将档案数据资料移交到公司的档案室。这样以后,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就能够变得更加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二)切实提高各个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发展过程中,档案数据信息的整体数量正在不断变化,档案管理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更加需要较高素质水平的人才。一方面,各个国有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就应该适当提高招聘的标准。事实上,随着当前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人才市场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正在不断增加。因得国有企业通过提高标准的方式也能够充分获取较多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比较复杂,使得管理人员可能很难充分胜任岗位工作。特别是那些新招收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对于具体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会非常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有企业都应该针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在内部构建相对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在必要的时候还要邀请一些专家前来进行的讲座。这样以后,各个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认知程度就会不断加深,最终也就能够较好的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

(三)做好企業内部档案的共享资源管理

鉴于当前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发生的档案数据信息重复保存等情况,各个企业也应该做好针对性的改善。对于各个国有企业来说,可以考虑在平时的时候积极针对自身内部情况进行调研,并立足于档案管理的维度来完成数据的整理与收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明确各类档案的收集范围、保存期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同时还要主动清理那些没有用的文件。为了增强档案管理的成效,各个国有企业在改制发展的过程中,最好能够构建相对完善的内部档案信息共享资源管理体系,并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来适当公开各个档案信息。这样以后,企业就可以实现核心档案信息的加密与权限管理,普通档案信息的共享查阅与利用,在企业内部形成档案管理的新格局。

(四)实现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各个国有企业在改制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各类信息化技术对于企业管理模式所带来的重要改变,并且还要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积极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各个企业应该先立足于信息化管理的维度,不断提高自身硬件建设水平,同时还要适当购买一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软件,最终能够充分发挥档案数据的信息价值。另一方面,各个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也应该认清档案的信息资源价值,能够充分挖掘档案数据内容。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发展过程中,企业档案数据内容正在不断变多。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引入大数据等技术来对档案模块进行数据挖掘,那么也就能够更好发挥企业档案的价值,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改制发展过程中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真正实现各类战略发展目标。

结束语

综合来看,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在改制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明确档案管理的战略意义,使得自身的管理体系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对于各个国有企业来说,在后续改制发展过程中能够应该能够充分明确档案管理的战略意义与价值,并能够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招聘等方式来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也应该在档案管理体系中融入各类信息化手段与方式,才能够真正促进档案管理体系的变革发展,更好给国有企业的改制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谭鑫.论我国企业改制后的人事档案管理和存放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5(08):125.

[2]黎广培.国有企业改制档案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16):139-140.

[3]章晓镭.加强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J].浙江档案,2016(12):62.

猜你喜欢

档案资源国有企业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高校校史馆建设中档案馆藏资源的作用与开发利用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