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式的初中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阿旺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合作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时代主题。在班级管理这方面也是如此。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都较大,很容易出现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如此庞大的班级规模也会直接减少学生接受老师指导的机会。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因材施教的实施,不利于班级管理。也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小组合作式的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应运而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真正地让学生融入到管理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班级形成一种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提高、组内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新课改
引言:
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上,小组合作无疑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策略,它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班级管理的水平。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们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多,有利于班级形成和谐融洽的班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合作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
一、小组合作式的特点
将小组合作的模式引用到班级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让班级的建设方向更加明晰。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式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沟通意识,合作互助的意识淡薄
在当代,每个家庭基本子女都很少,有很多同学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缺乏和别人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在家里备受宠爱,所以在外面就会觉得唯我独尊,合作意识当然也会非常薄弱。但是要知道,合作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建立在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没有合作的意识,那么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2.在小組合作模式中小组长的权利过大
由于传统的等级意识,在平等合作的小组内本来应该平等的成员关系也变得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组内成员大多认为小组长就是组内的最高领导者,有些事务就应当由小组长负责。尤其是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他们会依赖小组长,甚至产生惰性,这样就很难在小组学习中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
3.小组合作式对于个人的评价效果考证难题
在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中,一般采用的评价模式有自评、互评、教师评、组长评。这样的评价模式看起来比较的民主,实际上掺杂了太多的主观因素影响,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针对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做了简要的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对学生的意识培养不够到位
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期,很容易就会出现逆反心理,他们往往喜欢标新立异,想要展现自我的个性,不能够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提出的建议。
(2)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
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原本是想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从合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实问题。学生们的能力不同,在小组中的表现也不同,这就会大大打击一些成绩不好或者表现力不是很强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合作的内容上选择不够全面
在现阶段的小组合作模式中,大部分的班级涉及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学习为主。
三、针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主体意识,将自己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参加小组的合作,增强自身的合作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小组的成员互帮互助,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2.加强家校合作
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家长只有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来,才能够让学生享受到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想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单单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想要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家长和校方就必须要共同努力,老师也应当根据家长的情况来实行具体的措施,和他们进行沟通。可以让家长进入到学校中来,了解学校的环境,旁听老师讲课,近距离看到孩子在实际的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也可以通过开家长会、亲子比赛等方式,让家长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来。
另外,班主任老师也要和各科老师进行交流,通过和各科老师的合作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
3.利用规范的制度给小组合作提供支持
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首先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内成员做到互帮互助。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正确定位,让每个人都能够认清自己的职责,保证在小组合作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发挥自己的特长。
4.在小组合作的内容方面更加全面
小组合作的模式不应当仅仅应用于学习方面,在品德思想教育的方面也应当得到应用,让学生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在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工作,让自己可以得到身体力行的切身体验。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社会大环境下,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和别人合作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学校也应当不断完善小组评价的机制,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平等的待遇,让班级的管理可以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邹俊杰. 初探小学小组合作式班级自主管理模式[A].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
[2]邱香.班级管理合作小组对语文学科教学的作用探赜[J].成才之路,2019(07):8-9.
[3]李延江.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87-88.
[4]李娟. 小组合作式班级管理[N]. 中国教师报,2018-11-14(011).
[5]肖仁杰.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18(07):41.
作者简介:
阿旺,性别:男 民族:藏族,籍贯:拉孜县,职务/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藏文课堂,班主任管理。所在省市: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