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公民素养

2019-09-10欧瑾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3期
关键词:家校公民德育

欧瑾怡

【摘要】通过学校、家庭教育活动,使小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其目的为了加强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具备良好公民素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使公民素质教育面临着尴尬,实效性不是很高,尝试以家校合作为途径,整合德育资源,创新德育载体,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家校共育;公民素养

学生公民素养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学校、家庭教育活动,使小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其目的为了加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具备良好公民素质,并渗透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等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公民素养养成教育,并以此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的学生群体。

一、现在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的困惑

在孩子的眼里,老师天天给我们讲了很多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遇到相应的问题的时候,我却不知道怎么办?特别是在家里和很多公共场合,有些老师说我们是不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大人们却在做,我是应该坚持老师说的,还是跟着去做呢?还有大部分的学生不理解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对他们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这些是大人的事情。

在教师眼中,部分学生没有道德、法治的意识,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往往存在自私自利等素质方面的缺陷。这不仅仅是我们学生,甚至我们的社会都处都体现到浮躁,有一大部分人崇尚金钱至上、物质主义、而把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抛弃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我们培养学生公民素养是一个考验。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的公民素养重要,但是学习更加重要,德育仅仅是流于形式,得不到相应的效果,长期以往,家长非常不愿意配合!

二、在培养学生公民素养过程中,家校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双方地位不平等

在很多家长眼里,教育是老师是学校的事情,是教育的主体,家长仅仅是作为一个配合。所以在老师要求的“配合”下,教师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权威,有的家长甚至成为了被教育的对象。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老师指责家长没有尽到义务和职责,家长在埋怨的同时会全权为孩子的错误买单。

2.小学家校合作沟通的方式比较传统

在现在虽然有微信群、QQ群,但仍然会以学习为主,很少谈及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由于家长对小学生日常表现与学校沟通不及时,学校教师也很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三、公民素养培养的原则

1.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公民素养培养的德育体系,在相应的主题中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活动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德育系列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公民素养的认识和修正,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设计多元的“活动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活动。

2.实践为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实践,才会身有体会,如果仅仅是说教,学生很难真正明白德育的意义。因此在公民素养的培养过程,我们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实践体会,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公民素养不断提升。

3.开放为特色

德育活动实施的基地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学生的公民素养不仅仅由学校的教师来培养,家庭、社區都可以成为公民素养的工作者,探索一条多元发展丰富的德育培养道路,拓展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方式,把德育的阵地扩展到家庭、社区、街头,把活动的空间扩充到互联网上,家校社三方合力,共同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创设条件和保障。

4.实效为目的

公民素养的培养以实效为目的的,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体现“精”“准”“实”,统筹安排,既要体现渗透公民素养的各项要求,更要体现实效性。

四、设计形式:整合公民素养资源,充分发挥家校合作

1.家校整合,让活动内容更丰富

多元化的培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突破以往说教的单一模式,摈弃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相符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全方位接受教育。

①结合学科教学开展。每个学科教师现在都要求进行公民素养的渗透,如果在学科教学中讲到相应的内容时,学科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例如,在一年级《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完手的内容后,教师让一年级的学生回到家用自己的小手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素养的培养。

公民素养融合其他学科资源。在这个过程,就要善于找准契机,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把学科教育与德育有效地整合,呈现家校合作的双赢局面。

②结合节假日活动开展。利用我国春节、中秋、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实践。例如,我们通过春节大型的传统节日,“寻找家乡的年味”培养学生包饺子的动手能力、了解年的对联文化、年的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又如在端午节我们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教学生包综,感受浓浓乡情。清明节、重阳节我们让家长和学生走进敬老院、到村居慰问孤寡老人,培养学生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好品质。

③结合家庭社区资源,让德育活动更出色。学生的生活当中学校、家庭、社区三部分起到不可划缺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也成为德育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的孩子不缺物质、不缺父母的关爱,但家庭教育却出现问题,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孤傲的性格,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往往也得不到重视,因此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可以通过“今天我当家”“我也来跟岗”实践活动,联合社区开展“暑假成长营”,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理解父母,接触社会,感恩自己的父母。

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让学生能最大程度地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环境都有公民素养培养实践的机会,而且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公民素养更全面地进行渗透和内化。

2.家校合作,活动的形式更丰富

公民素养活动要先让学生有参与的兴趣,避免以前单一的说教形式和灌输的方法,当学生对这些说教反感的时候,往往形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为小学生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在活动的过程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希望能接受挑战,极其容易模仿别人,容易受成人的影响。所以活动的设计、呈现及完成形式很重要。

①活动可选择,家校提供大后方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家庭情况、个人性格也有差异,因此在设计公民素养培养活动时,我们可以根据学三年的基础、起点,根据他们的德育认知、对事物的感知等各方面特别,充分和家长交流,争取让家长成为学生最为坚实的后盾,在德育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尝试“活动超市”,例如,在爱国教育中,可以设计:合唱一首爱国歌曲、共读一本爱国书籍、共看一次阅兵仪式或者升旗仪式等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活动,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摘到属于自己的德育“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公民素养活动需合作。我们都知道合作学习不仅要完成德育任务,更重要的是公民素养教育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集体、生活的认同感、归属感,而这此感受最终将会升华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个合作可以在学校中完成,在家校合作的前提下,当德育活动完成的周期比较长,需要的时间较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坚实的后盾就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了,当德育活动完成的时候,家校合作上去了一个层次,孩子的德育“果子”也在不断长大。

③活动多开放,家校提供多渠道。例如,现在很多学生对于钱的概念都是非常淡薄的,没有很好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消费观,这个活动在家长配合完成下完成的效果会更佳。在布置这个德育活动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的方式,自由决定活动呈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向家长学记账的形式来安排压岁钱的使用,也可以通过分配表制定压岁钱的使用,还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进行筹资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例如为班级筹集资金,和家长一起为班级购置一些学习用品等。

④活动网上做。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公民素养的培养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網络时代,老师可以根据德育活动的需要,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让家长了解公民素养的意义以及做法,在家长有效的监督下,利用微信等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对活动进行讨论、研究,也可以快速在相应的平台晒出自己的活动成果,活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小学德育在小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加强家校合作是途径,而公民素养的培养则是在路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让小学的德育更加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让德育成为美阴的风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爱萍.以多元评价引领学生快乐成长[J].中国德育,2015.

[3]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猜你喜欢

家校公民德育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