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实践研究
2019-09-10崔红伟
崔红伟
摘 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难度的确比小学课程更难了,但是“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不能全部归因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态度都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学困生”产生的具体原因,来对症下药,实现“学困生”的树立转化,让学困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升。本文以在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实践研究为重点,欲从深入了解学困生,寻找学困缘由;消除学生后顾忧,鼓励学生学习;平等对待学困生,不要放弃学生三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实践
对于“学困生”而言,学习是当下最主要的任务。但是事实上学生处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综合影响下,一旦有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专注态度。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原因有很多,学生原因占一部分,老师的教学占一部分,而外部因素也占一部分。但是对于不少学困生而言,自身学习能力的限制,会成为“学困生”产生的重大因素;此外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外界环境的因素了,家庭突遭变故的学生,极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且会对学生的生活造成致命打击,所以对于“学困生”的认识需要全面,才能更好的解决学困生的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困生,寻找学困缘由
作为一名初中老师,需要在学习上知道学生,需要在生活上关怀学生。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指学习能力有限,对于日常学习活动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的学生。但是对于不原因导致学困的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学困生”转化。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习,教师需要降低学习难度,简化教学方式来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家庭突遭变故的学生而言,初中教师需要做的更多的应该是安抚学生心理,想方设法帮助学生重树对于生活的信心,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希望。然后再从学习方面多加辅导和鼓励,部分学生在振作之后,其学习能力会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会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
例如,在《有理数的乘除法》这一课当中,由于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开始拓展,许多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尚停留在小学阶段,一时难以适应新的数学理论。“学困生”的出现极有可能因为新的数学知识完全打破了学生脑海中的观念,导致学生一时间无法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数学相关习题自然也不会做。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耐心地为学生讲解,帮助学生完成小学到初中的数学知识过渡。如果不是知识认知问题,就需要和学生耐心交流,找出学生成为“学困生”的真正缘由。
二、消除学生后顾忧,鼓励学生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数学科目也是如此,处在学生阶段,一旦存在后顾之忧,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日常学习当中,甚至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好。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侧重注意“学困生”,及时发现导致学困的理由,帮助学生早日实现学习脱贫。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学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之间形成合作的学习关系,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十分有利。
例如,在《角的比较与运算》一课中,数学课程的难度和深度相比于小学提升了不少,但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接触新的知识短时间内比较困难,因此而论为“学困生”。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来讲,需要为学生打通小学知识到初中知识这条通道,让学生彻底理解角的内涵和运算法则,才能实现学习能力的质的提升,从而成功实现“学困生”的转化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学习能力。在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时,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的陪伴和辅导,而数学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角的比较与运算》过程当中,进行积极地引导和解释,让学生不断在练习中成长,找到自信。从而真正从“学困生”转化为学习能力强,数学素质过硬的好学生。
三、平等对待学困生,不要放弃学生
“学困生”的学习成绩目前虽然不如其他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著学生没有希望了,由于学困生的成因不一,对于“学困生”和其他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轻易放弃。对于学力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来让学生逐步慢慢进步;对于因为家庭原因的成为“学困生”的学生,需要初中教学老师送温暖的方式看望学生的家庭,鼓励学生重新振作起来,对于学生学习十分有帮助。“不抛弃,不放弃”对于教学活动同样适用,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取得自信,取得进步,彻底脱离“学困生”的行列。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研究学困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分析学生的成为“学困生”的潜在原因,积累相应的教学经验,来应对今后在教学日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困生”相关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的“学困生”转化是所有“学困生”和教师都面临的难题,所以需要一起面对。
参考文献:
[1]许晓勤.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25.
[2]陈松.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