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驱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2019-09-10薛伟

成功密码 2019年6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问题驱动小学数学

薛伟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驱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本文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为例,发表了作者的观点:一、以问题为驱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二、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探索算理并实现类比建构;三、以问题为驱动,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梳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探究活动

新课程改革倡导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贯彻这一思想。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以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数学学科素养。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注重以问题为驱动,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与合作学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以问题为驱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问题,是探究的动力,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应树立问题意识,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之产生探求问题解决路径的需求,进而带着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笔者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先呈现一组题目,要求学生计算;当他们提出有的题目不会做时,则要求他们选择会做的计算;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解题体验。发言的同学交流了题目中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而对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则不大敢于表态;也有一些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即将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加减,但不是很有自信;多数同学表示无从下手。此时,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被引发,他们很想知道如何解答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题目,探求算法的欲望在头脑中产生。此时,笔者就抛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起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呈现了不同层次的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要求学生去计算。这旨在让学生跟难题相遇,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新知的呈现作铺垫,同时,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之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由此可见,在导入环节,教师以问题为驱动,可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使之带着热情与动力,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探索算理并实现类比建构

小学数学教学切忌向学生枯燥地灌输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及运算法则等知识,而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积极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理想效果。数学学习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关于算理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笔者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之后,进行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即“以分数加法为例,引导探索算理”。笔者借助问题情境呈现问题“1/2+1/4=?”,要求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结果可能是怎样的。待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想办法加以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之后,再面向全班交流。通过交流,排除了结果跟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错误算法,归纳梳理了如下几种正确的算法:一是画图法,即利用长方形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分数,借助形象化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二是换算法,即将分数换算为小数计算,再把结果换算成分数;三是通分法,将每个加数变为同分母的加数。梳理出几种算法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将它们进行比较,找出优点、缺点及共同之处,最后形成共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必须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这样才能够“统一单位”,计算的结果才有意义。

上述教学设计,笔者先引发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由算法的多样化奔向算法的优化,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弄清了其中的算理,发展了思维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环节:“自悟减法,类比建构”,启发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以问题为驱动,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梳理

数学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将问题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不管是课程的导入,还是导入之后的探究,或者是探究之后的总结,都可以用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呈现了如下问题:(1)请你同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作比较,思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它跟整数或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2)加法和减法运算都要按怎样的法则进行?在这两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归纳出了如下法则,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法: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这三类加减法都遵守一个共同的法则:“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又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探究这几类加减法之间的关联,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了“化归”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充分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英华实驗小学)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问题驱动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