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

2019-09-10王朝红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创新思维数学教学

【摘 要】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升初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中高年级数学教育尤其被教师重视,这是由它的学科性质和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决定的。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好动浮躁的年纪,若要学好数学,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能力的养成应在学生的思维模式还未定型时就尽早完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创新思维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207-02

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反过来,在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目的之一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教师首要的任务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惯性思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潜意识中就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找到一条通向答案的路,渐渐地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思路,达到创新的目的[1]。

1   在小学阶段养成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1.1  以更高的质量和效率完成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任务

创新思维能力主要强调的是创新,即不以寻常的思路思考问题,也就是指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思考问题的方式。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与常规学科有着不同,做题时只有整体解题的方向正确,加上细致的演算过程,才能得到正确方法[2]。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就意味着数学的学习更注重的是活跃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才是教学关键。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可以使他们有效地完成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任务,从而在相同的学习量下以更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活跃的思维模式在保证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同时,也兼顾了学习质量,通过创新思维的运用,将数学知识点与自己所理解的内容融会贯通,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高效率、高

质量。

1.2  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

小学高年级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门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若是学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掌握学习高年级数学的方法,长期的进步和成功无疑是对学生自信心最大的激励。才能在难度较大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这一状态会给予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以最大的信心和斗志,同时也可以达到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学习里体味到快乐这一教学目标,得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1.3  在创新思维养成的同时培养独立的性格

创新思维的养成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3]。现如今小学生对家长和老师易产生强烈的依赖现象,在高年级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从个性品格上锻炼学生,做到独立自主。为以后在人生道路中遇到任何问题或者困难,都能像面对数学的学习一样,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攻克难关。

2   在教学方案实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及实践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案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出发,在课堂中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和有奖测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开阔自己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并将这种学习方法下意识的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好学习内容的同时完成创新思维的养成。如在每堂课即将要讲新内容前,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出一道与之相关的难度不大的题,并给出一定的小奖励,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解答问题,而后再引出马上要学习的内容。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教师还未将思路传授给学生前,观察学生以什么样的思路应对难题,旨在以这种方式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2.2  在课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及实践

课堂上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考创新固然重要,但是长此以往,难免会使学生对课业学习产生疲乏感,因此还需劳逸结合,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经世事,难免争强好胜,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学习高年级数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向培养创新性思考能力的方向,在不抑制学生天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完成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在一学期任务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可以以这半个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主题,举办一场与之相关的有奖知识竞答比赛,并略微提升比赛难度。将平时在学习中互为竞争对手的同学也安排为比赛的对手,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潜力。这样一来,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能锻炼创新性思维能力,将思维拓展开来,这样做对建立学生依照自己的思路而形成的解题方式也是十分有益处的。

3   由高年级数学中的创新思维延伸到实际应用

3.1  提高创新思维意识

都说二十一天足够让一个人形成一种习惯,而长期对创新性思维锻炼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形成一种创新性思考的意识。学生的意识一旦养成,那么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下意识就会利用这种经过长期锻炼,自身已经形成的习惯性思维来应对,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任务中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学好高年级数学知识只是学生在小学最后阶段性的任务。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不仅是在学习上有益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学习,也让学生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受益终身。

3.2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下意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题只是第一步,有这种积极的意识后还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而能力往往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的积累。因此,在督促学生牢固掌握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任务中应多提供给学生扩展思维的机会,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提升创新能力。当思维被打开,创新思维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以上是教师在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方面应该重点考量的地方。在高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学生在这门课上的成绩优劣,最重要的是需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根本目的。一名优秀的学生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引导,可见教师责任之大。因此,教师应全面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完善其方方面面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鸿.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2]王大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維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17(18).

[3]高海银.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8).

【作者简介】

王朝红(1975~),男,四川都江堰人,学历: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成都市数学骨干教师,长期担任学校中高段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创新思维数学教学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