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教育传播创新探析
2019-09-10李美仙丁一丹
李美仙 丁一丹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融媒体高灵活性、高互动性、高杂糅性的主要特征,探析了高校传媒创新传播的路径及意义。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传媒;教育
所谓媒体融合,一般是指信息跨媒体平台的流动,多媒体行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体受众的迁移。①早在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Ithiel de Sola Pool)就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convergence of modes)的概念,用来描述不同媒体之间日益增长的连通性,以及它们之间界限的逐渐消失。②而在中国,2014年8月18日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正式标志着我国融媒体时代大幕的开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
高校传媒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平台,还是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力量。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传媒来说,既是莫大的机遇更是考验。因此,积极探索高校媒体的融合发展道路,是推动高校传媒与教育、教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文化引领和教育作用的必经之路。
一、融媒体时代与高校传媒
媒体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推动下实现的,是其内容、渠道、终端、组织等不同层面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的过程。③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媒体形式并不是彼此独立发展,而是在不断的交流和互通中逐渐融为一体,并实现了整体大于个体总和的效果。融媒体主要呈现出高灵活性、高互动性、高杂糅性的突出特征。这些特征是高校传媒发挥教育意义的基础,也是探索传媒与教育结合的重要依据。
(一)高灵活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地域、时间和数量的限制。媒体开始从地域化传播转为全球化传播,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信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不同传媒之间,包括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传播网络,从而使媒体的传播性达到了极致。高校传媒也不再限于早先的口耳相传或报纸公告,而是灵活利用多种传媒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校园信息传播的效率,扩大了受众的范围。
(二)高互动性
高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传媒受众参与度的提高和主体选择性的增强。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参与者,并且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媒体运作中,并充当信息的传播者。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互联网服务持续渗透,网民规模持续增长。④同时,融媒体时代,媒体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大众手中,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信息的发布也将群众的选择作为首要关注的依据。高互动性对于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媒体要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必须考虑受众的需求,使教育传媒惠及大众。
(三)高杂糅性
信息的参差不齐是导致新媒体弊端和局限的主要原因之一。高互动性造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媒体传播的内容也良莠不齐。融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无序和滥用现象带来很多问题。校园传媒同样也面临着信息杂糅的难题,尤其是考虑到校园传媒的受众主要是学生时,更应该对信息的内容作出抉择和取舍,从而充分发挥高校传媒的文化引领作用。
二、高校传媒创新传播的路径及意义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高校传媒应该有自己的担当和使命,同时也要意识到自身面对的新要求,推动高校传媒可持续发展。
(一)充分利用多种传媒方式,增强教育辐射力
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或是官方微博。高校之间新媒体运营的竞争还催生了全国高校公众号排行榜等校园新媒体榜单,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特征之一。同时,各种传统媒体仍然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2018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报纸、广播、电视通过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建立传播矩阵,融合传播力大大提升,触达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扩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⑤因此,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要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充分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媒体的传播力。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传媒就充分利用了多种传媒方式。首先,北京师范大学拥有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工”“京师学人”“章黄国学”在内的诸多微信公众号平台,由专业的团队进行运营,定期推送新闻。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还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和抖音账号等社交平台,在分享校园新鲜事的同时,增加与关注用户的互动。北京师范大学“视频空间”则通过视频媒体报道新闻。
此外,众多的传统纸媒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办传媒的特色之一。学校党委宣传部每年都对校内刊物开展核验工作,并从中评选出年度“十佳内刊”,如《京师学人》《北师青年》《北师大教工》《师大校友》《京师附校集结号》《教育部落》《木铎心声》《外文党建》《新外大街19号》等。这些内刊包含了校园文化、时事点评、深度观察、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满足多方位人群的阅读需求,深受师生喜爱。
通过融合多种媒体,高校传媒可以极大地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从而使其教育辐射范围大大扩展。
(二)积极发展互动式媒体,服务教学模式创新
在诸多媒介中,最能体现互动式教育的是新兴的慕课(MOOC)平台,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加速,国外涌现了诸如“Coursera”“EDX”“Udacity”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国内的诸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起了慕课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和北京大学的“北大慕课”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也建立了自己的MOOC平台,其特色在于,它在网络课程常规制作的基础上,还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感。一方面,努力提高课程视频的精美度,其中包括视频的在线包装、虚拟植入、可视化展示等;另一方面,增添课程的互动性,既可以与主讲教师进行实时视频对话连接,还提供大规模学生在线学习平台“京师在线”,支持社区讨论、教师解答、实时测试等功能。⑥
作为网络社会的产物,MOOC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时效强、传播内容多的特点。正是这些突出的特点,使得MOOC更能发挥媒介的互动性。通过把课堂搬运到网络上来,知识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师生也可以拥有与线下课堂不同的教育体验。
在开展包括但不限于慕课在内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媒体同样可以大有作为,为教学部门提供优质服务。
(三)精准选择传播内容,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与其他大众传媒相比,高校传媒的受众主要是学生群体,所以需要更加注重其传播内容的选择。“只有符合了广大师生需要,遵循受众认知的传播活动,才能够达到传播者的意图,才能真正发挥高校传媒的功能和作用。”⑦在融媒体与大数据时代,高校传媒要精准把握所传播的内容,树立教育文化的标杆。
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北京师范大学不仅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有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学风校训。因此,北京师范大学各传媒平台都通过多种方式来弘扬校园文化。如校园网站的“师大新闻”“师大人物”栏目,记载了诸多典型事例和模范人物,使师生持续感受来自校园文化的正能量;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十佳教师”等评选,都与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文化相契合。
“大学文化广泛渗透在大学办学中的各个环节,影响和支配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发展特色”。⑧而积极的大学文化需要传媒的参与,即“从积极媒介情绪的体验中培植积极的人格特质,让学生去寻找并实现自身的媒介目的与意义,建立和谐的媒介关系,以达到‘人-媒介-社会’的良性共生”⑨。因此,通过建设有内涵的高校传媒,可以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进步。
三、结语
融媒体时代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话说,每个人说的话都可以被听见,每句话都可以传播很远。如果能积极引导媒体融合发展,那将有可能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高校传媒应该主动探索融媒体时代的新路径。“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即教学’;而传媒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即影响’。”⑩因此,高校传媒要在融媒体时代承担使命,急流勇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公信力、到达力和影响力。
注释:
①Jenkins, Henry.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8. p.2.
②Sergio Sparviero, Gabriele Balbi, Corinna Peil.Global transformations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 palgrave and IAMCA series[C]. Palgrave Macmillan, 2017.
③鄧涛:《厘清“融媒体”及相关概念》,《采写编》2015年第3期。
④《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浪科技,https://tech.sina.com.cn/i/2018-08-20/doc-ihhvciiw6980104.shtml,2018年8月20日。
⑤蓝鲸财经:《2018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央媒体继续领跑,地方基本稳定》,快资讯,http://sh.qihoo.com/pc/96341866cd4f0ee2a?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2019年3月27日。
⑥李美仙:《北京师范大学MOOC特色与视频制作流程》,《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14年第346期。
⑦沈天舒:《高校传媒的优势及整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6期。
⑧李宣海:《用大学文化引领高校内涵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
⑨刘铭宏、闫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实践性探索:积极媒介素养》,引自《首届网络伦理论坛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2017年版,第90-103页。
⑩肖支群:《论大众传媒教育的基本特性及其意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2期。
(作者李美仙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电视台台长、副研究员;丁一丹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8级研究生)
【特约编辑:刘原;责任编辑: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