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及发展

2019-09-10吴哲

兰台内外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高校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下,对高校档案管理形成一定的影响,使档案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减轻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负担。然而,高校档案管理在工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论述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创新;发展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应不断的创新,找寻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而才能够满足高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信息与范围较为广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在随着提高。基于档案管理对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心源性,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转变管理模式,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的相融合,进而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一、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

1.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在高校以往档案管理模式中,以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为主,这样的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十全十美,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资源会出现泛黄、损坏的问题发生。同时,高校档案管理模式较为特殊,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拓展,档案管理数量也在随之增加,这为档案管理人员在查找档案资源中形成一定的难度,需要花费较差的时间找寻所需的档案资源。而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改变这样的模式。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将纸质档案管理形式转变为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不仅为档案管理人员节省工作时间,还能够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而增强高校档案信息运用率。

2.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理高校档案管理也是一样,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下,走创新之路,进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很多新进的档案管理设备运用到档案管理中,进而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运用大數据,能够快速的分析、提取档案信息,增强档案信息运用率,进而为高校办学提供针对性的档案信息数据。可见,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必然形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认识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在思想意识上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大都认为,档案管理与高校发展没有较多的关系,只是在形式上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对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对档案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一定的阻碍,导致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底下。

2.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底下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能力与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应具有专业化能力,还能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更好的运用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工作,进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然而,从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来看,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不高,不能够有效的运用先进设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流于形式,并没有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中发挥其根本效益,进一步影响到高校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

三、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与发展策略

1.转变档案管理思想观念

信息化时代下,对高校各方面管理工作形成深远的影响,需要高校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观念着手,转变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提升认识对档案管理的认识,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对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转变档案管理思想观念中,应具有高瞻远瞩意识,意识到高校档案管理对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对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视度,树立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理念,并且将这种理念普及到每一名教职员工思想意识中,增强教职工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进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观念支配行动,只有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向优质化、服务方向发展,进而才能够彻底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

2.增强档案管理服务意识

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应不断的提升自身服务意识,使档案管理更好的满足高校发展需要。首次,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转变工作态度,重视本职工作的意义,增强自身服务意识,进而更好的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其次,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重视度,对于高校而言,档案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息息相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信息化时代下,应增强自身工作认知度,使其运用信息技术更好的进行工作,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工作中发挥其根本性效益,进而促进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最后,提升档案管理安全意识。在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应将档案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密,例如通过特有的公式算法进行档案信息加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性。同时,设置档案访问权限,增强档案信息安全性,进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3.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时代下,对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契机,尤其是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档案归档、收集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此能够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高校档案管理带来较多的效益。因此,高校应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加强技术投入,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提供支撑。

首先,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借助校园网特性,结合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中,开展独立的档案管理主页,促进高校各个部门档案信息共享模式。借助校园网,实现档案管理部门与各个部门信息交流模式,进而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模式。其次,高校在档案管理中,应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适合档案管理存储的软件,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收集、归档工作。例如:借助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构建档案管理数据平台,借助云计算分析、提取档案资源,为各个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档案服务,进而实现档案管理创新模式。

4.优化档案管理信息化设备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与创新模式,进而增强档案管理质量。因此,在档案管理信息化设备上应做到完善与充足,构建科学归档系统,借助计算机软件在互联网平台中开发档案管理软件,进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同时,在教学档案管理中,应做好档案资源存储工作,借助微缩技术与光盘技术存储教学档案资源,增强存储量,并且在存储中配置辅助设备,进而增强档案管理存储量。档案管理信息化设备的完善,对开展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进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模式。

5.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档案管理人员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尤其是一线档案管理工作者,他们管理档案水平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信息化时代下,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能力,进而更好的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首先,树立档案管理人员服务与创新意识,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进行创新,提升其档案管理服务质量,进而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形式。其次,加强培训工作,为了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能力,需要高校为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发展,构建合理的培训方案,通过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进而使档案管理人员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再次,聘请专业化档案管理人员加入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构建一支优秀的档案管理团队。最后,在薪资福利待遇中,应给予档案管理进行调整,满足其物质与精神上的需要,带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而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高校档案管理带来创新契机,有助于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应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进而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莉琴,杨丽娜.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兰台内外,2019(02):7-8.

[2]杨舒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荣获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和高校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荣誉[J].机电兵船档案,2018(06):63.

[3]高 晗,余晶晶,赵 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J].内江科技,2018,39(11):9-10+25.

[4]朱晓杰.数字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研究——以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为例[J].档案管理,2018(06):94-95.

作者简介:吴哲(1982-),女,漢族,广东医科大学,中级职称,本科学历,硕士学位。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高校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