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
2019-09-10李德福
李德福
摘 要:花样跳绳是一项集健身、娱乐、学习于一体的全面性运动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本文针对花样跳绳教学训练,分析和探讨了花样跳绳具备的优势及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花样跳绳;小学体育;教学训练
由于国内的一些小学缺乏对花样跳绳运动的健身宣传、人才培养,跳绳在很多时候仅作为一种游戏或是热身运动,很多小学生只能掌握单一枯燥的跳法、玩法,无法激发他们对花样跳绳的热爱,限制了花样跳绳的普及推广[1]。为改善这一教学局面,学校应转变教学观念,从创新维度促进花样跳绳的教学训练,使花样跳绳运动的技巧性、趣味性得到进一步发展,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1 花样跳绳具备的优势
1.1 安全性高
花样跳绳的锻炼强度可随心掌控,对场地、器材、实施条件也没有太高的要求,相比其他对抗性的运动更加简单安全,小巧便携的跳绳就能满足锻炼需求,可根据自身能力完成不同难度的花样动作,没有激烈的身体碰撞,即使出现失误的情况也不容易受伤[2]。
1.2 智力开发
花样跳绳的可玩性较高,左右手同时协调运动,对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有效地发展节奏感、协调性、灵敏度、反应能力等方面,能够帮助开发智力、强身健脑。
1.3 改善身体形态,促进身高发育
花样跳绳是一项具有轻快、活泼、律动、变化的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动作的敏捷度,进一步改善身体机能,塑造良好的形体美。
2 花样跳绳当下的发展现状
2.1 师资力量薄弱
在国内大多数的小学花样跳绳教学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由于体育教师在花样跳绳上技巧欠缺、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形式趋向单一化,不利于花样跳绳的拓展与创新。加上学校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使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师资力量出现潜在的浪费,较难培养出花样跳绳教学方面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制约了基础教学的实施和发挥。
2.2 缺少特定的教学教材
花样跳绳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多以课外拓展的形式展开,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完整性的教材内容,会使学生对花样跳绳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规律认识不足[3]。无教材可依,将导致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会更加随性化,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教学的解读不同,并不能保证能覆盖到教学大綱里的每个知识点,且无法对花样跳绳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和讲解,降低了小学生的知识接收程度。
2.3 推广普及受限
许多小学对花样跳绳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教学管理不到位、教学更新缓慢的情况,甚至有的学校还未开设花样跳绳的课程,未培养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使许多学生在花样跳绳的认知度上受到局限,对花样跳绳只停留在初步的了解阶段,缺乏深入而全面的学习,这让教学的展开增加了难度,让小学生了解关于花样跳绳的健身价值和意义更加迫切。
3 花样跳绳的发展对策
3.1 进行花样跳绳教学课程开发
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年龄特征,结合花样跳绳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建立专业核心的教学课程,设置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创作出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学校教育理念的教材。教师应遵从教材的设置和规定,关注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分解学生各阶段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潜移默化的兴趣培养,使学生接受更全面的健康知识,在花样跳绳的乐趣里产生增强自身健康的动力。
3.2 创设科学的教学方法
3.2.1 互助教学法
以学生互助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训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开展互动沟通,在讨论和练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分享、归纳,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对一的互助练习,发挥学生间相互合作的积极功能,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良性的竞争意识,还能带动个体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3.2.2 多媒体教学演示法。
由于花样跳绳中有较复杂难懂的技巧动作,仅依靠教师的示范难以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成果,增大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利用多媒体能直观地演示出跳绳的动作要点,并巧妙结合形象生动的有声图像、文字视频等进行知识的传递,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促进对花样跳绳的学习兴趣。
3.2.3 归类教学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合的教学方法,根据花样跳绳不同类别的知识点,以相关概念、规律、方法等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和归类,通过这种简明、醒目、直观的形式,将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加工重组,提炼出花样跳绳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框架,对花样跳绳的理解也更加条理化、整体化,并能在吸收教纲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出具备自身风格的花样跳绳方式。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专业化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对花样跳绳教学的有力保证,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成长规划、教师管理考评机制,引领教师往专业的方向成长,使师资管理步入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定期开展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个人学识以及业务素养的提高,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花样跳绳的教学训练。
3.4 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普及和推广花样跳绳运动,需要从根本上培育出适合花样跳绳运动发展的沃土,而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花样跳绳运动水平的关键。建议学校成立体育工作小组,将花样跳绳纳入体育教学体系中,从决策、指挥到实施落地具体分配至不同人员进行负责,并建立相关制度,加大在体育运动上的资金投入,完善体育器材的配备,以满足花样跳绳发展的基本需求。
4 结语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人们逐渐改善轻视跳绳体育运动的传统观念,体育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育体,而是通过身体素质的培养,实现育人、育才、育智的教育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开展花样跳绳技的训练,从少年时代开始,由内而外地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创新能力和健身意识。因此,学校与教师须结合教育的现实问题,采取有利的解决措施进行改善,助力花样跳绳运动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咸春东.对花样跳绳动作内容及其基本动作教学方法与步骤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 马小伟.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训练思考[J].考试周刊,2018(90):136.
[3] 葛嘉.在小学开展花样跳绳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时空,2018(19):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