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文解读其人,以其人解读其文
2019-09-10李颖欣
李颖欣
【摘要】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点,对教材进行编排处理和灵活运用,适当扩大文本的外延,深入挖掘文本的内在涵义。笔者在讲授《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课文中,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研究:适时切入,以其文介绍其背景;适度提升,以其文深入其思想;适量拓宽,以其文探讨其价值。
【关键词】《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学;拓展延伸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中学语文课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听、说、读、写的素养,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要重视在常规语文课中丰富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扩大课文中人文内涵的影响力,发挥语文学科潜移默化地熏陶作用。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全方面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多角度地深入接触语文。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当下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许多不当的拓展延伸——要么忽视拓展延伸,要么拓展延伸过宽等等。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点,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适当扩大文本的外延,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课文时,笔者以孟子其文对文本进行了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教学效果。
一、适时切入,以其文介绍其背景
对文言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离不开对文本的时代背景的了解,而一般的做法是将背景介绍放到一节课的开头,介绍完背景再分析课文理解其思想。按照启发式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遇到了必须联系其时代背景才能理解文本思想,而学生对于时代背景不甚明了或所知不详时,抓准时机,适时拓展延伸,切入背景。
在分析梁惠王想要“民加多”的心理时,学生都注意到了课下注释“古代人口少,为了扩大劳动力和兵员的数量,希望人口能够变多,把人口增长作为一件好事来看点。”教师进而问;“梁惠王为何想增加劳动力和扩充兵员?”学生想到了战国的时代背景,但对于梁惠王的现实处境并不清楚,于是笔者适时用课件展现:
《梁惠王上》: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在学生了解了梁惠王想要增强国力,扩充兵力,一雪前耻的心理时,接着拓展延伸“战国时的两种思想”。
《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通过对比以武力称霸和以德服人的方法和结果的不同,让学生能更了解战国的时代背景,以及孟子思想的高贵之处。
至此,学生已了解到孟子与梁惠王不同的思想,为接下来对孟子的论辩艺术的分析作了铺垫。
二、适度提升,以其文深入其思想
在对文言文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时,我们不仅要文本本身深入挖掘,还要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理解作者的思想个性,最后再回到文本。
在分析了孟子批评梁惠王是“五十步笑百步”“不知检”“不知发”及“罪岁”后,笔者反问学生:“为何一介布衣会如此有底气批评一位国君呢?”學生比较兴奋,各种答案:“战国乱世,国家分裂,尚无中央集权;梁惠王仁慈;孟子名气大,国君惜名而不敢杀;孟子正直勇敢……”在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后,笔者适度拓展延伸,在课件上展现“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伟岸人格”。
《孟子·尽心下》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滕文公下》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学生自然联想到初中学过的孟子的文章,加深了对孟子思想及个性的了解。进而回到文本,学生对孟子论辩文的充沛的文气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对于孟子所提出的王道思想多了一份认同。
三、适量拓宽,以其文探讨其价值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文本中的思想价值进行评析时,我们既可以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也可以站在古人的立场。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评析文本中的思想价值,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更能体会到文本中的思想价值。
在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时,笔者先让学生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加以评析,然后让学生站在古代社会的立场及梁惠王的立场加以评析。学生站在现代社会立场看到了蕴含其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重视农业生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谐调,生态环保意识等;而站在古代社会立场,学生普遍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更注重长远利益,而无法适应当时崇尚国力与武力的战国乱世。于是,教师适量拓宽文本的范围,课件展示孟子另一次对梁惠王宣传的仁政思想:
《梁惠王上》: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的言辞恳切,理直气壮,然其思想终不为君王所用。接着,教师让学生站在梁惠王的立场,结合课内外这两处孟子对仁政思想的论述,认识到孟子仁政思想既有时代局限性,又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
四、结语
通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适时、适度、适量的拓展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应立足于文本立足于作者,以其文解读其思想个性,以其思想个性反过来解读文本,从而拓宽文本的覆盖面,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的理解,促成文本教学内容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子.杨伯峻(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M].中华书局,201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