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6-12-26王树智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王树智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好比登山,我们要做到真实、朴实和扎实,我们要积极启迪学生,使他们扎实、有效、读通课文并进行双基学习,同时整体感知课文,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和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小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为精读感悟做好充分准备。为了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无限精彩,我们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落实积累、拓展延伸等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好比登山,我们要做到真实、朴实和扎实,我们要积极启迪学生,使他们扎实、有效、读通课文并进行双基学习,同时整体感知课文,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和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小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为精读感悟做好充分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投入,至关重要。为此,课始一定要努力创设情境,根据文本特点采用不同地方法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巧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

二、围绕课题,引领学生读文

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大意,切莫忽略了文题的作用。文章题目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是心灵的窗户,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突破口。例如:阅读《那棵高山榕》一文,文章以事物的名称为题,提示文章内容,同时也表达了对那棵有特殊意义的高山榕的敬仰,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高山榕是什么样的树?谁栽的?那棵高山榕有什么含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有成就感,那阅读的兴趣会高一些,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把课文读通顺。“书不读通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初读时,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划出生字的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示范读等,以期达到正确、流利、扎实、有效。我把初读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解决生字词读音障碍;第二阶段,读通读顺难读句,老师引导交流,并在难点处进行指导读,示范读,读学生回读、反复读,以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第三阶段,在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进行全文赛读,使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读熟课文的过程,又是提高朗读能力和提高读书情趣的过程。

三、抓住字词,落实学生积累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我总是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把字、词教学穿插进去,要求学生读课后生字、词语,尽量给生字组词,选几个词语写话,我们也把这一环节总结为“集思广益,各显神通”。用这样的宗旨要求学生既可以让他们在语境中识字,又可以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在学生熟读生字的基础上,看看有没有自己写起来最拿手的,找出来指导大家写,这一要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练字的热情和写字的水平。有的学生在指导大家写字的时候,连写字习惯也一并指导了;学生用词写话时,往往能结合课文适当创新,既然理解了文章,我们干嘛还要越俎代庖呢?这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体现吗?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字学词,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教学目标。

四、注重预习,引导学生解惑

不管是哪个年级,我们都应当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学生预习得好,第一课时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在预习中学生会有一些疑难,例如阅读《那棵高山榕》一文时,孩子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一些词语很难理解“心仪、伟岸”,文中有些句子一语双关,学生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课文中找答案。

五、把握重点,教会学生感悟

有些教师认为,第一课时教学不能对课文进行精读感悟。其实不然,我认为可以适当地进行精读感悟,只要能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去感悟,为下一课做好铺垫工作。

六、拓展延伸,留给学生悬念

“余音绕梁,荡气回肠”,例如阅读《长江之歌》一文,初读后学生充分感受了长江的风采,课结束时抛下话题“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长江有哪些母亲情怀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这既给学生无限的遐想,又给学生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课题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有,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挖掘教材“深”,教学方法就会“活”,讲课就会“精”,传授知识就能“准”,教学效果才能“高”,才有可能在授课过程达到一种左右逢源、驾驭自如的境界,作为语文老师应有明确的课时观,把第一课时这块“责任田”种好,让学生学有所获,只要我们驻足在这里“山脚”——第一课时,我们同样可以领略到无限的风光。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