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本解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2019-09-10孔静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教学

孔静

摘 要:本文将提出文本解读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分析并指出当下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文本解读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思考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和策略,提出培养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方法,从而引导、点拨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阅读与鉴赏,以期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教学;解读策略

引言

文本解读是指对文本进行阅读、理解、阐释的过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文本解读不仅是教师对阅读进行分析的过程,还有对作者简介以及人生经历的了解、对编者意图的认知、对文本的深层次把握以及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关注与理解。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绽放光彩,阐发更为深刻的意义。然而,现实中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文本解读未给予深刻的重视,备课时往往照搬教参,理论肤浅。文本解读能力的低下造成对文本解读的“认知趋同、答案统一、甚至唯一”的现象。我们应通过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来引导、点拨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阅读与鉴赏,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文本解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于“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鉴于对学生的全面以及终身发展的考虑,现在的教育都将以学生为本,深挖教育本质。新课标建议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其完善自我人格的能力,全面提升个人思想境界,逐步加深其对于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自然的思考和认识。由此可知,文本解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甚至是人生态度都将有很大的影响。

二、文本解读之现状

教师在当下的语文文本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对教材的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忽略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当教师面对一篇有思想、有价值的文本时,应推荐给学生及时阅读并思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给予学生展示自我观点的话语权。学生的观点就是学生的“已知”部分,教师要用自己的学识去指导学生探索发现,让学生收获具有含金量的领悟并帮助学生揭示他们的“未知”,完成文本解读。然而当下,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现状,却令人担忧。文本解读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唯资料马首是瞻,忽略文本及编者

语文教参,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候的第一手参考资料。他们对于教学参考的依赖甚至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有些教师离开教参甚至无法备课,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文本解读的能力,而且过于依赖教参,不去思考内容实质,也没有做学情判断。语文教师若不敢于运用自己的新思想,则将成为教参的复刻者与应声虫。

如今网络资源丰富,部分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也无心自做课件,便直接拷贝网络上现有的资料。他们自身对于文本理解不透,知识讲解浅尝辄止,毫无深度,此状况下的课堂效率及质量则不言而喻。

语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也是很多语文教师忽略的一方面,抛却外在的所谓参考资料,其实最该参考挖掘的就是我们的教材。解读鉴赏教材文本时,不应只看教材中的文章篇目,而应探索课文背后的文本规律。优秀的教材需要精良的文本来支撑,但并非将所有的优秀文章汇集就能成为优秀的教材。对于选文的统筹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过程。这其中包括选文的难易程度的辨析、体裁风格的考虑等。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课前提示、单元设置等,因为这些都是能体现编者意图的而不容忽视的部分。

2.升学压力迫使教学公式化,速食解读满堂灌

当下,学生和教师面临升学压力,为应对各方面的挑战,语文教学的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化问题日渐凸显。语文的文本解读开始趋向应试、中高考知识点、固定的答题模版甚至答案,都要全盘照搬所谓权威资料,如果违反此类规则,将被判零分。各类经典佳作、文本名篇或被幻化为强制学生练习的“知识点”,或被分解为烦琐的“语言材料”。无形中课内的“满堂灌”,课外的“全面赶”,教师催分,家长逼分,学生则视分如命。

“坐享其成”的速食文本解读以及固有化、模式化的文本鉴赏渗透着整个语文教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独特个性以及思辨能力。

3.教师演绎解读独角戏,忽视关注学生主体

其实在文本解读中,教师与学生皆是主角,课堂师生之间应互动交流对文本的观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错位则导致教师引领着整个课堂。教师虽然提供文本解读读本、范文、观点,但是完全忽略了学生自我的情感体验以及思想架构,打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嫁接桥梁。语文课堂本应灵活多样,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单一化、刻板化、教师唱独角戏现象屡见不鲜。很多老师不能合理地设置问题,或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加引导,使得课堂教学容易败于刻板,流于形式。

三、如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将促使教师深入文本进行挖掘,且能有效带动学生学会文本解读的方法,从而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此,提出以下观点:

1.语文教师自身如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1)要文心契合,遵循文本

语文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与教材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且要与作者、与教材编者、与文本情节以及人物进行对话,以达文心相契的效果,从而发挥出文本解读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这样的话,解读出的文本与课堂教学就好似在进行生动的对话。虽然任何文本都是客观存在的,但都是具有“相对规定性”的内容实质。

(2)要广泛阅读,培养多元文化视野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而且还应充分涉猎哲艺社科领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大量书籍。语文教师应拓宽文化视野,用自我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去寻求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还应将自我置身于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培养有个性、多角度地解读文本的能力。

2.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1)巧设活动,激发思维

精巧的课堂活动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热情展开评析,不至于被权威解读、教师解读所束缚。教师在围绕文本设计问题时,应恰当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可利用新的教学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设问。

①围绕文本让学生采用换、添、删等方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得出原文的得当与精妙;

②比较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见解,通过辨析评价,形成自我判断并进行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勇于思辨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多樣练习,独立操练

让学生转变角色,学生不仅是做题者,还可以当出题者,看过文本之后可以相应提出自己的问题,设置成阅读理解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文本解读能力还能提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3)结合方法,活学活用

①圈点勾画,多做批注。

教师在指导学生文本细读时,应强调学生多注意圈点勾画重点的字、词、句、段,咀嚼并领会文本深层含义。在文字旁记录自己的感悟、思考以及疑问。学生释疑并积极阐述自我观点,实现生生互学,师生共学。

②分角色朗读。

若文本对话性情节较多,可采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此法能培养学生结合并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沉入文本情境,也帮助学生敏锐捕捉人物情感浮动,品析人物性格特点,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人物的距离,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人物形象以及思想的认识,更有利于深刻地解读文本。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说说“主问题”的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04(7).

[2]李安全.文本解读及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2).

[3]张永林.学生视角:文本教学解读的起点[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1).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语文教学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