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山水游记散文阅读策略
2019-09-10王乐
王乐
摘 要:阅读山水游记散文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山水游记散文的一般阅读步驟为三部分:寻风景,品情感,悟理趣。
关键词:山水游记;风景;情感;理趣;阅读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个部分。其中“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课程目标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2]下面本文就以几篇山水游记散文为例,浅论此类文章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山水游记散文在必修模块中主要出现在必修二第三单元中,它们的阅读方法是一样的。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3]所以,阅读此类文章,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寻风景
山水游记散文在它前面的部分一般都会先记游,描绘风景。而景物描写一般由不同的意象组成,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幅画面,渲染了不同的意境。比如《兰亭集序》在开头写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山、林、竹、水、和风、晴朗的天空等意象,渲染的是一种明快,清新,舒朗的意境氛围,给人舒适之感;《赤壁赋》的开头部分写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部分中写到了清风,细波,明月,白露,小船以及茫茫的江面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月白风清,朦胧幽美,水天相接的美好意境;而《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清晰的写明了当时的游踪,西面为慧空禅院,东面为华山洞,洞前有碑仆道,华山洞下有泉侧出……整个游踪通过命名,“其见愈奇”等描述,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神秘,奇幻,曼妙,美丽的世外奇景。所以,在山水游记散文的开头部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寻找意象,把握意境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联想,在脑中展现作者笔下的风景图。
第二:品感情
阅读这类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也就说明了环境可以影响心境,反过来心境也可以影响环境。细读文本,筛选整合作者在游览山水中的情感是基础。例如《兰亭集序》中,在描绘了集会盛况后,作者明白的写出“信可乐也”,一个“乐”字点明了作者在兰亭群贤集会的喜悦心情。喜悦过后,转而沉思,“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又不由的让作者“岂不痛哉”。《赤壁赋》亦然。月白风清,水天相接的美景自然让苏轼“饮酒乐甚”,而吹洞箫之客的箫声及“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诉说,又让赏景的气氛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这时候,我们可以联系苏轼写作这篇赋文时的背景及经历,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后得到赦免被贬黄州。这篇赋就是他在黄州游览赤壁写下的。这样的情况下,苏轼的内心难免会有波澜,所以文中的“客”未尝不是苏轼自己,借客之悲来书写自我之悲。紧接着通过解客之悲,达到了“客喜而笑”的地步。客人之喜自然也是苏轼的自我释怀和豁达坦然。《游褒禅山记》中的一个“悔”字,写出了作者游览褒禅山的心情。
综上所述,山水游记散文,作者游览完风景之后所抒发的情感大部分会在文中表现出来,阅读时要有的放矢的在文中通过精读体悟来寻找品鉴。
第三:悟理趣
山水游记散文在描摹景物之余,最重要的部分是阐释理趣。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而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的“思考领悟”这一目标下提出:要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4】。基于此,在参悟理趣的这一环节中应精读文本,仔细体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意旨。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来品读也可让纸上得来的“经验,人生感悟”更加深刻具体。例如:《兰亭集序》中,作者对于“生死观”的感悟,对于时间的珍视都可以展开让学生们进一步讨论,理解并联系自身实际深入体会;《赤壁赋》中对于“变与不变”的哲理论辩,非常具有思辨性,其间渗透的辩证思维以及对人生积极的豁达乐观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以登山为例,阐释了成功的要素以及做人做事“深思慎取”的重要性。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订立正确可行并且高远的目标,进而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依靠外物的帮助,不要盲目自信亦不可盲目跟风,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生活。
以上三个步骤可以作为阅读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抓手,由景到境到情,最后延伸到人生理趣,这是一般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构成。学生往往觉得阅读很难,阅读古文就更加难,阅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更是不知所云。其实每一类文章都有其各自的阅读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明白一类文章的基本知识点,掌握阅读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兴趣。通过对山水游记散文的集中学习,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落实,让学生能够清楚的明白此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很有意义,同时山水游记散文所带来的理趣亦可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带来很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前言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单元提示,28页
[4]《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