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后进生转化工作
2019-09-10熊丽娜
熊丽娜
摘 要: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就是帮助后进生实现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要求,更是以人文本的思想体现.本文以下就从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后进生;原因分析;转化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后进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后进生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关注和帮助,他们会对自身和周围环境都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探究后进生产生的背后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措施,帮助他们实现转化.
一、后进生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一)家庭独裁教育造成的逆反心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和性格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家庭模式下的育儿理念往往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打骂式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的体贴爱护,也不在意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孩子的内心世界被严重的压抑,进而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对父母和教师都有敌视的情绪,在学习和品行上都愿意和大人的意愿对着干.
(二)家庭溺爱教育造成的意志薄弱。由于经济条件的极大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加上父母或者是老一辈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使他们的生活过的太过顺遂,学生们的各种愿望都很容易实现.这导致学生的身心适应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在学校的集体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失去应对的勇气和能力.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学生的落后。学生缺乏温馨的家庭环境的熏陶,由于父母离异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得到及时的疏通.同时单亲父母的冷落或放任自流的教育模式,都使学生对规矩意识和集体意识淡漠,性格孤僻,对学习没有进取心.
二、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简要探讨.
(一)以爱为底色的关怀去温暖感化后进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要想去影响和改变一个人,首先要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他们才愿意亲近你,接受你的指导和教育.这样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是帮助他们进步的关键.例如有的学生行为孤僻,独来独往的孤僻个性很难融入班集体生活.后来发现原因是因为他的父母离异,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总是让他莫名地感觉其他人的排斥.于是,我就找机会帮助他疏通这些情绪,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通过书本读物帮助他们理解多种不同结构的家庭组成在现代社会是很普遍 的一件事,帮助他们从父母离异的创伤中恢复出来.
(二)用因材施教的理念去发现赏识后进生。后进生并非从心底里愿意呆在這样的一个境遇里,只是这样的情况他们无力摆脱而已.教师要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从见效快难度低的短期小目标到远大的奋斗理想目标,帮助他们一步步实现进步和蜕变.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表现和发挥的环境,让他们体会被关注和被赞赏的心情.慢慢地找到学习的自信.同时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后进生的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方法的调整和改进.比如有的学生在记忆方面特别有天赋,那我就在课文背诵的时候给他鼓励和肯定,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优势,并且从文章诵读到字词记忆一步步展开.有的学生体育特别好,我就让他当班里的体育委员,培养他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三)用持久不断的耐心去帮助转化后进生。整体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非常艰巨的.有的后进生会出现反复的现象,有的可能一开始就对你产生抵触心理,还有的可能改变速度异常缓慢.对于这些现象,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去深入了解和分析背后的原因,永不放弃的坚持态度去对他们进行反复教育.班主任的耐心程度能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的需要,才能帮他们重新找回自我,产生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例如有的学生在获得鼓励之后,各方面表现都会表现良好.但是持续一段时间后,别人赞赏带来的成就感慢慢消退,他就又缺乏了进取的心态.这个时候教师的教育策略就应该转变一下,让学生的行为驱动力从得到他人认可深化成一种自我成就感和行为习惯养成.
(四)借家庭教育的配合来共同转化后进生。学生成长的问题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他们能够从不同方面形成合力,发挥共同教育的作用.后进生一般自我控制和自我意识都比较薄弱,在家庭环境下没有外力的督促和鼓励,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后进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和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班主任必须经常和家长相互交流沟通,就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变化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换,并且交流教育思想,发挥家庭教育应该起到的作用.例如有的学生由于父母教育意识薄弱,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不闻不问,面对学生的不及格成绩只是干着急.后来,我和家长进行沟通,制定了家长监督方法,每天家长陪着学生一起学习,后来学生的成绩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除了知识的学习还有人格的塑造.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公正地看待他们身上的问题,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他们实现进步.
参考文献:
[1]浅谈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及转化方法[J].王智.考试周刊.2018(77)
[2]浅析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策略[J].杨晶.教育现代化.20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