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荧光海滩”现象调研
2019-09-10段浩明任怡静韩佩山乔馨熠
段浩明 任怡静 韩佩山 乔馨熠
摘要:近年来,“荧光海滩”现象成为热议,其具体表现为海滩出现蓝绿色光斑,其闪烁在深夜的海边尤为显眼,大片藍色发光海水,如同蓝色星河坠落人间。据有关数据揭露,全世界共7个地区先后报道出现这一奇特现象:“其中波多黎各3个、澳大利亚2个、马尔代夫1个、另外1个就是我国大连的大黑石浴场。”首例荧光海滩现象出现在马尔代夫,2014年4月大连大黑石浴场也出现了荧光海现象。本文通过搜集大量文献、报道、实际走访调查研究荧光海滩这一奇特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并利用在线推广的方式宣传关于其正确理论知识,以消除大众对荧光海的错误认知,最终达到对大众环保意识的建立和提出相关的保护与管理。
关键词:荧光海;鞭毛藻;环保意识;保护与管理
一、荧光海现象形成原因
海洋生物学者普遍认为荧光海滩“其实是由无数散发着幽蓝光芒的浮游生物随着浪花冲集在海滩上形成的壮观场景,目前的荧光海滩的色彩分为两种,一种是占多数的成片蓝色光斑,另一种是持续闪烁的绿色光点,相比之下,蓝色光点更加漂亮和耀眼,但是此等美景却难以长时间持续,在安静的环境中很快就会黯淡下来,必须用搅动海水或者投入石块才会再次闪亮。”经过资料考证,在“荧光海滩”中荧光的形成主要功劳归功于甲藻类。甲藻是一类非常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它的很多特征介于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和属于真核生物的原生生物之间,所以目前对其分类地位的讨论还很激烈。它的重要特征是躯体通常被纤维素质的甲板覆盖,在甲板间形成的沟里有2-3条鞭毛,依靠这些鞭毛甲藻得以在水中游动和摄取食物。甲藻中最为著名的发光者,可以算是夜光虫了。之所以以“虫”命名,是因为夜光虫是甲藻中的异类:它没有甲板,通常缺乏叶绿体,而且体型也够大——直径最大可以达到2毫米,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小气球似的漂浮在水中。夜光虫的得名来自于其能够发光的特性——当它周围海水被搅动时,它就会由于刺激而发出蓝光,当大群夜光虫被惊扰之时,海面上就出现大片粼粼的蓝光,因此也有“海火”之称,这也就是有时荧光熄灭,当我们搅拌或者踩踏就会继续出现荧光的原因。
二、荧光海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藻类形成的“荧光海滩”景色虽观赏价值极高,但其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却能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极大的伤害。夜光藻赤潮暴发时,大量细胞黏附在鱼的鳃部,导致鱼类因窒息而大量死亡,而死亡鱼类的降解过程大量消耗溶解氧、并释放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水体环境造成破坏。有毒物质在鱼、贝类体内积累,人食用之后可能引起中毒或死亡。夜光藻增加还会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它们对硅藻和桡足类粪便的摄食,阻止了硅藻和桡足类粪便的沉降,不利于被固定的有机碳最终被储存在相对稳定的碳储库中。
有关学者表明“这其实是海水富营养化的先兆之一,如果进一步发展,有可能造成甲藻的爆发性增长,从而形成赤潮。甲藻类是我国近海赤潮最主要的藻类组成,其大量的繁殖、死亡和分解过程中会急剧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造成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死亡,严重威胁海水质量和人工养殖产业。同时,甲藻等在生长过程中会合成多种毒素,如短裸甲藻毒素(BTX)等,这些毒素可通过富集作用累积在贝类等海产体内,增加海洋食品的安全风险”。海洋环境对人体的污染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于是人体吸收、集聚的污染物也是最多的,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根据报告显示,近几年来沿海渔民患恶性肿瘤的几率远高于内陆地区。由此说明,海洋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已经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传播与解决措施
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专门对这一问题的真相进行宣传,使人们在欣赏荧光海滩之美的同时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迫切,从而达到激起大众环保意识和相关部门的有效治理。我们会利用影像、摄影这一媒介拍摄人类社会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客观的呈现给大众,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共同可持续发展,让大众更多的关注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拍摄手法分为航拍与常规手段拍摄,航拍能够使拍摄范围更加宽阔,提供一个相对新奇的拍摄视角,吸引大众关注。常规手段拍摄突出拍摄主体,放大相关细节,凸显呈现问题,使拍摄对象更加清晰,两者结合,从而达到全方面拍摄效果。这些影像调研,将成为大连市海域污染状况鲜活有效的数据文献,通过展览及网络的媒介的传播,唤起大众的海洋环保意识;同时为地方政府的海域环境政策法规制定,提供有效地支撑与依据。在线下本课题小组会印制相关画册进行走访分发,大力宣传荧光海滩形成的真相及海洋保护知识,线上会把荧光海滩之美的影像作为切入点,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相结合,吸引大众关注,展开对荧光海的了解,相关污染照片和视频传至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获得点击量,提高知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国要建立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完善法律法规,政府作为主体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要以法律的监管来促进海洋污染的防治,通过法律手段全面推行海洋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法律形式,将海洋环境保护放在重点突出部位。其次加强科技保护,利用遥感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对海洋环境的实时监管,系统的对海洋环境进行综合调查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为海洋污染管控提供科学技术理论支持。海洋环境的健康与否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我们要谨慎对待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已经引起极大的关注,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海洋污染,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是我们保护地球的关键一步,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观念。
(团队拍摄的荧光海滩)
参考文献:
[1] 陈亮.我国海洋污染问题、防治现状及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
[2] 孙长学.污染防治协同体系的完善[J].改革,2017(08)。
[3] 《半岛晨报》A01版《博士揭秘荧光海》
[4] 姜周熙.危险的“荧光海滩”[J].海洋植物,2015。
作者简介:
段浩明(1999.7~)男 山西省太原市 大连工业大学17级摄影系
任怡静(1998.10~)女 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工业大学17级摄影系
韩佩山(1999.6~)男 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工业大学17级摄影系
乔馨熠(1999.8~)女 山西省太原市 大连工业大学17级表演系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