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2016-11-07颜开

文教资料 2016年19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颜开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学困生”人数逐渐增多。做好这一群体的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人才培养及安全稳定。本文对大学“学困生”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防止其产生、帮助其转化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大学“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适龄青年接受了高等教育,同时大学里的“学困生”人数随之增加[1]。做好大学“学困生”转化,把“学困生”数量维系在一个合理数量上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

本文所指“学困生”为智力正常、感官无障碍,但学业水平达不到专业教学计划最低要求的学生。经过高考选拔,能够进入同校、同专业的学生,在智力上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然而,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后期学习中渐渐落后于同班同学,最终出现休学、退学、延长学习年、肄业等情况。搞清楚“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对防止其产生、帮助其转化至关重要。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总体而言,“学困生”群体的产生是由主观、客观因素多重交织形成的。根据前期走访和调研,有下面几点比较突出的原因:

(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源质量下降[2],教育资源的地域差异造成不同生源基础水平的差距[3]。因此,即便在相同教育环境中,必然出现学生学业成绩的两极分化。要想完全‘消灭学困生是不切实际的,高校首要任务是通过有效途径控制并减少“学困生”数量。

(二)近几年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中科研比重增加,造成高校整体氛围“重科研轻教学”,从而导致高校教学质量整体下降[4]。此外,教师的科研工作更容易外显和量化考核,而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长期过程,成果不易体现,量化考核主观因素多,同样造成教师自身“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必然导致一部分自学能力和基础水平弱的学生,难以跟上大学的教学进度和专业难度,最终成为“学困生”。

(三)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生活状态转变,造成学生在心理、生理上不适应。

1.当下中小学阶段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5]。一类题目老师反复讲、学生反复练,诚然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但是学生很难从这种学习方式中发掘出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专长,并确定自己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学生仅凭某门课程成绩的高低,决定大学专业。升入大学以后,专业进一步细化且难度加深,信息量巨大。如果前期对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自身能力、兴趣爱好认识不足,必然造成大学阶段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2.中小学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被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较难适应大学里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其次,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受到老师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大学是学生由家庭向社会过渡的地方,很多问题都要学生独自面对并解决。刚进入大学后的一段时间里,心理上孤单、学业上的挫折感,给很多学生带来了困扰。一部分自控力弱、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出现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渐渐失去发展目标与方向。他们在心理上被彻底打败,行为方式逐渐偏离正统,出现迟到、旷课、游戏成瘾等情况,思想上表现出越来越抵触学习状态,并寻求在学习以外的方面获得成就感。

3.来自外部事物的干扰。大学开放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类信息,有好的也有坏的。青年学生对社会没有足够的认识,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部事物的诱惑和影响。如“读书无用”、“虚拟的网络世界”等。其次,有的学生很难在社团活动与课程学业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度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使其学业成绩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开展学生活动本意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干部。可有时候却变成了学校学工相关部门间展示自己作为的手段,将学生活动数量作为单一的考核指标。各部门开展活动内容往往高度重复、缺乏创新,造成各学院学生社团疲于应付,学生参与兴趣小,实际效果差。非但没能起到提升学生素质的效果,还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再次,家庭经济基础、恋爱中的感情纠葛、遭遇突发事件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

(四)“学困生”群体边缘化。一方面,“学困生”群体自身越来越封闭自己,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和交流。另一方面,“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由此造成教师对这部分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小。前期调研中发现“学困生”群体中的大多数都有改变目前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每次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老师和他们交流之后,都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常表示“坚决不玩儿电脑”、“天天去图书馆自习”……但往往一觉之后所有决心和理想都灰飞烟灭,毅然决然地回归到原先的老路上。缺乏危机意识和使命感,没有内在转变动力是“学困生”群体的主要表现。另一部分“学困生”则表现出自身非常努力,但学业成绩始终没有起色。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的产生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刚开始努力进取希望有所转变;中期变成一切放任自流,对学业更是无所谓;后期失去人生目标,完全迷失自我。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一)目前应试教育和“高考志愿定专业”机制表现出来的众多弊端,要求大学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方式上做出改革。可以尝试进入大学后,一年级主修公共课、基础课程、就感兴趣的学科选修不同专业基础课程两至三门,这样能使学生从中探索自己的兴趣点和能力所及。二年级确定自己的专业,在二、三年级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学习。四年级根据学生自身的志愿,开设就业实践课程或升学辅导课程。有助于减少因专业学习能力和兴趣弱而产生的“学困生”,但对高校教学、课程设置提出很高的要求。

