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实施背景下上海市域绿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机制研究

2019-09-10金云峰杨玉鹏王俊祺吴钰宾袁轶男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

金云峰 杨玉鹏 王俊祺 吴钰宾 袁轶男

摘要:《城市绿地规划标准》2019年开始实施,文章对其中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实践探索。市域绿地系统作为城乡生态环境的大背景,其演化发展影响着城乡关系。文章从绿地自组织的角度对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发展中的动力因子、突变因子以及生成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其自组织演化动力机制中主导因子以及序参量,以期为上海城乡绿地系统健康有序发展与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市域绿地系统,区域绿地,景现有机更新,城乡融合,空间治理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043

2019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51346-2019,作为一项指导城乡规划中各层次绿地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规划标准》明确了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一般包括系统规划、分类规划和专业规划3部分。其中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明确了规划原则和目标,确定市域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兼有生态保育、风景游憩和安全防护3大功能的绿地生态网络,明确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管控措施。

从2009年此规范任务下达至今发布,本人主编这项标准有10年,“十年磨一剑”。本文以上海为例研究市域绿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机制。

1市域绿地系统自组织

城乡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协调和自我调控能力,市域绿地系统作为城乡环境的大背景,其演化发展影响着城乡关系[1-2]。本文“市域绿地系统”是指市域内各类绿地通过绿带、绿廊、绿网整合串联构成的具有生态保育、风景游憩和安全防护等功能的有机网络体系。然而,我国城市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区外绿地的发展模式与城区内绿地存在很大差异:与城区内绿地相比,城区外绿地功能复合性强[3-4],土地权属及建设管理机构复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内外因素博弈、内部系统相互作用的组织特性,即城区外市域绿地系统是以自组织为主导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作用的发展模式[5]。因而本文从自组织的角度对市域绿地系统发展演化机制进行分析[6],为绿地系统更好地发挥生态修复功能提供理论支撑[7]。

自组织演化是一种系统内部组织力引导有序发展的过程[8]。其演化动力来源于系统量变、突变以及生成等过程。而市域绿地系统本身具有土地利用类型与权属复杂[9]、内部功能复杂以及建设管理体系众多等特点,是一个典型的自組织系统。通过借鉴张勇强等[10],提出的自组织城市演化图景,鲍捷等[11]提出的旅游地自组织演化机制,本文认为市域绿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动力机制主要包含3种主要机制,即系统量变、系统突变以及系统生成。量变是市域绿地系统发生演化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为自然、社会、公共政策等动力因子输入以及系统内部非线性作用产生的阻力因子输出,只有动力作用大于阻力作用时绿地才能从功能和空间上产生有序的涨落变化:突变是市域绿地系统发生质变的诱因,其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以及人类认识转变产生的绿地功能需求,只有满足绿地功能需求的微涨落才能演变成巨涨落进而改变绿地演化方向;生成机制是判定市域绿地系统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标准,其主要表现为风景游憩、生态保育和安全防护3大子系统[9、12],在序参量支配下空间结构的有序化以及功能结构的有序化(图1)。

2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发展历程

上海分别于1983年、1994年以及2002年进行了3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在2009年启动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1983-1994年,上海市域绿地系统主要是一种发展的设想,从空间结构到功能布局都以片段式、非系统的形式存在,因而这一时期市域绿地系统仅仅完成从无到有的转变,还处在非组织的无序发展阶段;1994年之后,市域绿地系统发展进入组织发展时期。以3次绿地系统规划颁布实施的时间为主要节点,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经历了由无序到有序再到系统复杂增长的3次突变,即有序萌芽阶段(1994-2002)、有序生成阶段(2002-2009)以及有序发展阶段(2009至今)。

3上海市域绿地系统自组织演化分析

3.1量变机制

3.1.1内部因子作用

上海城区外土地的发展包含了农用地的土地流转过程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的建设开发过程,两者共同形成了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发展的人地关系非线性作用:一方面,上海市土地利用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等非农建设用地比重较大;另一方面,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形成过程中,土地流转的条件较好,通过集中经营主体的经营使绿地容易形成规模,但在农民自身看来,集体用地向市域绿地系统的生态林地、园地转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因不能产生直接经济价值而出现的抵触现象[13],从而成为市域绿地系统形成过程中的障碍因素。

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市域农业产业经济规模的降低和乡村休闲服务业规模的增加成为土地由农用地向“绿地”转变的重要推动力,而这种产业结构转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则成为市域绿地系统发展的限制因子:一方面,农业在上海市国民社会经济中地位和贡献逐年降低,农业用地总体规模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另一方面,上海农业的生态景观作用和教育作用仍有待挖掘,城郊住宿、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3.1.2外部因子导入

1)自然生态因子输入。重要的自然生态过程能够促进市域绿地系统的有序生成,如2002年的上海绿地系统规划根据上海夏季风带来湿热多雨的天气,偏东或偏南风较多、9月中旬以后偏西或偏北风较多的城市风交换特点,通过南引北挡,发展8大片楔形绿地作为绿色风廊,将城郊新鲜空气导人城区,从而缓解上海城区的热岛效应。

