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意识培养模式探究
2019-09-10张细燕
张细燕
摘要:基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基础,在为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让学生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意识;培养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意识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是指利用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更好、更快的解决数学问题。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的基础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绝佳时期。本文主要是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模式。
1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数感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具体是指学生对于数学有着自己的理解,能够做到利用数字进行正确的运算。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数感,导致学生缺乏对于数的认识,有时候在学生发生数学计算错误时自己也不会感受到。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数学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的含义,在心中对于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进行“分数”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更好的保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以实际生活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本次课堂测验后,李老师和王老师对于本班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其中成绩优秀者A班占全班人数的,B 班成绩优秀者占全班人数的,你說哪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单纯的比较两个数字是不正确的,而应根据A班的学生总数和B班的学生总数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问题的答案就会很容易的显现出来了,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身上的数学意识。
2 发掘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的明确符号的含义。通过发掘实际生活,让学生增强自己的符号意识,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数学目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经验,让学生更好的明白符号和文字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内容时,在本节课的教学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在其中,S代表面积,a代表底边,h代表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字母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例举例子,如实际生活中在厕所的上面都会标识有WC。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更好的明确学生对于数学符号的记忆。
3 适度使用教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思维能力还是十分匮乏的,其中空间感更是缺乏。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空间概念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借助于教具的辅助,给予学生直观化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对于空间观念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节课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教具,通过教具的辅助,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同时,在学生对于物体有一定的印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制作模型,更好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引入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统计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是十分活泼好动的,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充分满足了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有利于学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做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有趣性。通过引入游戏的方式,更好地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宜其学习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融入到教学课堂中。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时,为学生设计应用一些小的游戏,通过这一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下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于本班学生的调查,比如对于学生的出生年月。通过这一方式,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也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统计知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需要教师将其看成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内容,多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进行思考,找到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参考文献:
[1] 施绍军,蒋先登,唐治永,等.小学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卷)[C].2017.
[2] 张海兰,罗芬霞,苏琳茹.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2018.
(作者单位: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散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