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以赏识理念构建班级特色文化

2019-09-10覃鲁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覃鲁

摘要:学生是国之栋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忠实践行者和维护者,加强学校教育力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给学生提供环境优良、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的学习环境氛围,有助于为国家输送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为提高整个国家知识文化素养水平贡献一份力,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学校教育中特色班级文化教育占主要地位,班级就像一个小家,每位学生都是它忠实的支持者,加强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力度,为增进学生的班级文化素养水平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而赏识理念作为教师传业授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在班级特色文化构建中同样不容小觑,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尊重、赞赏学生,赏识理念积极贯彻新课改的思想,为构建优秀特色班级文化提供了理论前提。

关键词:赏识理念;班级管理;班级文化

引言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对优秀文化品德知识的了解和实际掌握,学生在经过班级优秀特色文化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會在无形中提升自我文化素养。教师运用赏识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意识,从而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实现自我发展理想。本文根据现阶段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研究和分析,就赏识理念在构建班级文化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解决方法。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分类及意义

说起学校,通常我们想到的就是上课、规章制度、教育机构等生硬冷漠的词汇,其实不然,我们常常把班级比作一个和谐有爱的大家庭,教师是家长,学生就是孩子,教师常说:班级就是你们的家。教师的这种说法其实是在潜意识里给学生建构一个轻松温馨的学习氛围,通常我们所说的班级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班级制度、教室布置、教师言语传授等都属于班级文化的范畴,其中分为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两种,显性影响包括教师的口头授课、班级活动等,隐性影响包括教室墙面布置以及物品陈设、走廊文化等,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班级文化呈现,只要立意端正,总能在班级内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由于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在对待事物上的排他性表现得不是很明显,所以常常容易受外界干扰,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会根据外来想法的入侵而作出依附性选择,但恰恰因为这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才让班级文化的存在具备现实教育意义,学生受到班级特色文化的日常熏陶,会逐渐改变原有的不好的思想文化观念。由此可见,班级特色文化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理念,促进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正确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文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五好公民。

二、现阶段学校班级文化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过程不单单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这不仅要求班主任必须协调好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样还需要全班同学的积极配合,共同促进班级内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中,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并不是很健全,究其原因,一是班主任不愿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这对学生而言将会是学习生涯中无法弥补的缺憾,教师的不上心直接导致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组织规章制度不健全,学生对此项活动没有投入饱满的热情,从而降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的陶冶;二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不科学,无法达到班级特色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新手教师身上,新手教师正处于对教育教学方式的摸索总结阶段,还不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进行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往往漏洞百出,制定的一些班级文化构建策略不能在班级内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进而导致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出现组织性错误。所以,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正确有度的实施策略做支撑,而且需要各科教师联系实际发现并制定本班级特色文化具体构建内容和过程,为学生提供更优秀、更人性化、更具教育意义的班级文化学习氛围。

三、赏识理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实际运用

(一)建立班级奖励制度

赏识理念要求合理运用夸奖、赞美等积极向上的认可性语言及物质奖励对表现良好的行为进行正面表扬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赏识理念对于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过程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特色文化构建工作时应该合理运用赏识理念的积极意义,在班级内建立夸赞奖励制度,对于平时上课表现良好,积极回答教师课堂提问的学生在班内进行公开口头奖励,或者实行代币奖励机制,每次奖励一张优秀卡,集齐五张可以在班主任那里兑换实物奖励,可以是笔记本、课外书籍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与学生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赞赏、鼓励,比如班上有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同学,这时其他同学就可以毫不吝啬的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这种以积极的赞赏奖励行为激励学生进行更好学习的策略合理贯彻了赏识理念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构建班级特色文化,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为后续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教师合理运用赏识理念进行教学

赏识理念要求我们常怀赞美之心,对待事物和人踊跃表达自己,不吝啬夸奖之词,在班级授课制下需要各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赏识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具有直接性教育意义的,课堂上,教师要最大程度上肯定学生,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当下的错误言行不具备终生性,学生的思想在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后会往更好的层面发展,所以,教师要用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积极口头奖励与赞赏,这对学生自身也是一种肯定,有助于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四、结束语

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生成,在构建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合理运用赏识理念的积极内涵进行教学工作,已达到建成优秀班级特色文化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佟淑娟.浅析赏识教育在班管理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No.353(05):101-102.

[2] 周红英.成功教育从赏识开始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的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9(5).

[3] 叶穗莲.浅谈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师道:教研,2017(4):126-126.

[4] 李立.赏识的奇效[J].广西教育,2017(8):71-71.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学校)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