2)社会经济因子输入。经济因素作为重要的能流与物质流不断向城郊流动,这种流动作用在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建设中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调整对市域绿地发展的间接作用以及城郊绿化投资产生的直接作用。“十一五”以来,上海通过“三、二、一”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金融、物流、旅游等重点现代化服务业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方向突变,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市场因素的介入使城郊绿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之后,上海城郊的生态农园与郊野公园迅速增多[14],市域绿地系统功能与产业经济向有序方向发展;同时,土地开发方式的市场化转变对市域绿地系统的建设资金影响较大,通过挂牌出让方式开发的国有土地在投资与经营开始时出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随后逐渐形成了多元投资、企业化运营、市场化管理的市域绿地系统投资建设机制[15]。如在2002年上海绿地系统规划提出“长藤结瓜”结构的环城绿带,对作为公共绿地的100m林带建设采用了“以区为主、指标分解、市里适当补贴”的办法,将建设指标与资金分摊到每个区承担;对于400m林带以及主题公园,则采取招商引资、集资参股、滚动开发等办法积极筹措资金,从而促进了环城绿带的落地实施。

3)政策理念因子输入。自1989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颁布以来,上海城市规划涉及到市域绿地系统的相关法规详见表l。

通过对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相关法规分析可以发现,1997年之后,两次《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02年上海绿地系统规划中“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郊区按照‘三集中’合并和替代分散的农村住宅和工业用地进行集中绿化;自然保护区有计划地增加绿色;滩涂开发形成大面积的绿色”[16],环城绿带、南汇、佘山、嘉定-宝山等生态保育片林以及大小金山岛等自然保护区在这一时期形成。2006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2009年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发展策略与政策保障,其中“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减量化”以及“农地统筹安排”等发展策略指明了土地整治政策的发展方向。上海市郊野单元(公园)[17]、城郊生态走廊等新的市域绿地系统类型在这一时期形成,市域绿地系统有序化进一步增强。

3.2突变机制

3.2.1自然环境选择

上海稳定的自然环境使上海中心城区与周边郊区城镇之间存在大片郊区农田与林地水体等缓冲地带,这种隔离使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长期局限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区外绿地的发展较为缓慢。在生态资源的分布上,2011年上海耕地面积占生态资源用地60%以上,林地与园地、湿地分别占9%与27%,林地、湿地等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生态资源比重较少,生态资源类型分布上的不均衡成为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与功能演化的重要限制因素。

3.2.2居民需求选择

1)风景游憩需求选择。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上海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满足城市居民萌发的城郊游憩需求,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和“大园林”发展思路,将绿地建设扩展到郊县,规划建设龙漕风景游览线、嘉定风景游览线、松江风景游览线、青浦风景游览线、浦江风景游览线、崇明风景游览线与金山风景游览线7条风景游览线。1986年,在已有的古漪园、秋霞圃、方塔园等历史遗迹基础上辟建了仿古园林的上海大观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浏阳游览村等市域绿地系统,至此,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由无到有发展起来。随着远郊游憩需求的增长,1994年,上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充实、完善已建景点,大力开发新的景点景区,新增淀泖乡土风情风貌区与长兴、横沙岛风光游览区,市域绿地系统开始由无序发展向有序萌芽阶段转变。风景游憩需求选择在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发展初期决定了市域绿地系统由无到有、由无序到有序萌芽的突变。

2)生态保育需求选择。2005年之前,上海城市发展对城区外市域绿地的生态保育功能认识程度不高,生态建设的目标与对象并不明确,生态保育需求不是市域绿地系统演化方向的主导因素。2005年之后,生态敏感区与建设敏感区内新增大量建设用地,生态保育受到影响,市域生态资源受到较大冲击;同时,浦东新区的进一步开发以及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绿地改善城市环境、保育生态的认识水平。2009年,上海市组织编制《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提出了上海市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的总体空间布局。2012年,基本生态网路规划得到市政府批复并进行深化实施。生态保育需求在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发展成熟时期,决定了市域绿地系统由有序生成到有序发展阶段的突变。

3)安全防护需求选择。1994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提出“要抓紧规划在外环线的外侧建成一条宽度至少500m,环绕整个上海市区的大型绿化带,从根本上改善上海的生态环境”[18],环城绿带建设成为上海迈向21世纪造福世世代代人民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满足沿海与沿江防灾需求,2003年的上海城市森林规划中确定了沿11条高速公路,5条主干河流的16条森林廊道。安全防护需求在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发展转型时期决定了市域绿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萌芽,再到有序生成阶段的突变。

