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记者如何创新采访形式
2019-09-10黄瑶
黄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媒体融和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主要以贵州省“四力”“四全”建设大型主题采访实践活动为例,结合自己的采访经验,谈谈记者如何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媒体融合 融媒体 新闻采写
“融媒体”,一个近几年备受热议、且仍在逐步升温的词汇。在融媒体大背景下,有些人会认为纸媒受到的冲击更大、纸媒记者所感受到的压力也更大。然而,笔者却认为并非如此。对于整个媒体行业而言,融媒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并非是纸媒或者电视媒体的单一衍生品。因此,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了解融媒体发展的现状,如何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补充,如何面对融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融媒体发展现状
所谓“融媒体”,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等,在人力、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整合,以期达到“资源融合、内容兼容、宣传互通”的效果。
在笔者看来,“融媒体”首先是一个概念。这一概念将发展作为大背景,以发扬优势为抓手,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相整合、取长补短,达到最佳宣传效果的一种操作模式。
目前,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各大媒体的“两微一端”已然普遍建成,传播矩阵也已形成,“中央厨房”建设在各级融媒体中心稳步推进,融合运营模式已见雏形。
当媒体融合步入第五个发展年头,其正由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转向系统、深度融合的大开大合。而在笔者看来,媒体融合的“下半场”之重点应该在延伸价值链、打造全媒体生态系统上。
细观“融媒体”发展的重要节点——2018年,广电总局成立媒体融合发展司,其职责主要包含:协调推进三网融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等。
因此,毋庸置疑,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技术进步,成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助燃剂”。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分发、生产、盈利方式的原有结构,塑造了大规模草根化的内容生产上浮路径,一旦脱离它,很可能就会成为信息孤岛。
尤其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全国各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将迎来发展高潮。2018年以来,河南、重庆、湖南、陕西、贵州等全国多个省份先后迈开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第一步。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现阶段较为常规的手法是:将县广播电视台、县党委政府开办的网站、内部报刊、微信、微博等所有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体合并融合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记者现状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以及新闻传播的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以往,纸质媒体只是通过文字、图片来进行新闻传播;电视媒体也只是通过电视画面、同期声、画外音来进行传播。如今,两者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利用多种方式,引发更多人对新闻的关注。
但是在实践中,在融媒体发展的初期,媒体记者对于这一新兴事物仍处于一个探索、学习的阶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会受原有习惯影响,并没有让新的媒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无论是思维还是新闻成品,大多仍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或者只是单一、刻板的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放在一个平台上。
例如,笔者在初次接触“融媒体”新闻采写时,因为保留着传统媒体的采写习惯,看到可以拍摄的新闻画面,首先想到的,是“摄影”,而非“摄像”,只是单一的让画面成为照片,而不是视频片段;在构思新闻提纲时,也只是单一的考虑如何从文字上对其进行表现,而不能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全媒体角度进行构思、拟定采访提纲,以至于在采访结束后,进行融媒体新闻编写的时侯,发现新闻素材缺乏,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融媒体新闻产品。
发现这一问题后,笔者又犯上了新手们几乎都会出现的错误——但凡是遇到新闻画面,统统都拍摄下来,抱着“把所有素材都拍下来,再拿回去整理、剪辑”的想法,不仔细思考拍摄的画面是否与采访主题相关,一味的往相机中装。这样一来,不仅模糊了采访主题,找不准视频内容的主线,也增加了后期的工作量,得不偿失。例如,笔者的第一个融媒体产品《贵报传媒记者独家对话余留芬:聊感恩,话未来》剪辑完成的视频长度就有七分钟,制作耗时近24小时,最终的点击量却只有一万余次。
三、采写模式的创新
(一)原有的采访模式
纸媒采访前,融媒体新闻记者可以像对待文字稿件一样,对采访对象及其相关背景进行前期的走访、了解,然后拟定一个采访提纲,整理出需要采访的人物、内容,拍摄时长、角度、方式、有代表性的物件、细节,甚至是拍摄速度,做到心中有数,采写也会有条不紊。
比如,本次贵州省“四力”“四全”建设大型主题采访实践活动,笔者就事先拟定了“脱贫微笑”“百姓故事”“蹲点笔记”“旧词新解”“围炉夜话”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并按照每个方面题材的不同需求,设计了不同的采访方案。其中包括,文字上事例的选择,图片上拍攝的角度,视频所需的采访对象数量、类型,音频的录制时长等方面。