(二)高校兼具科研与教学两大重要职能,要平衡两者地位,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高校、高校教师评价与考核体系。可以将教师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种类型,专业基础课程由教学型教师负责授课,科研型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从而为教师提供不同发展方向。在对教师考核评价中应该依据两类教师的不同职能,独立制定两种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对高校的考核评价中应该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针对其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进行调查,并追踪毕业生3~5年后的发展情况,最后计入高校的总体考核成绩,并适当增加其所占比重,从而提升高校对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进而减少因教学质量下降,诱发“学困”的现象。

(三)大一阶段不放松,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树立危机意识,确立人生目标。

1.大一阶段是个人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段,一旦形成后期很难转变。学习习惯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班风、院风,乃至校风。学生入学初,学校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使新生正确全面认识大学学习与生活。其次,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拓宽自身知识面,从而寻找到真正的兴趣点。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引导人们自觉钻研。这一时期的学生社团活动应该多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再次,固定班级自习教室,形成周日至周五“自习课”制度。一来促进个体自习习惯养成,增进学生间相互了解。二来加强学生班集体意识,有助于班级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2.通过树立典型、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确立人生目标。

学校、学院进一步加强网络、微信平台建设,在大力宣传和褒扬学业、社会实践方面先进典型的同时,重点突出一部分取得明显进步学生的先进事迹,增加“学困生”的共鸣。

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应当在学生学有余力的前提下进行,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注重活动过程中立意的确定、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制定、活动的组织实施三大方面,只有前期精心准备才能保证活动质量与效果。校学生会选拔、组织各学院社团活动中的骨干学生,开展全校层面的大型活动。通过学生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活动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教育大众的作用。学院应组织开展有各自专业特色的学生活动,把握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特别将“学困生”群体融入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需要,让学困生产生一种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激发“学困生”的竞争意识。

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学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招聘会、展销会志愿者、勤工俭学、专业实习等。使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找出自身差距,产生危机感,从而其学习变得更主动和努力。同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责任心、抗挫折能力。

(四)全方位帮扶,使“学困生”重塑自信,重建人生目标。

建立三位一体的本科生导师制,即一个专业1名辅导员,一个班级1名班主任,1名专业导师带几名学生。老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现代化通信手段与学生建立联系,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多深入学生的课堂、宿舍了解第一手情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教育,给予不同类型“学困生”切实可行的帮扶。此外,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老师应该多元评价一个学生,发现并赞扬“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如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特长。提高“学困生”自信,使其融入班集体中,重归正常学习、生活状态。

三、结语

大学“学困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数量直接关系优良学风的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安全稳定。“学困生”转化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给予高度关注,在制度、政策上给予一定引导,更需要老师从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以及学生积极配合。在现有帮扶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成因,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从而探索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形成一套长效帮扶机制,最终减少“学困生”数量,并将人数维系在一个合理数量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运花,李海明.高校“学困生”产生原因及解困途径.教育与职业,2014.19,29.

[2]苗素莲.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2.9.

[3]吴海燕.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域差异及优化建议.中国成人教育,2014/14.

[4]朱雪波,周健民,孔瑜瑜.高校教师考核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110432(4).

[5]孙国春,马亚艳.应试教育治理陷入僵局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14.12.

课题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课题“大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项目编号1214071501320)的研究成果之一;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英文标志:Top-notch Academic ProgramsProject of Jiang su 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英文标志简称:TAPP)。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