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知”到“行”的生活式教育方式
2019-09-10陈忠艳
陈忠艳
摘要: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理中探析出重要的知识,挖掘出本质的数学规律,并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走向深入。
关键词:生活教育;数学规律;陶行知教育思想
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很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能作用于生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要将课堂孤立出来,脱离学生的生活背景,而应当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生活经历入手,深入探析知识的本源,获得数学规律,进而明事理、知进退。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让学生在生活教育中获得学习进步。
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一头扎进书本中,获得了很多的知识和学问,但是无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那么学生难免陷入死读书的境界,针对这样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他认为“生活即教育”,认为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样的理念就将学生从单一读书的境地中解放出来,给了学生广泛学习的空间,给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慧眼”。
例如,在“认识小数”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了学校附近的文具超市,让学生利用桌上信封中的人民币道具来付款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并罗列出几种商品的单价(教师出示的数据都是以角为单位的),在学生模拟付款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平时去超市购物,超市中的商品都是这样标价的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交流,很多学生回忆起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发现,他们指出在商品价格上一般都是使用“元”为单位的,此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屏幕上商品的价格改为小数,并结合小数对应的整数体会小数的大小,弄明白了为什么一些小数的整数部分为0,另一些不为0。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图(格子图)表示出这些小数来,学生在画图交流之后发现小数跟之前认识的十分之几有密切的联系,这样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将小数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源于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但是日常司空见惯的场景并没有引发学生的疑问,也没有让学生产生探求小数的意义和用途的欲望,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营造出学生熟悉的情境,并在比较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析,他们的数学学习序幕就由此展开。
从生活经验中明晰道理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缺乏了经验的作用,学习就显得机械化,而在经验的推动下,学习就简单得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推动学生对规律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加深入。
例如,在“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中,笔者以天平作为学习模型,在天平两边设置了不同的物体(左边4个苹果和1个柚子,右边1个苹果和2个柚子),并保持天平的平衡。在学习中,笔者提出了探索苹果和柚子质量关系的问题,学生自然想到在天平两边同时拿去一个柚子,这样只剩下天平的右边有柚子,再同时拿掉一个苹果,天平仍然平衡,这样可以得出一个柚子等于3个苹果的结论。在回顾操作过程的时候,笔者问学生为什么要同时拿去一个苹果和一个柚子,学生指出“必须同时拿去相同的物体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此后,笔者将天平上的物体换成了图形,进而是数,让学生遵循同样的原理来操作,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就认清了等式的性质,并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因为要保持天平的平衡,所以只能在天平两邊同时添上或者减去相同的物体,这样由具体的物体到符号再到数,学生的认识就逐渐数学化,逐渐清晰起来。
生活细节中培养学生智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是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实践,他认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而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问题意识,如果他们在生活中处处关注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关注到“为什么要怎样做”,那么他们的学习无疑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利息问题”时,笔者首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具体渠道去了解家长理财的方式,让学生弄清楚利息问题中的几个关键的名词概念,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再集体交流展示具体案例中的相关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本金、利率、利息、周期等概念建立了明确的概念,然后再探析几者之间的关系就容易很多。课堂教学中,笔者还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理财,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规划并计算预期的收益,并在小组中交流,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学以致用,推动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生活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在实际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寻找学习素材,挖掘常识背后的知识和规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知晓知识过渡到明晰原理,进而具备实际应用的能力,推动学生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常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