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脏功能生化检验到底怎么做?

2019-09-10周富春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5期
关键词:肾小管清除率尿蛋白

周富春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尿液生成为其基本功能,通过尿液排出将体内的毒物、废物与代谢产物加以清除,并经重吸收功能将其他有用物质、水分于体内保留。临床上主要以生化检验作为肾脏功能检测手段,那么你知道生化检验是怎样做的吗?你知道究竟要检验哪些指标吗?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1 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肾清除实验:

1)检测方法:肾清除指的是流经肾脏的血液,通过肾小管运转、肾小球滤过将其血浆中的某些物质排出体外的这一过程,而对肾清除物质能力进行检测的方法便被称之为清除实验。

2)临床意义:能够对人体肾脏泌尿功能予以最敏感、最直接的反应;肾清除试验所使用物质不同,能够对肾小球滤过率有效测定,并能够对肾小管对各物质排泌量、肾血流量、重吸收等进行测定。

内生肌酐清除率:

1)检测方法:以肾清除试验原理为依据,将检测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尿量进行收集,对尿液、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加以测定,并对CCr(內生肌酐清除率)结果进行计算。

2)临床意义:若检测结果显示CCr水平明显降低,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可能有所损伤,并可以此为依据进行损伤程度估计。当CCr值<80ml/(min·1.73m2)时,代谢肾功能已有损伤;当CCr在50~80 ml/(min·1.73m2)之间时,说明肾功能处在不全代偿期;当CCr在25~50 ml/(min·1.73m2)之间时,处于不全失代偿期;当CCr<25 ml/(min·1.73m2)时,说明已处于尿毒症期(即肾功能衰竭期);当CCr≤10 ml/(min·1.73m2)时,则为尿毒症终末期。

肾小球过滤率估算:检测基础为血肌酐值,参数为检测者的身高、年龄、体重、性别、种族等,再应用公式对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计算。

血肌酐:

1)检测方法:酶法、苦味酸法(即Jaffe反应法)。

2)临床意义:其一,血肌酐水平升高,常见于心肌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肌肉损伤、各种肾病检测中;其二,血肌酐水平降低,多表现在白血病、进行性肌肉萎缩、妊娠、肝功能障碍等疾病检测中。

血尿素:

1)检测方法:直接法、尿素酶法。

2)参考范围:血清尿素在1.8~6.8mmol/L。

3)临床意义:若有器质性肾功能损伤,检测者的血尿素水平便会升高;因肾前性、肾后性因素致少尿诱发的功能性肾功能损伤,其血尿素水平也会升高;临床上可将血尿素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判断的一种指标。

血胱抑素C(CysC):CysC浓度、肾功能损害程度间有密切关联性,能够对人体的GFR变化加以准确反映。

肾小球屏障功能检查:

此项检查以尿中大分子蛋白质检查为主要内容。

尿总蛋白(UTP):

1)检测方法:24h尿蛋白定量、随机尿蛋白(或肌酐)比值、尿蛋白定性。

2)参考范围:24h尿蛋白定量<0.1g/L(或<0.15g/24h);随机尿蛋白(或肌酐)比值<200mg/gCr(或<0.045g/mmolCr);尿蛋白定性为阴性。

3)临床意义:生理性尿蛋白、病理性尿蛋白均可见尿蛋白升高(或阳性)。

尿微量白蛋白(mAlb):

1)检测方法:乳胶免疫浊度法。

2)参考范围:排除量<300mg/24h(或<30mg/L)。

3)临床意义:对肾小球病变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 肾近端小管功能检查

肾近端小管重吸收:

β2-微球蛋白(β2-MG):尿液、血清β2-MG临床主要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α1-微球蛋白(α1-MG):尿液、血清α1-M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3 肾远端小管功能检查

尿液浓缩稀释试验:

尿比重与尿渗量:

1)检测方法:予以Uosm测定,能够对肾稀释、浓缩能力反应。

2)临床意义:当时尿值、饮水量与尿比重结果高低有密切关联性,受检测者肾脏浓缩功能的影响,相比尿比重测定,Uosm测定可作为肾脏稀释功能、浓缩功能检验的一项重要指标。

渗量溶质清除率(Cosm):可对肾脏维持溶质、水之间的平衡加以反应,若Cosm水平降低,表示其远端肾小管清除渗透性溶质能力已明显下降,相比尿渗量,Cosm可对肾脏浓缩功能予以更准备反应。

自由水清除率(CH2O):可对远端肾小管稀释、浓缩功能加以判断,多用于急性肾衰竭早期病情观察、诊断中。

肾小管性酸中毒检测:

氯化铵负荷试验:若检测者的PH值>5.5,说明其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已明显减弱,可判定为Ⅰ型肾小管酸中毒。

HCO3-负荷试验:Ⅰ型肾小管酸中毒<5%;Ⅱ型肾小酸中毒>15%。

尿肾小管组织蛋白检测:

多用于因肾移植排异反应、肾毒物引起的肾远曲小管损伤的监测与诊断中。

4 肾血流量检测

PAH(氨基马尿酸)清除率试验:

1)参考范围:RPF(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的范围在600~800ml/min之间(成人)。

2)临床意义:其一,该试验能够对血流动力学改变加以反应,RPF水平升高多表现在妊娠、甲亢等症状中,而RPF水平降低则多见于心功能不全、晚期肾盂肾炎、休克、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等疾病中;其二,可对移植肾脏急性肾小管坏死情况加以判断,可应用于早期排斥反应观察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肾小管清除率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夜尿多可能是血压没控好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8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近端肾小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序贯疗法在提高儿童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中应用的Meta分析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
模拟胃液条件下维生素C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