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后护理对策

2019-09-10李向荣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管腔

李向荣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

在当前来看动静脉内瘘中最常见简便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方式能够保证顺利,内瘘狭窄是当前患者血管通路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1]。通过进行及时发现处理,能够保持血管通畅。对于微创腔内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内瘘狭窄的有效率,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中通过对20例内瘘狭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2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患者,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两年间。其中男性患者内瘘狭窄人数为1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8例。患者年龄在20岁到7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4.34±1.3岁,均为动静脉内瘘,其中包括自体动静脉吻合口狭窄以及中心静脉狭窄和中段静脉狭窄。除此之外,其原发病症中包括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三种。

1.2现状

目前来说,作为当前内容下的诊断标准为经皮静脉造影术,对于此种方法能够对狭窄部位程度进行直接观察,同时介入治疗作为目前一种有效方式。介入治疗作为进行内容狭窄的一种微创手术,能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充分利用,随后对于手术来说创伤安全性好,同时并发症较少,也是作为当前内瘘狭窄治疗有效手段之一。

1.3方法

介入手术方法。通过透视下精确定位静脉内瘘狭窄部位,从鞘管导丝进行狭窄,通过狭窄段血管并经导管进行导丝的交换,在球囊达到近端狭窄部位后球囊直径一般超过正常值的一成左右,在导丝交换下,采取球囊直径从小到大的渐进方式进行扩张,避免出现血管破裂的现象,同时进行球囊充盈在血管中停留大概三分钟左右,以确保最佳效果的达到。在退出球囊后,将导管再次注入造影剂,并对血管狭窄球囊扩张状况进行观察,在手术完成后进行股动脉及股静脉鞘的拔出。通过进行止血、加压包扎,结束手术。第三,内容护理。对于手术后患者内瘘首次穿刺前,应对血管通路小组进行评估,对穿刺点进行选择,并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穿刺,以此来提高整体穿刺成功率,有效避免血肿发生。对于内瘘穿刺患者来说应对穿刺方法进行改变,用传统医疗方式进行血流方向穿刺,在此之后进行帧间旋转180度,减少血流对于血管壁冲击,并降低相关内瘘狭窄发生率。穿刺时不应进行止血带的包扎,并用三点固定法进行穿刺点和内瘘的固定,采用空气穿刺[2],同时透析结束后采用无菌纱布进行穿刺点按压,按压时长为10分钟左右。第四,对透析过程的观察和监测,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内瘘穿刺部位观察,看其是否出现疼痛消肿等相关并发症,并对静脉压以及血流量进行观察,在手术后1月对血管通路成员进行内容功能的评估和记录,并在1月后对内瘘功能进行记录。对于血液透析中血流量不足以及静脉高压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内瘘B超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抗凝药物以及相关红细胞生成素药物反应的观测,定期进行患者凝血功能并及时汇报给医生,便于进行及时干预。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测,并指导患者如何使用降压药,防治低血压的发生,同时避免患者过多饮食,以此来预防血压的发生。第五,心理护理。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方式,如果内容狭窄将会导致血流量不足[3],对于患者的整体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建立相关沟通渠道,并进行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方法的讲解,以此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提升整体疾病信心,在消除思想顾虑的基础上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從而能够使其安心接受治疗。第六,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进行内瘘维护,在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应对其睡觉前后的内瘘吻合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感觉内瘘搏动减弱,应进行重视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对于动静脉内瘘血管侧在透析时,应进行治疗仪的照射,在有效改善血管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静脉压的建立,防止血管狭窄透析[4]。通过对患者体重增加进行控制,避免出现不良情况造成血压下降和内容损伤。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介入手术前后整体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包括血流量、管腔面积等。(2)患者介入手术前后血流量、静脉压及相关穿刺点情况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各项研究数据均接受统计学软件SPSS19.00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分别用x^2、t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介入手术前后的整体测量结果进行评定,其中对于术前血流量来说其中距瘘口301.46±83.67,管腔面积中距瘘口5cm为0.18±0.03。术前距瘘口10cm血流量为302.53±152.46,管腔面积中距瘘口0.15±0.03。术后1个月血流量距瘘口412.65±180.63,管腔面积中距瘘口5cm为0.27±0.18。术后1个月距瘘口10cm血流量为563.50±172.40,管腔面积中距瘘口0.34±0.16。术后3个月其中血流量距瘘口为541.40±185.14,管腔面积中距瘘口5cm为0.30±0.12。术后3个月距瘘口10cm血流量为671.39±162.58,管腔面积中距瘘口0.32±0.13。术后6个月其中血流量距瘘口为551.31±180.86,管腔面积中距瘘口5cm为0.35±0.15。术后1个月距瘘口10cm血流量为677.12±160.41,管腔面积中距瘘口0.36±0.14。

3.讨论

对于当前动静脉内瘘长期通畅率来说[5],一般高于中心静脉置管,对于患者的生存具有一定影响。临床中一般表现为内瘘明显波动。对于内瘘狭窄诊断一般主要靠临床表现和彩超进行检查,检查部位包括静脉流出道和供血动脉。对于血管超声检查,由于其简便和无创因此也能进行透析通路监测的首选。在当前来说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治疗,一般情况下采用外科手术方式疗效确切,同时该方法能够对患者有限的血管资源进行消耗。本文通过对患者进行内瘘狭窄介入治疗后,能够有效提升内瘘血流量并对患者的功能进行改善,在提高透析充分的基础上能够缩短静脉止血时间。有研究者认为内容介入治疗后,其整体通胀率和内容介入治疗是具有一定的关系。在既往内容中,整体内瘘介入治疗后通胀率越低[6]。本文通过进行内容护理,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效果,并减少相关治疗费用提升。

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以及血流量、静脉压以及穿刺點止血时间进行比较,术后整体效果较好。通过对患者介入手术前后整体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包括血流量、管腔面积等,其术前、术后等具有一定差异。综上所述,通过对血液透析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探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刘明生,周红庆,邓体斌. 不同术式处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分析[J].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10):606-609.

胡志恒,莫国华,韦丽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43-1844.

鄢建军,张仲华,严贺,童辉,汪晖.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6,31(01):26-28+42.

金海姣,倪兆慧.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2016,15(01):39-41.

康冬梅. 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8):135-136.

王立华,魏芳,陈海燕,孙桂江,毕学青,姜埃利. 不同血管通路选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681-3684+3690.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管腔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血管狭窄怎么办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
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两种干燥设备对管腔器械干燥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动静脉联合溶栓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