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9-10张葛亮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快乐体育小学体育应用

张葛亮

摘 要:快乐体育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主张从学生的興趣出发,选择比较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构建学生自我提升和教师有效引导相结合的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后续的教育实践奠定基础,但是常规教学模式在激发小学生参与兴趣上有很大不足,因此新课改形势下,快乐体育教育理念得到推崇,本研究也立足小学体育教育需求,分析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的几点方法,希望观点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应用

引言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指引下,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也需要顺应教育形势,不断发挥自身的学科教学作用,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为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快乐体育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显然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快乐体育教育理念的解读还有不足,进一步深化教育理念分析和教学实践研究是我们工作任务。

1.利用趣味性方式,巧妙导入新课

教学导入也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快乐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体育教学导入设计也应该具有趣味性[1],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例如,给一年级的小学生上第一节体育课的时候,学生是没有纪律感、组织能力的。对此,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都知道什么动物,然后用学生回答的动物名字进行排队,如老虎队、大象队、狮子队、小白兔队,每一队有十名学生。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队站,但是动作慢的学生就不能选择喜欢的队了,要站到学生少的队中。这样既做到了教学生排队,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2.创造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

个体对外部环境中事物、现象的认知或者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即为兴趣,而兴趣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爱好和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终生锻炼意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尝试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造相关问题情境导入教学。以体育教学内容“立定跳远”为例,教师在教授动作前可以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小动物跳跃,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答案(如兔子、青蛙等)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并模仿兔跳、蛙跳,让学生自主思考能跳得最远的姿势,之后教师再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进行详细讲解。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针对性结合,可以有效减少课堂枯燥感,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导入教学内容的过程应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分层次设置问题,以便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

3.活动形式多样化,带给学生新鲜感

传统的体育课程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丧失新鲜感,表现出课堂参与兴趣低下[3]。为了全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立足小学体育课程活动需求,引领学生切实参与到多样化体育活动中来。此外,关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才能够是多元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假如在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授课仅仅是敷衍了事,同样也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当中接受到知识的水平,并且在这种氛围当中学生很容易和教师之间发生冲突,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课堂当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不断提升学生个人在课堂当中的参与度,比如在体育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征集学生的一件来组织活动,比如组织参与性强的两人三足、同手同脚团队赛、500 米团队接力赛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具有竞争性的比赛,比如两人一组的跳绳、四人一组的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等,这些合作性的竞争比赛不仅能让每个学生参与进行,更重要的还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磨合、培养感情,不断激发大学生的运动潜能,另外在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竞争的正确认识。

4.延伸锻炼,突出课外体育乐趣

“快乐体育”理念在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在进行课外活动时,要对体育活动进行充分开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外活动,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活动的安全性[4]。这样能够促使课外活动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锻炼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二是开展课间操。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习广播体操时,还可以从各个班级的特色出发,设计出具有班级特色的体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结合不同的音乐来进行不同的体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三是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学生在家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有限,教室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设置不同的体育任务。当然教师必须要事先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确保家长能够监督学生及时完成相应地任务。如部分学生过于肥胖,教师可以让学生家长在假期时带学生参与运动,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

结语

将快乐教育理念应用到小学体育教育中有利于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以引导其体验团队协作的快乐;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实际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能够使得学生快乐地参与体育教学过程,进而获得强健体魄和体育知识,可见该教育理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刚.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及应用[J].中华少年,2017,22(13):184-185,188-189.

[2]田法宾.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J].祖国,2018,22(03):220-221,224.

[3]陈小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J].好家长,2017,10(59):162-163,165.

[4]刘志清.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2):265-266,269.

猜你喜欢

快乐体育小学体育应用
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