3.3生成机制

3.3.1子系统形成

1)风景游憩子系统形成。在功能特征上,风景游憩子系统形成了以中心城周边门户郊野森林、环城绿带、生态游憩间隔带为载体的近郊休闲游憩功能体系以及以郊野生态公园、生态观光农园、生态走廊为载体的远郊休闲游憩功能体系;在空间特征上,中心城区外环、郊区绿环、主城區生态游憩间隔带、郊野公园、远郊游憩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集中的生态游憩走廊片区以“点、线、带、面”形式共同构建了完整的绿地游憩空间网络(图2)。

2)生态保育子系统形成。在功能特征上,上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明确规定了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与其他14类生态空间一起发挥生态保育子系统的生态保护、恢复与整治的综合功能:在空间特征上,通过对生态红线的进一步划定与落实,生态走廊由原来的直接通向海的“井”字形空间格局向与中心城区接通性更强的环形放射状布局演变;在生态连接上更加尊重淀山湖水域流向的自然规律,由湖到海增设了一整条生态廊道,重要生物栖息地得以确立,由点到线到网形成了完整的多层次的绿地生态空间网络(图3)。

3)安全防护子系统形成。在功能特征上,通过生态防护绿环、生态防护间隔带以及市域生态防护走廊与绿道的建设,上海市域绿地系统能够发挥隔离防护、交通防护与安全防护的综合功能;在空间特征上,双环结构进一步完善,楔形防护绿地以生态防护间隔带形式确立,水源与沿江防护绿地以青松生态防护走廊、黄浦江生态防护走廊确立,沿海防护林带“一弧三圈”绿地防护空间网络最终形成(图4)。

3.3.2序参量解析

1999年编制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对各类环境敏感区调研总结,划定了5类主要敏感区域[19]。通过对上海市域绿地系统3大子系统空间演化过程与上海环境敏感区分布结合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上海市域绿地系统,其子系统有序生成的重要特征是3大子系统沿环境敏感区的有序分布,因而环境敏感性成为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生成的重要序参量,相近环境敏感度的绿地单元组合形成了不同绿地子系统。

4结论

在上海市域绿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系统内部非线性作用与外部因子导入共同促使系统不断向有序方向进化:以“土地整治”为主要特征的规划政策输入以及以“市场化”为特征的土地开发资金输入在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再到有序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系统量变主要的动力因子。同时,随着不同时期大众对市域绿地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风景游憩需求、生态保育需求以及安全防护需求分别在不同时期主导着市域绿地系统发展方向,成为市域绿地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主要突变因子。3大子系统形成过程中绿地空间的分布与环境敏感区的相关性逐步增强,环境敏感性成为上海市域绿地系统生成的重要序参量。

在实施《城市绿地规划标准》指导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大背景下,城乡生态修复在绿地层面的表现应该是促进市域绿地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鼓励多元的、市场化的土地开发运作模式,促进城郊土地有序流转,完善城乡生态敏感分区与分级,满足绿地未来发展的生态安全需求是上海城乡绿地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l]金云峰,李涛,吴钰宾,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上海城乡绿地系统空间演化特征[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1):42-46.

[2]金云峰,杜伊,陈光.生态工程综述:基于“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的视角[J].中国园林,2015,31(H):89-93.

[3]张悦文,金云峰.基于绿地空间优化的城市用地功能复合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2):98-102.

[4]周聪惠,金石峰.“精细化”理念下的城市绿地复合型分类框架建构与规划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14,12(11):118-124.

[5]金云峰,俞为妍,汗翼飞.基于规划视角的城乡绿地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4(2):44-47.

[6]金云峰,张悦文.“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13(5):88-92

[7]金云峰,李涛.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乡空间与绿地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5):1-4.

[8]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金云峰,蒋炜,汗翼飞.基于海绵城市实施途径:多规合一背景下市域层面绿地类型探讨[J].广东园林,2016(4):4-8.

[1O]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3

[11]鲍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0.

[12]金云峰,刘颂,李瑞冬,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子系统”规划方法研究[J].中国园林,2013,29(12):56-59

[13]吴瑞芹.关于上海郊区土地流转的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2015(6):158-162.

[14]金云峰,杜伊,周艳,等.公园城市视角下基于空间治理的区域绿地管控与上海郊野公园规划实践[J].城乡规划,2019(1):23-30.

[15]汤庆同.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6]上海市城市規划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R].2002.

[17]金云峰,梁骏,王俊祺,等.存量规划发展背景下郊野公园多地类性质与功能叠合研究:以上海郊区控规单元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2):33-38

[18]鹿金东,吴刚强,余思澄,等.上海环城绿带建设实践初析[J].中国园林,1999,15(2):44-46.

[19]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R] .2004.

收稿日期:2019-05-02

基金项目: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902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480)

第一作者:金云峰(1961-),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景观有机更新

与开放空间公园绿地、自然资源保护与风景旅游空间规划、中外园林与现代景观。E-mail: jinyf79@163.com

通信作者:袁轶男(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E-mail: kathyyyn@163.com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
坚持城乡融合乡村优先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刍议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机制创新研究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关于乡村振兴几个核心问题的判断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