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探析

2019-09-10宁子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践价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摘 要:从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开始,到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中,再到十九大习近平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麗中国”的新时代任务。充分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从理论融入到实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扎根于中华大地所形成的多年执政经验的高度总结。对我国区域发展、国家建设、世界合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价值

1相关概念阐释

1.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被提出较早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它是相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较为复杂的一个概念,包含了众多学科思想,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对生态文明的解释在不同的学者口中不尽相同,兹认为,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基础,文明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物质给文明提供了保障。工业文明中,人类对自然界过度地开发和利用,一味地索取资源不考虑后果,给人类生存的家园带来了很多灾难,所以人类得到了教训,人类开始不断反思自己与自然界之间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关系。人类意识到当我们在向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要对自然界给予一定的反馈,寻求一种平衡和共生。生态文明,是人类意识到人类并不是万物之灵长之后开始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基于人的道德伦理,指导人类实践的文明,是谋求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文明。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择要而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至少包含美丽中国论、绿色发展论、生态生命论、生态制度论、全球治理论五个方面内容。

2.1美丽中国论

只有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远大目标,才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目标就是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语境上看,“美丽中国”是在生态文明范畴意义下的概念,这是美丽经济、美丽环境、美丽家园、美丽文化等一系列范畴的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讲,美丽中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执政时期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升华,以国家建设的视角证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2.2绿色发展论

绿色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是工业文明发展必须要经历的阶段。绿色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健康,象征着生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就是需要美好,需要健康,需要生机的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环境保护问题,而且是经济发展问题,是解决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寻求矛盾的对立性和同一性的平衡问题。对此,我们提倡“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绿色经济就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3生态生命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中的一个子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又要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强调系统论思维,主张生态生命论。

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河流水系是有生命的,森林系统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需要保护的,需要树立生命伦理意识和生态伦理意识。这样,就把伦理范畴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主张妥善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一致,但是,而且,剔除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中歧视性限制的弊端,更加容易被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也更加具有生命力。

2.4生态制度论

党中央领导人十分注重制度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而不是自下而上的、系统设计——系统完整的而不是零敲碎打的、结构设计——激励相容的而不是相互抵触的。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在内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包括源头控制制度、过程管控制度、末端奖惩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经形成。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文明制度的体系化、严格化,在世界各国是没有先例的。

2.5全球治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局限于一国治理,而是放眼全球,主张全球治理。习近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发表中国声音,提出中国主张,提供中国方案。同时也让世界各国感受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获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是有目共睹、成效显著的。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已经在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指导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3.1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区域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执政期间形成的“两山论”重要思想是浙江省的区域生态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浙江仅仅用了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十分之一就完成了工业化;发达国家短则三五十年、长则上百年的时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浙江仅仅用十多年时间完成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好转。可见浙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区域发展案例的典型代表。对其它省份和地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2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从实践到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重视程度,还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实施进度,亦或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及执行力度,都是空前的。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为中国在全球生态领域赢得了相当的话语权和尊重。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纳和学习,纷纷效仿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和路径,在生态领域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伟大的目标需要伟大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我国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完全可以相信,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中国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2] 胡坚:《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对浙江十年探索与实践的样本分析》,《浙江日报》,2015年8月10日。

[4]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2日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第209页。

[6]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8] 《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 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人民日报,2016年4月6日。

作者简介:宁子健(1993-)男 汉族 安徽马鞍山 硕士研究生在读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价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