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社会与生活资源,让高中政治课堂更富活力

2019-09-10赵秀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

赵秀敏

【摘要】  高中政治教学,在帮助学生了解政治知识、法律知识的同时,更是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恪守践行,以实现社会文明环境的构建。对此,为了提升学生对政治知识理解的深刻性,为了深化学生对政治知识和社会规范的认同感,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便可以将社会与生活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增强高中政治课堂的活力的同时,也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中,社会与生活资源的挖掘应用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社会生活资源 富有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57-01

0

一、挖掘案例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政治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既是新课改教学理念所极力倡导的,更是当前高考政治的一种趋势。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资源,将生活化教学资源以案例的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对其深入分析,从中总结结论与规律,辅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让课堂教学更加充实饱满,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切。例如,在《价格的变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在教师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弹性需求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便可以引入生活化案例:“小明一家三口逛超市时走到了牛奶区,发现小明常喝的蒙牛纯牛奶由55元涨到了60元,妈妈就抱怨了起来。这时小明爸爸说:“反正要喝,涨也得买啊!”小明说:“妈妈,伊利没涨价,要不我喝伊利吧?”小明越逛越开心,可小明爸爸不耐烦了,他嘟囔着:“要不是汽油价格老涨,我们再买一辆车,这样出门就方便了。”在如上案例引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明爸爸为什么说“牛奶涨也得买”?而对于汽车呢?从这一对话中,你能理解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吗?你还能举例说出更多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例子并论证其需求弹性吗?在如上这种生活案例的引入中,学生对两个概念及其对应的需求弹性理解更加深入,并且结合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政治教学案例引入的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课堂活力更足。

二、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在当前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对课本中所学的政治知识和自己在生活行为中的规范无法统一,认知始终浮于学生的思想层面,但是却无法践行到自己的行为中,无法让学生将之认同并将之奉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由这种教学现状可见,学生缺乏对政治知识和相应道德规范的认同感,源于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割裂的认知和行为让当前的政治教学陷入窘境——知行无法合一。对此,为了强化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感,教师便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学生代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冲突,在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同时,认识到所学知识应当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以恪守和遵循。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以当前网络中常见的“青少年网贷”现象,作为教学情境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情境中,教师向学生展示绝大多数青少年网贷的初衷和导致悲剧的缘由——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不少青少年在网贷之初,是想要购买一部手机,或者是购买名牌衣服等。然而,由于网贷的借贷门槛低、利息高,不少青少年也就陷入网贷中无法自拔。随着借贷金额的增加,价值无力偿还且在消费上无节制,导致不少青少年陷入网贷的黑洞中无法脱身,甚至导致不少家庭家破人亡。通过这种情境性教学资源的引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网贷的初衷和导致网贷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情境中令人叹息的结尾中,我们应当吸取怎样教训?在如上触目惊心的悲剧中,对学生的情感冲击是巨大的,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认识到合理消费、正确积极的消费观念的重要性,并且在情感驱动之下,将会在生活实践中坚持合理消费的原则,以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以及约束学生行为的准确也就实现了统一,政治教学也就达成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三、引入社会现象,引发学生深思

一节优质的政治课,应当是让学生感喟良多、让学生深思的,对学生的影响应当是深远持久的。对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热议,并借此增强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更让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走进学生的生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政治教学效果。例如,在当前高铁乘坐中频发的“霸座男”、“霸座大妈”等现象,在令人愤慨厌恶的同时,此类资源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政治教学中,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借此社会热点,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文明和素养的重要性,更幫助学生认识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从从我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也只有当每个人都能恪守原则、遵守规范时,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将社会热点现象和热点话题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这也是当前高考的一种趋势,意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辨析论述以检测学生对政治思想的认识,更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生活。这种方式的教学,既满足了高考新趋势的要求,也让社会热点点缀充实了课堂教学,提升了高中政治教学活力。

总结

社会和生活资源的引入,既辅助学生有效理解政治知识,也让政治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挖掘案例教学资源、开展情境教学和引入社会热点现象等方式开展教学,以实现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樊蕾.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朱玲.探究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27):42.

[3]王静.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20(17):192.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
让高中政治教学走入生活
采用案例教学法,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