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构建学校持续有效的“教育磁场”

2019-09-10邓世平

成功密码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育心理健康学校

邓世平

在学校这种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存在着像“电子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教育磁场”。它既不能用数据量化,也难以用言语形容,但却能让人真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它似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发挥着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同时又用它强大的辐射力,散发出正能量,帮助学校师生获得归属感、认同感和成长体验。那么,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教育磁场持续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呢?笔者将以南昌十二中为例,谈谈学校如何构建持续有效的“教育磁场”。

一、构建特色鲜明、品位彰显的文化场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提升办学品位的有力支撑,是学校形成办学品牌的重要载体。先进的校园文化彰显着学校发展和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无时无刻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性格心理、道德情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学校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上,应当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品位彰显的校园文化场,推动学校可持续的内涵发展。

南昌十二中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特色定位,确定的育人目标是“守正、向上、崇真、尚美”。所谓“守正”,即守护人性的善良,培植德育根基,正道而行;“向上”,即向上生长,力争上游,培育向上精神;“崇真”,即崇尚科学,崇尚理性、崇尚探索;“尚美”即热爱美、追求美,提升美的品位。

学校通过精心设计建筑装设,融入文化内涵。如学校广场中心雕塑“希望”积淀着历史文化价值又蕴含深厚的潜在教育意义;利用校园有效空间建造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墙,包含爱国主义教育、校训校风、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等众多板块内容;各班级通过班徽设计、特色班牌、教室布置等,充分展示班级特色和文化追求;开设“悦读馆”24小时自助服务系统和朗读亭,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依托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彰显学校文化品位,发挥学校文化的浸透力。

二、构建体系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激励建构,好的制度可以激励人们发挥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工作的开展和常态化运转离不开制度。推进学校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各方面制度更完备、更科学。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校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能得到有效管理。

南昌十二中秉承“制度立校”的办学理念,遵循“集思广益、整体构思、动态更新”的程序,着力推进学校制度的优质生成,制定和修订了多层级的学校制度,形成了《南昌十二中制度汇编》,涵盖了行政职能部门管理、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优评先方案、学生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建立制度体系、文化体系、保障体系等科学完备的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在制度化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通过制度的价值引领,让广大师生思想有方向,言行有规范,并逐步内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崇尚制度、崇尚民主、崇尚法治成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

三、构建以人育人、以心育心的心理场

现代医学证明,青少年时期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学校教育,学生为本”,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由此可见,将积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充分结合,将心理教育渗透至学校教育环节,建构一个以人育人、以心育心的心理场,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

南昌十二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入手,建立心理咨询室,订阅报刊书籍,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图板,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拥有一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供思想和人力保证,定期为学生开展讲座与辅导;为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加大对心理课题的研究力度,开发了心理校本课程,同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意识,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真正做到以人育人、以心育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四、构建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美育场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中国古代“六艺”中的“礼乐”教育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可知,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美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树立道德情操,润泽心灵的教育,它以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目标,不仅能提升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构建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美育场,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南昌十二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美育熏陶。在语文课堂上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给学生传递生命意识,在音乐课里教学生既唱得了流行歌曲,也赏得了黄钟大吕……各学科教师都结合学科特色,努力挖掘“美育点”,在课程目标、授课内容、教学过程中完成思想和价值观的传递,从而丰富了课程内涵。除常规教学工作外,学校还运用寓教于樂的美育方式,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如学校开展的“桃苑杯”艺术节、谷雨诗会、合唱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球类比赛、书画比赛、专家讲座、快乐研学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构建以师带师、以生感生的辐射场

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学校这一大环境。“鲶鱼效应”故事中,船夫的沙丁鱼能存活下来,有赖于其中的一条沙丁鱼在劲敌鲶鱼的追逐下,带动其他沙丁鱼奋力游动,为自己争取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

教育要实现“普惠”价值,就必须发挥“师带师、生感生”的辐射作用。无论是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还是接受教育的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能量体”,都拥有在学习中自我充实,在充实后释放“能量”的能力。因此,构建“以师带师、以生感生”的辐射场,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对此,南昌十二中深谙其道,努力搭建各种平台,让一部分教师先成长起来,成为业务骨干,然后带动其他老师紧跟步伐,最终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通过“青青子衿”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了一批爱阅读、爱思考的青年教师,在他们的影响下,读书分享现已覆盖全校,阅读蔚然成风,校园书香四溢。在“请进来、走出去”思路的指导下,学校的“桃苑大讲堂”迎来了一次次专家学者的精彩开讲,在思想的碰撞交流中,老师们的“内功”得到了强化。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我校实施了青蓝师徒结对工程,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定期举办优质课评比,让更多教师在比赛中一展风采。乘着教育改革和科研这股东风,学校成立了教育科研核心团队,带领越来越多的老师投身课题研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在学生中评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学习积极分子”“三好学生”,通过树立典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见贤思齐,有效激发他们内在的进步需求,唤醒他们的学习动力。学生们展现出独特的自我风采、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的生命力,既驱动自己不断前行,又感染着他人携手共进。

六、构建家校合作、同频共振的共育场

整合教育资源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学校与家庭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重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由此可见,构建家校合作、同频共振的共育场,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合力。

完善家校共育机制,拓展和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影响家庭、家教和家风,实现了家庭、学校的协调发展,父母、孩子与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共同成长。家校合作给父母提供了一个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机会,提高了父母的教育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学校向家庭传授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因教育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家庭就完善学校的教育资源与教学条件提出反馈,可以更好地优化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为了开展好家校合作共育工作,我校积极落实“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校级领导带头利用寒暑假进行家访,参与家访的教师人数达到90%以上,营造了“共抓齐管、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宣传,密切了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并积极探索利用智慧校园平台构建家校共管格局,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鲁迅说:“要想造就天才,首先必须准备天才生长的土壤。”在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构建文化场、制度场、心理场、美育场、辐射场、共育场,充分整合学校多方资源,能形成持续有效的教育磁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虽无痕,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虽无声,却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一所好学校,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教育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能让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学生获得各得其所,各得其是地成长,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為稼慎在初”,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精心栽培和正确引导。庄子有云“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只要发挥好隐形的“教育磁场”的作用,就能有“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成效。

猜你喜欢

美育心理健康学校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