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姿百态对你“说”

2019-09-10梁增红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对话表达写作教学

摘要:学生写作中的“说”表达贫瘠,用语重复,读来味同嚼蜡。教学中,要用好教材,从经典名篇中梳理出“说”的多种表达形式,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秘密”,进行合适的训练,让学生作文中的“说”摇曳生姿。

关键词:写作教学 表达 对话

写作中会用到人物的对话,因此“说”这个词再普通不过了。但是,我相信所有读者都受不了文章中遍地开花的“你说”“我说”“他说”。表达贫瘠,用语重复,让人觉得文字很枯燥乏味。请看下面这段对话:妈妈说:“你怎么现在才回来?”我说:“我和同学聊了一会儿。”妈妈说:“你以后做事要麻利点,我在这儿停车等你很不方便。”我说:“我知道了。”妈妈说:“那我们回去吧。”我说:“好的。”且不论对话中的内容鸡零狗碎、絮絮叨叨,单是对话中用的几个“说”字,就足以让人觉得单调。

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把“说”说好呢?我们不妨从教材中摘取一些名家名篇中的对话,来学习几种“说”的方法,让“说”摇曳生姿。

一、经典名篇学一学

(一)换“说”法:找“说”的近义词,用其他的“说”

“说”的近义字有很多,如问、答、夸、讲、谈、叙、言、语、诉、论、道、叫、喊、吼等,都可以代替“说”字。这不仅仅是代替的问题,根据语境变换所用的字往往可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比如,“老师道”就比“老师说”更有文味儿,“小明喊”就比“小明说”力度更大一些。如以下例句: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散步》)

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猫》)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回忆鲁迅先生》)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老王》)另外还有很多能起到“说”字效果的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如感叹、商量、议论、告诉、反驳、讲解、讨论、交流、斥责等,都比“说”显得有味道。如以下例句: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台阶》)可想而知,如果上述几句中的“叫”“道”“劝”“问”“争辩”“感叹”都改为“说”,那么人物的语言表达将会多么索然无味。换了其他的“说”之后,表达上更符合语境需要。

(二)不说“说”:不用“说”这个词,连近义词也不用

在描写对话时,并不一定就非得用“说”或者一些近义词,很多时候可以省略,让人物直接“说话”。如以下例句: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秋天的怀念》)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散步》)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紫藤萝瀑布》)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孔乙己》)有时,省却了“说”,语言表达更加干净洗练。比如,最后一例《孔乙己》中的一连串的发问,不见一个“说”字,其实处处在“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短衣帮们在喝酒看热闹时的状态;如果加上“说”之类的词语,反而是画蛇添足。

(三)表情“说”:用“神态”表示“说”或在“说”之前加上神态

如以下例句:父亲曾摸着其中一块的那个小凹凼惊异地说:“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台阶》)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阿长与山海经》)

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來,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猫》)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老王》)上述几句都不是简单的“说”,分别在“说”之前加上了“惊异”“严肃”“很难过”“强”等表示神情、态度的词或短语,把人物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凸显出来,增加了表达效果。

(四)动作“说”:带动作“说”或以动作表示“说”

让人物的行为去“说话”也是一种描写对话的手法。这种用行为直接“说话”的手法比用“说”或者一些“说”的近义词效果要好得多。如以下例句: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驿路梨花》)

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猫》)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人物的“说”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动作。写作时,我们不妨教学生写出人物的多感官参与,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眉飞色舞”“声嘶力竭”等,把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描摹出来,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五)换位“说”:把说的内容变换次序

有时,可以把“说”放在前面或中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回忆鲁迅先生》)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阿长与山海经》)有时,可以把“说”另起一行,以示强调: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回忆鲁迅先生》)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说”的位置或前或后,行文上不呆板,不雷同,曲折有致。把某些句子独句成段,则强调了这句话的分量,借助语言,烘托人物性格中的重要特征。

二、创设情境练一练

上课时,我们应利用好教材,请学生观察这些来自课文中的对话,从语言形式上体会高明作者精彩纷呈的“说”,探究其中的奥秘,然后再来仿造练习。我创设了两个情境,请学生在课堂上练习。

【情境1】

“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

“什么事儿,爸爸?”

一位学生的仿造内容如下:

1.爸爸说:“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儿子说:“什么事儿,爸爸?”

2.“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什么事儿,爸爸?”

3.爸爸对着房间喊道:“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儿子问:“什么事儿,爸爸?”

4.爸爸和颜悦色地说:“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儿子好奇地问:“什么事儿,爸爸?”

5.“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爸爸语气柔和了起来。“什么事儿,爸爸?”儿子笑嘻嘻地问。

6.爸爸向儿子招了招手:“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儿子一溜烟地跑过来:“什么事儿,爸爸?”

以下是另一位学生仿造的对话描写:

1.爸爸说:“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儿子说:“什么事儿,爸爸?”

2.爸爸:“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儿子:“什么事儿,爸爸?”

3.“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老爹突然召唤我。“什么事儿,爸爸?”我应了一声。

4.“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爸爸淡然地吐出一句。“什么事儿,爸爸?”我忐忑地应付道。

5.“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老爹笑得一脸奸诈,比我还小的眼睛一闪一闪地卖萌。儿子说:“什么事儿,爸爸?”我满脸正气小心地回答。

6.“儿子,爸爸想跟你聊聊。”爸爸凑了过来,拍了拍我,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合在一起捻动了几下。“什么事儿,爸爸?”我捂住自己的钱包,一步一步地挪过去。

【情境2】

老师说:“今天做五道题。”

学生说:“啊。”

(注:标点符号可以变化。)

一位学生给出了如下几种“说”的方案:

1.直接说。老师说:“今天做五道题 。” 学生说:“啊!”

2.不用“说”。“今天做五道题。”“啊!”

3.用其他“说”。“今天做五道题。”老师在讲台上喊道。“啊!”学生怨声载道。

4.加上态度“说”。“今天做五道題。”老师严肃地说。“啊!”学生很不情愿地说。

5.加上神情“说”。“今天做五道题。”老师面无表情,十分淡定。“啊!”学生都张大了嘴巴,好像能吞下一整块黑板一样,接着都面面相觑,不由地摇着头。

6.加上动作“说”。“今天做五道题。”老师拍拍桌子,清了清嗓子喊道。“啊!”学生有的挥动着双臂,一副哭天喊地的样子;有的装作用力将头向坚硬的桌子撞去,似乎痛不欲生;还有的淡定些,但也怨声载道地叫着。

回到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那位学生对片段做了这样的修改:“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妈妈有些不高兴地问。“我和同学聊了一会儿。”我抱了一下妈妈,笑着解释道。“你以后做事要麻利点,我在这儿停车等你很不方便。”妈妈的脸转阴为晴,嗔怪着我。我调皮地说:“我知道了。”“那我们回去吧。”“好的。”比较一下,效果是否迥然有异了?

千姿百态地“说”,表面上是在改动文字,实际上是在转换思想。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述:“语言跟着思想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乘。”朱光潜.谈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2。

(梁增红,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常州市教育领军人才,常州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

猜你喜欢

对话表达写作教学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