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2019-09-10刘立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刘立明

[摘 要:本文先对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进行简析,然后在实施理论课教学、个人项目教学以及集体运动教学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与阐述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在小学生核心素养中,体育核心素养是其中相对关键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深入之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学中的重点,而体育核心素养就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接触和了解体育运动,加强其身体素质。因此,本文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措施有一定实践价值。

一、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特点

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之下,学生自身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核心素养也是由此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每个科目都有其不同核心素养,其中体育核心素养具体为以下相关方面:其一为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包含了知识与技能,知识主要是体育生理知识,还有锻炼和人文相关方面的内容,而体育技能具体是指运动技能和评价方面:其二是健康意识,健康意识主要是将健康锻炼作为主体,将健康意识落实到体育的各种教学活动之中,让小学生在理解体育知识基础上,构成健康体育认知,加强自己体魄;其三是体育品德,体育品德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心理特点,促使学生接受更健康的体育指导,让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于当前的小学生而言,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宝”,家长的溺爱让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都很差,再加上生活经验少、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弱。而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形成体育意识,使其在运动锻炼中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学生心理承受力,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于学生成长与学习都有很大作用。

二、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效措施

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特征,所以核心素养培养方式都一样。对于小学体育来说,培养体育核心素养时,需要依据学生身体与心理特点,综合体育教学要求,采取正确合理培养方式,有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一)合理运用体育课,培养德育文化素养

从大众的认知上来看,体育,就是让学生在操场上运动一下,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学会健康的运动方式。且小学生也认为,体育是室外进行的一个科目,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更加悠闲和自由,可以在室外尽情的玩耍。学校其他任课教师也是这样认为,在以前的教学中,甚至还有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以上这些都是一种错误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体育不仅仅是外出活动与锻炼,体育文化同样重要。经过体育课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加完整和系统的体育理论,使其养成规范的运动习惯,避免在运动中受到伤害,激发学生积极性。除了这些原理性知识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国内外体育史,提升体育在学生心中的魅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理论课也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与健康意识的基础。

(二)教学个人项目技巧,培养学生坚强精神

除了理论课学习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集体室外的活动与学习,这是小学体育教学主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除了集体活动之外,个人项目的教学也非常重要,集体活动是个人项目聚集成的。集体活动主要是靠团队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而个人项目则侧重于让学生脱离集体的限制,使其可以在个人运动中突破自己的运动水平阻碍,走向更高的一个阶梯。通过个人项目教学,让学生在集体中突显出来,使其勇于竞争,相互之间追逐。要想在单人项目中获得好的表现,就需要学生掌握运动技巧,突破自我。比如在赛跑教学中,除了普通的赛跑之外,还有障碍赛跑。有些学生在障碍赛跑中可能因为障碍的原因就放弃了前行,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比如踏、钻、跨以及绕等,以此来让学生掌握障碍赛跑的技巧,使其能够在运动锻炼中坚持前行,进而让学生具备坚强、拼搏的精神。

(三)集体活动增强团队意识

一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可实现的目标也是有限的。若是一个团队可有效的合作配合,则爆发出能量是个人能力无法相较的。体育教学之中,大部分活动都是集体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侧重于对集体活动教学,进而让学生形成集体合作意识,使其具备集体精神。在小学阶段中,因为年龄原因,学生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特点,都有好胜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实施集体活动的方式,经过集体活动来让学生认知到自己是活動中的主体,自己一个小行为都会对整个集体成绩形成影响。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和其他伙伴合作交流。比如在足球教学中(足球教学中的集体内容),教师在将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教学给学生以后,就可以把学生组织成两个小队,让学生比赛。在比赛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让小队中的学生相互配合,在比赛中要注意安全。在比赛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比赛情况进行评价,对小队的合作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形成良好合作意识,从而全面养成学生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是养成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经过个人项目开展与教学,培养学生拼搏精神,加强个人的心理素质。实施集体运动教学,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实施,在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基础上,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文强.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No.988(01):72.

[2]潘敏智.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10):79-80.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