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探寻

2019-09-10康锁英

高考·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支架目标

康锁英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优化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提升其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如何更加系统、完善的研究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已成为了许多高中政治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已取得不俗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以支架教学模式为主体,分析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以期能为高中政治教师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政治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从分析支架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入手,继而研究支架教学模式应用的基本要求,最后再总结支架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策略,是一条便捷、高效的研究线路,据此,本文拟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支架教学模式概述

支架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其中的“支架”二字其实可理解为一种形象的比喻,其含义是指教师要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一种或多种概念框架,从而让学生能由此框架入手,逐步提升政治学习能力。

由支架教学模式的定义可知,其核心在于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从而让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思维逐步学习政治知识并提升政治学习能力。同时,支架教学模式还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协同合作、师生对话、自主探究等方式开拓学生思维并提升其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支架教学模式是遵循新高考改革理念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其通过构建“引导”和“学习”两个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让教师主动为学生搭建上升的学习平台,而学生置身平台之上,拥有很大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学习压力更小,学习兴趣更高。

二、支架教学模式应用的基本要求

支架教学模式重在课堂教学关系的改造,所以其应用的基本要求要从教师和学生两大教学主体进行分析。

首先,支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教师要承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即要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期望;第二点,教师要积极学习如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如何为学生构建更加顺畅的学习上升通道;第三点,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不良影响,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政治学习能力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标准。

其次,支架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学生自身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引导工作,把教师当成前行的指向标,而不是盲目自学,以致贻误学习;第二点,因为学生身处课堂中心,所以其必须要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认真实践的习惯,否则教师搭建了学习支架,学生不主动往上爬,也徒劳无功;第三点,学生必须正视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对待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对症下药,找到提升之法。

三、支架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策略

(一)基于政治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支架

如果说教学支架比作成脚手架,那政治教学目标就是脚手架的设计图纸。教师在应用支架教学模式之前,必须要理解、吃透政治教学目标,并据此分析教学支架中应包含哪些支点(问题)和支杆(知识引导)。

笔者认为,政治教学即偏向理论研究,相对而言学习思路比较清晰,政治教学目标也是中规中矩,重点包括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等几项要求。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为例,教学过程如果分为三段,而教学支架就设计3层,每一段的内容由支点(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和支杆(正确的知识引导)进行支撑,例如在讲民族精神时,那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则为支点,如何培养这些道德品质则为支杆。

(二)明确教学支架的层次以及具体内容

从整体的政治政治层面来说,教学支架的分层应更加系统、合理,最重要是要做到兼顾全局,统筹局部,即像上述中提到的那样,生活中的道德品质有哪些?如何具象化体现道德品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都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依次分层,确定建构顺序,此外,依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教学支架的层次和内容,则是应用支架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

(三)基于教学支架做教学引导

构建好教学支架后,教师要做的就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政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或是师生回话获得知识,从而建构学习思路,所以对教师来说,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传达引导意图是最为快捷而有效的。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以下三点完成教学引导步骤:第一,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即通过创设特定的生活场景,学生能结合教学情景确定下一步的政治学习方向和实践内容;第二,采用分组教学法,通过分发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政治问题,整理学习素材并确定学习思路,例如“政治在生活中的体现”“我们应如何培養自己的政治敏感度”等等;第三,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政治学习思路,教师要设置学习障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就深奥的哲学命题进行探究,分析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行为的关系等等。

(四)以教学支架为目标评价教学

教学支架作为目标,其每一层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评价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以教学支架为目标的基础上可采用具象化方式评价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把教学支架画成脚手架的模样,每一层代表一个学习等级,并包含不同的政治学习目标和评价指标,这样在评价时,会为学生营造一种“闯关升级”的感觉,从而引导学生明确“闯关任务”,确定“闯关策略”。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对支架教学模式的概述及其应用的基本要求的说明,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从政治教学目标、教学层次和具体内容、教学引导和教学目标四个方面入手融入支架教学模式,从而发挥其对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当然,笔者仅以支架式教学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所举教学实例也较为单一,对于其他政治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其实践策略还需要各位教师继续深入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姜新瑜.基于标准,轻负高质,提升教学效能——“3+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差异化的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No.230(02):119-122.

[2]郭惠文.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6(3):53-53.

[3]余大胜.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30):172-173.

[4]唐满意.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探寻[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

[5]刘海.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探寻[J].教育科学:引文版:00308-00308.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支架目标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我们的目标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乐于助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