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09-10郭慧芳
郭慧芳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时期,对幼儿的成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具有引领作用,幼儿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幼儿时期开始,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进行开展,从而使幼儿能够形成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本篇文章对幼儿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幼儿核心素养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阶段,需要具备并逐步养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让幼儿适应生活,为未来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把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置于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地位,改变幼儿园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需要,合理的把核心素养和教学活动相结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实现科学的幼教质量,以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基本目标。
一、提升自身素养,推动幼儿思维发展
现阶段,幼儿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程度较低,在科学的教学方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为幼儿教育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素养的欠缺,会使得幼儿对千篇一律的研究失去兴趣,从而无法到达幼儿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養,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为目的,进行科学教育内容的设计,从而使幼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逐步推动思维的发展和探究意识的生成。
在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中,合理的猜想是幼儿思维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要鼓励幼儿对某些现象进行适当的猜想,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能力。大胆且合理的猜想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一种思考,能够激发幼儿对活动进行验证,从而使幼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教师可以询问幼儿花朵的颜色可以改变吗?让幼儿对教师的这一问题进行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之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实验验证,将花朵放在滴有墨水的瓶子里,让幼儿对变化进行观察。通过之前的猜想,幼儿的探究热情会更加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从而推动了幼儿的思维意识的进步与发展。
二、重视活动价值,促使幼儿能力提升
众所周知,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都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也充分肯定了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来实现各领域的目标。
在健康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来实现幼儿体能的发展。如,在进行跳跃活动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在地上画出方格,组织幼儿进行真人五子棋的游戏,利用这样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达到培养目标。在社会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合作游戏,来建立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教师可以“共建家园”的搭建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同伴,利用积木搭建家园,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势必要和同伴进行想法的沟通,促使幼儿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在语言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叙事性游戏,开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如,教师在图书区开展“圆圈故事”的活动,选择季节为主体,教师和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进行“我眼中的秋天”的故事续“写”活动,每人根据前面同伴的故事句子,进行继续叙述,从而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三、合理开发资源,培养幼儿审美想象
艺术活动使幼儿精神成长中需要满足的一种活动,艺术石油而感性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表达对情感认知的一种语言。在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环境和条件,从而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从而能够欣赏美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合理开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对教室内外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达到培养幼儿审美想象的教育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幼儿手工展示墙,用孩子优美的手工作品来布置教室,还可以在教室多放置绿植,用植物来提升教室的美感。对于园区内的环境,教师们可以根据节日、季节等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冬天可以在走廊贴上手工剪出的雪花,还可以和幼儿共同在园区内堆雪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幼儿对美的享受是无处不在的。在幼儿学会欣赏美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对美的创造能力,将自己直观的认知表现出来,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达到艺术领域的培养目标。
总而言之,作为素质教育的萌芽时期,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能够使幼儿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幼儿教师要不断汲取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加强自身教学素养的积累,为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和幼儿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行保障。
参考文献:
[1]马闻泽.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60.
[2]乾芳,李建丽.3-6岁幼儿核心素养框架理论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6):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