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双修”的发展与实践述论
2019-09-10吴新珍
吴新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面貌不佳等问题,各种“城市病”开始在城市中蔓延,这样的严峻形势极大制约了城市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也促使社会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城市问题解决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目标,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即“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城市双修”;发展;实践
一、“城市双修”的概念、提出及发展历程
(一)“城市双修”的概念
“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简称,对于这种新的理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其具体内容大致可概括为治理“城市病”、完善城市设施、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风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等,其工作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建筑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以及环保、园林、水利、规划、交通、住建、文物等多个部门,是继“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的工程项目,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城市双修”是我国结合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城市建设经验所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双修”有别于“城市美化”、“城市更新”、“城市复兴”、“城市改造”等理念,其博采众长,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我国特殊国情下的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兼顾的城市发展经验的集大成者,是目前城市建设理念的前沿。
(二)“城市双修”的提出及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改造工作从建国后就开始陆续进行。20世纪50年代,改造工作主要以改善居民环境卫生条件为主,集中在对棚户区、臭水浜、管道铺设等微观范围内,从80年代开始,城市改造工作拥有了一定的规划理念支撑,开始实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设施”的改造,与此同时,从1986年起,部分城市开始着手对城市历史建筑进行有保护地改造。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线城市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房改政策的施行,城市改造在房地产商的主导下带有明显的市场倾向,被学界称为“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规模进一步扩张,旧城改造以及城中村改造问题凸显,城市负担不断加重,改造工作和城市发展并行的阶段性特征较为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始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并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与改造共存、人类与自然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看出,我国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后,城市改造视角从微观范围到宏观范围,而后又转回了中小尺度范围,而城市改造对象和方式,也从最初的以满足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着手到房地产开发下的爆发性增长,而后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关系,这为“城市双修”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城市双修”相关理论和实践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一) 城市美化运动
城市美化运动最早发生在美国, 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趋向, 为恢复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景观改造活动, 主要可分为城市公园运动和城市改进运动。城市公园运动最典型的代表是1859年纽约中央公园的建成, 该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建设如大型公园、林荫系统等人与自然相融的公共服务空间, 以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改进运动提倡城市每个部分都要体现出美感和实用性, 并且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 因而城市改进运动内容非常广泛, 其理论意义要高于实践价值。虽然城市美化运动在二战前逐渐衰退, 但其体现的生态思想和完善城市内部细节的思路为日后的城市建设理论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 城市生态环境科学思想的兴起及历史环境保护运动
二战后, 欧洲逐渐进入快速发展的和平时期,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带来了新一轮的城市环境问题, 众多来自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专家再次将目光投到人与自然的相处问题上, 因而出现了一些诸如环境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社会生态学等交叉学科。同时, 经历过二战的破坏, 诸多欧洲城市的历史遗存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人们开始意识到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保护性, 因而开始对历史环境进行保护工作, 使得罗马、巴黎、开罗、京都等古城得以较好保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三)城市更新运动
城市更新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与城市美化运动类似, 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郊区化所导致的城市中心地区的衰败, 但与城市美化运动不同, 城市更新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大规模的城市拆建转变为小尺度下的局部改造, 从粗放变为渐进。由于这一思想的提出, 城市更新运动开始延展到城市建设的多个方面, 城市局部改造在城市遍地开花, 也正是基于城市更新运动所带来的城市面貌显著提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逐渐把城市更新运动改称为城市再生运动。
(四)“生态城市”概念的发展
生態城市的理念其实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就已经开始萌芽, 经过多年的发展, Oleg Yanitsky基于1970年代各国城市生态问题以及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成果, 率先系统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构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世界传播, 丹麦哥本哈根、巴西库里提巴、美国克利夫兰等城市已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 时至今日, 生态城市理念依然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前沿。
