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9-09-10李品珍
李品珍
【摘要】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是以某一特定主题为中心而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主题式阅读”教学追求老师少一点讲解和提问,多一些阅读和朗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思考,主题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优秀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对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与实践做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题式阅读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75-01
0
一、主题式阅读教学对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作用
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展,固化思维比较严重,轻则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严重的会损害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会不断趋于稳定,到四年级的时候,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会让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中找不到确定的方向,从而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而选择“主题式阅读”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主题式阅读”给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但却不是绝对固定的,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建设,“主题式阅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且它的主题和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利于学生的思维扩散,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秦兵马俑》,其对人文古迹的生动描写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大的联想和思维空间,学生在学习此类人文古迹课文中对于静态、恢弘事物的描写和刻画方法也能产生较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从中总结出语言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通过主题作文开展“主题式阅读”是一种有效方式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学模式首先是要具备完整性,也要有非常完备的系统,它还需要一定的针对性和变化性,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明白阅读的主题,并给学生安排主题阅读的目标,最后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写一个关于这一阅读主题的小作文,没有文体和长度的限制,但最好不要少于100字,每个星期写个两三篇,阅读时间要留的充分,这样才能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不懂就问,教师要在一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随时碰到问题都可以及时的解决。为了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主题式阅读中来,教师应该夸奖和奖励写的好的同学,这样会让学生有成就感,继而更加喜欢阅读;写的不太好的也给出指导,并鼓励学生,让他不断进步。当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都富有热情的投入到主题式教学中来,阅读效率自然会大幅提升。
三、精心筛选内容,不同角度提炼主题
在确定主题时,语文课本是教师一个非常好的参考,语文课文是权威专家多年研究的成果,通过研究教材做主题,将语文课本作为基础,对阅读主题进行挖掘和提炼,效果是事半功倍的。教师需要对课本内容有深刻的研究,深入揣摩作者的主题思想,正确的提炼课文主题。然后,语文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搜集素材,这样的内容和主题是更贴近实际的,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四、营造教学情境,联系生活感悟主题
在提炼出阅读主题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在实践中进行主题教学了。“主题式阅读”教学第一步是要让学生置于学习模式中,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主题,如何让学生对教学感兴趣,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可以通过设立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又比如通过播放带生活情景动画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因为课本内容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设立生活场景是最好的选择。教师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要用心感受,找到生活中在文学作品中的对应,带着学生一起做主题进行探讨,从文章中体会丰富的生活气息。
在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生活中的相关场景有敏锐的感知度,文章都是从真实生活中来,阅读过程中通过两者的联系一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关注性,二是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当学生去旅游的时候,就可以描述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比如在颐和园看到的风景、生物、建筑以及人有什么样的感受。由于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起来就容易些。而且还丰富了课外知识。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分享进一步理解了主题,还发散了思维,增长了见识,在思想碰撞中学習也更有热情,提高了阅读能力。
五、实践拓展,强化学生的主题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理解主题,并落实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开始由老师逐步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走出校园,不局限课本和课堂,在生活中、自然中、社会中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主题式阅读”技巧。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时,教师就可以以“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主题进行“主题式阅读”,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学生可以走进大自然中,找一处优美的生态保护区,用相机记录下所见所闻,用眼睛和心用心的感受,最后写成一篇文章,回到课堂中朗诵自己的文章,向同学们展现自己看到动物的样子,不同的同学可以交流心得体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结束语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通过设定特定主题,让目标非常清晰,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阅读的热情,以学生为本,也增进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值得教师学习和研究的教学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朱艳丽.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6(18):246.
[2]刘燕.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方法初探[J].中学生优秀作文,2013(05).
[3]罗光辉,陈兵安,李奇志.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