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趣处入手,有思有情

2019-09-10席佳

关键词:白话文新文化运动文言文

席佳

摘要: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以史料为依据,融入史趣,吸引学生的目光,赋予课堂活力;创设史思,培养学生不惧争议的素养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深化史情,赋予历史事件情感价值,精心设计情感阶梯,激发情感共鸣。

关键词:文白之争史趣史思史情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人发现真理”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以史料为依据,融入史趣,吸引学生的目光,赋予课堂活力;创设史思,培养学生不惧争议的素养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深化史情,赋予历史事件情感价值,精心设计情感阶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此,趣处入手,有思有情。本文聚焦新文化运动一课中的“文白之争”,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的学习重点。学生不仅要识记、理解相关知识点,还要能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材中关于新文化运动有这样一段论述: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他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教材选用胡适及陈独秀的观点主张,阐述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含义,点明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而陈独秀等人掀起这场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及如何思辨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教材中并未阐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释能力。

二、课堂回放

(出示史料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 · 郑风·子衿》”)

师文字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这封来自三千多年前的情书,今天读来仍然哀婉动人。我非常喜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种文字的“只可意会的美”。然而,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运动者们却对文言文发起了猛烈的抨击。这是基于怎样的缘由呢?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一定要牵涉到文学?

生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

师什么样的文学适合传播新思想?

(出示史料二:“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师请依据陈独秀所言思考:为什么提倡民主与科学需要反对旧文学?宣传新思想可用什么作为武器,为什么?

生新文化运动者们认为旧文学阿谀、雕琢,陈腐、铺张;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因为它平易、明了、通俗。

师文言文不能惠及平民,它的学习成本太高,不适合做新思想的载体。而白话文则不同,它使语言和文字统一起来,使文字更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使文学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奢侈品。借新载体,思想从“小众”扩展到“大众”,进而为新文化运动打开新局面。

(出示史料三:“1918年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体,《每周评论》《新潮》等刊物也仿效之。1919年一年之内,出现四百余种白话报刊。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顺应时代潮流,决定中小学开始使用白话教材。文学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师文学革命通过文学去启迪国民心智,进行思想启蒙,为民主与科学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使原本高居在象牙塔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到了普通大众中间。这两位“先生”在暗夜里为国人点亮了耀眼的灯塔,照亮了人们前行的方向。然而,“文白之争”持续了近一百年,白话文就一定胜过文言文吗?

(出示史料四:“黄侃调侃白话文啰嗦时举例,白话文表述为:‘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文言文只需四个字:‘妻丧速归。’胡适反击文言文烦琐时举例,文言文表述为:‘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白话文只需要说:‘干不了,谢谢。’”)

此时,学生开始探讨黄侃与胡适在“文白之争”中的博弈。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两人的观点都有片面性,客观来说,文言文与白话文各有千秋。之后,适时引入传统文化复兴的“诗词热”现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言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境遇。通过理解“过去的历史”和欣赏“过去的文学”,汲取古人的智慧,深化对现实的思考,树立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是延续的,但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当时之反对与现世之火热都是时代性的选择,因革损益,因时而异。

三、教学感悟

(一)史趣——历史课堂不能失去趣味

历史虽是古朴稳重的,却也不乏趣味性。有史趣的历史课堂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所激发起的历史学习兴趣将延续历史课堂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活动的环节设计、引导设计和问题设计需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既统筹大局也拾遗细节。本课教学,利用一封“情书”导入,就是一个颇有趣的体验环节,情书赏析对学生是具有吸引力的。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不仅品味了文言文之美,对新文化运动之文学革命也有了更深的体悟,从而引发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层思考。此外,“文白之争”中,胡适与黄侃的对话内容本身就很幽默风趣。学生可以迅速进入人物争辩的情境中,展开文言文与白话文孰优孰劣的思辨。思辨,激发的是学生的探究精神,拓展的是学生解释历史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塑造的是学生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立场与角度。所以,“文白之争”这一史趣材料不仅起到“趣”的效果,更有 “抛砖引玉”之功用。

(二)史思——历史课堂不能惧怕“争议”

本课创设的“文白之争”情境,本身就不存在优劣的预设。设定的“新文学就一定比旧文学优秀吗?”这一探究问题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增加了这一知识点的思辨力。这样的设计,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同时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展开思考,剖析历史事件。此外,高中生视野相对开阔,更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当下的国学热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这一社会热点的增加避免了课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的撕裂,不仅促成了学生对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整体认知,也完善了学生关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评价体系,并且使思维达到更深层次:我们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有“争议”的历史课堂形式在“议”,灵魂在“思”。“思”并非天马行空,而是运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思维冲突,再通过史实溯本求源,实证观点,最终完成知识的构建。整个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参与、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从而锻炼了对历史问题的解释能力。

(三)史情——历史课堂要有情感价值

好的历史课堂赋予有意义的历史事件以“情意”,使得它能够始终促进个体的思维。本课教学的情感价值渗透于多个细节中。情书赏析的设计,是一段“文字之旅”,在这段旅程的最后,会让学生体验到美在不同时代有着深刻的变化,甚至冲突。“文白之争”对于学生不仅仅是文学意义上的思辨,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次思辨,一次情感观的理正。古文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开启的是对于当下乃至未来之于传统文化的一次精神之旅,它提升的是学生对于探寻中华文化发展之路的情感共鸣与责任共鸣。

参考文献:

[1]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 齐健.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白话文新文化运动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胡适巧推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