“城市双修”的相关理念在国外由来已久,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至今, 其经历了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单层次到多层次的曲折、艰难的探索过程, 但目前的成果较为显著。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城市双修”工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第一, 国外的城市改造工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而我国起步较晚, 虽然可借鉴相关建设经验, 但要注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不能盲目跟风;第二, 国外的城市改造工作建立在高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 而我国的城镇化率还处于中高级阶段, 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而我国面临着发展和改造共存的严峻问题;第三, 国外发达国家在城市改造方面多有相关的制度支持, 不少国家通过立法来推进城市改造工作, 而我国的国体与国外不同, 制度建设尚需努力完善。
三、“城市双修”在我国的实践进展
(一)生态修复工作在我国的实践进展
生态修复是对区域受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重建,是一种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发展到现在,往往偏重于环境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对于生态修复的定义目前可谓百家争鸣,而多数学者则认为造成区域需要生态修复的后果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还包括生态系统为人类
生存和发展提供的物质与服务能力的下降,它包含了对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3个方面的修复,其根本在于恢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而Dobson等学者则在1997年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本质,即由较长时间尺度引起的恢复问题的确定和使用或模拟自然过程的人工干涉来解决的过程。而无论生态修复的定义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恢复生态系统、提升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亚市作为首个试点城市,有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专题研究和实践研究全面且细致,并通过层层立法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工作组织框架,以确保城市双修实施的长效机制。结合三亚市提出的围绕“山”、“河”、“海”进行生态修复的工作经验以及国内城市的具体情况,生态修复工作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可分为“水”、“土”、“植被”3个方面。
(二)城市修补工作在我国的实践进展
城市修补指的是在城市的已建成区内,对威胁城市未来发展的区域进行小尺度介入,渐进式地解决城市病,提升城市品质。城市修补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是在保护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城市空间、景观和功能予以优化,达到新旧和谐、整体完善的效果。有别于其他城市更新理念,“城市修补”不提倡强力干预,在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和传统人文内涵的同时,对自然、物质、人文等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病”,同时杜绝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塑造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城市。
(三)“城市双修”理念趋于全面化、成熟化
目前,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已经从2015年的三亚市单一试点转变为遍及全国的58个城市, 同时, 诸多非试点城市也在积极推进自身的“城市双修”建设, 全国各类相关工作已逐渐形成多视角、多学科、多层次的特征。可以看出, 经过长期探索以及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序推進, “城市双修”理念已经逐渐成熟, 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纳, “城市双修”工作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 成为我国城市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城市双修”实践开展广泛, 理论方法探索仍待加强
“城市双修”工作在我国可谓是如火如荼, 各地都在不断进行着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诸多学者也在“城市双修”理念下进行着城市改造相关的技术研究和理论方法的探索, 但不能忽视的是, 我国在相关理论方法的研究确实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实践在理论方法提升的指导下会产生更优的现实意义, 因此, 重视理论方法的探索是未来城市改造工作的重点之一。
(五)摒弃“拿来主义”, 重视对国外经验的吸收和转化
由于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 国外的城市建设模式和城市建设理念并不完全可以借鉴, 虽然重视国外发展经验不可或缺, 但更应注重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要在概括出普适性经验的基础上, 加入具备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内容, 这样的吸收和转化才更适合我国的城市发展。因此, 简单的“拿来主义”并不可取, 否则可能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我国城市发展的滞后。在吸收转化的同时, 既要注重新技术新方法, 也要关注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实施。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会涌入城市,“城市病”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坚持“城市双修”理念不仅是为解决当下的城市发展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也是为未来的我国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经验基础。同时,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但这种发展形势也会带来不少问题,如何在保证城市建设能够建康、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摒弃盲目模仿、激进开发、资源浪费、贪污腐败等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参考文献:
[1]董文,谢景.湖北省潜江市“城市双修”工作框架及规划编制实践[J].规划师,2017,33(S2):5-9.
[2]张亚,毛有粮.“城市双修”理念下的重庆市城市风貌总体设计[J].规划师,2017,33(S2):27-30.
[3]汪科,邵凌宇,李昕阳,蒋锐.城市双修与城市转型发展——我国城市双修的意义、作用和实践路径分析[J].建设科技,2017(21):13-15.
[4]王琳.“城市双修”对城市发展建设的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