事实证明,虽然是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高频率的对一个村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但是因为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即便是采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发情况,都能够灵活的应对。
报纸的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融媒体的采写过程。在笔者制作的《你有一份来自“世界最高桥”的守护,请查收》的融媒体产品中,采写之前,笔者先是查阅了与采访对象相关的新闻报道、资料,对“世界第一高桥”、六盘水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大队都格中队人员构成,甚至是高速交警的日常工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拟定采访提纲,选取“展会听取一天工作安排”“日常工作场景还原”“民警个人工作场景”“中队在岗人员合影”等镜头,再加上在现场遇到的突发镜头,让这条全长一分三十二秒的视频,有了77388次的点击量。
而另一条融媒体产品《【第一眼】1到12,带你看盘州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其采写背景为2019盘州“两会”。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推出了一条会议现场融媒体产品——《盘州市“两会”上的新鲜事,还不速速前来围观》,如何选取新颖的角度,呈现盘州市2018年的各方面成就,笔者思忖良久,决心回归传统媒体的构思方式,将图片整合为短视频,再配合上报纸可读性强、经得起推敲的文字,最终形成了一条既有趣味性,又有创新性,更有可读性的融媒体产品。
(二)视频拍摄的角度
视频跟拍照一样,拍摄的角度也包括了仰拍、俯拍、与采访对象视线平行等惯用角度。而传统的电视新闻采访者,虽然一般不出现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中,却也同样是新闻的亲历者、记录者,所以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需要确保拍摄到的画面真实、有效,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基本需求。
如同纸质媒体更专业于文字采写一样,电视媒体在视频拍摄上更为专业,所选取的角度、方式及后期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更为专业。
而融媒体记者作为实效性、真实性新闻的传播者,应该更为专业、客观,在融媒体新闻采写的过程中,需要更高的专业素养,更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功底,还要能熟练的操作所需的采访设备,比如相机、电脑、摄像机、录音笔。
因此,在本次贵州省“四力”“四全”建设大型主题采访实践活动之前,笔者大量的阅读、观看了电视媒体相关知识、优秀视频作品,也关注了很多视频拍摄的公众号、微信号,在手机、电脑上均下载了视频剪辑制作的软件,学习如何剪辑视频的技巧、方法,以期将融媒体视频以更为专业的状态呈现出来。
在拍摄的前期准备和拍摄过程中,笔者学习到了“视频的拍摄时长在8秒左右最为方便剪辑”“将拍摄工具放置在地面进行拍摄”“视频拍摄黄金比例和三分之一法则”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提升了融媒体视频的专业性。
在笔者制作的《盘州市“两会”上的新鲜事,还不速速前来围观》这一融媒体产品中,在拍摄之前,笔者特意上网观看如何将拉窗帘、走出家门、步入会场等镜头拍摄得文艺些。随后,安排新闻采访对象背向镜头拉开窗帘,由虚到实的拍摄采访对象走出家门的脚部特写,以及由实到虚、跨过相机的脚部特写,并以会场横幅为人物进入画面时的背景,省去了赘余的字幕介绍。最终,这一融媒体产品得到了38695次的点击量,也让很多观看视频的人印象深刻,更让新闻采访对象小小的“火了一把”。而在另一个融媒体产品《【落别村之一】脱贫笑脸,总有一张让你感动》的拍摄过程中,有人曾经建议,把拍摄人物笑脸的场所集中选取在一个看起来更整洁的环境当中,但是,在笔者收看新闻视频,包括在观看电视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人在面对镜头时,都会显得非常紧张,而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拍摄,采访对象会相对放松一些。特别是人物笑脸的拍摄,更需要采访对象在一个非常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否则拍摄出来的笑容会显得僵硬、不自然,甚至给人一种假笑的感觉。所以,最终的拍摄地点选在百姓的家门口,拍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视频剪辑的手法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参与到视频拍摄的队伍中来,成为了“自媒体人”,越来越多的短视频打破了仅仅依靠文字、画面作为互动、交流的方式的局面,将VR、AR、H5等新媒体技术引入进来。这些时长一般在15秒之内的视频,通过“碎片化”的传播,吸引着更多人的眼球,也符合了广大受众碎片时间内表达与观看的需求。但是,现在的视频领域也存在着拍摄质量差,视频内容同质化、低俗化等短板。
所以,在融媒体视频的剪辑中,可以将短视频的短小精悍、快节奏、内容丰富与电视媒体的专业性、真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在视频上的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让最终产生出的融媒体视频兼具两者的优点。
因此,在本次贵州省“四力”“四全”建设大型主题采访实践活动的视频剪辑过程中,因为需要考虑到视频所呈现出的新闻完整性这一点,笔者将视频的平均时长控制在了一分钟内,配合上与视频主题相契合的背景音乐,辅以简单的文字介绍,与文字、图片相配合,最终生产出一系列简洁明快的融媒体视频,让本次融媒体报道既有新闻的真实性、实效性、可读性,也有新媒体的趣味性、快速传播性。
在做本次贵州省“四力”“四全”建设大型主题采访实践活动之“蹲点笔记”时,笔者一直在思考呈现方式。因为已经是系列报道的收尾,很多呈现方式已经用过了,如果再按部就班,会给人一種“炒冷饭”的敷衍之感。因此,笔者大胆的采用了自己本人的同期声作为背景,将它与自己的工作照、工作视频剪辑在一起,佐以文字版的驻村采访感受,又一次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融合呈现,只是这一次不同的是,“记者”成为了“新闻当事人”,为自己“代言”,全方位表现驻村采访所收获的点点滴滴。
最终,这一融媒体产品获得了22120次的点击量,有人对笔者说,也想去村里看一看,感受一下村里的人文景观,细细品读村里的厚重文化,品尝特色美食。
从构思,到采写、拍摄,再到最终的剪辑,笔者认为,只要准备充分,自然成竹在胸。而融媒体产品制作的整个环节,已经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出发,而是让各个表现平台融会贯通、互为补充、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