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地方文化 做实课程思政育人
2019-09-10廖斌
廖斌
摘 要:地方傳统文化课程要积极践行课程思政,以教材建设与管理为抓手,精选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生态文化等开展教学,以知识关联、概念活化、实践教学等为手段,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要更新观念,道器结合,深入研究思政,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以建构课程思政标准的支撑度、考核过程的融合度、学生的满意度来检验课程思政质量,最终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认同和价值引领“四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地方文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改革;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6-0118-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6.019
Promote Excellent Local Culture and Strongly Carry ou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Education:An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Course Selection of Wuyi Culture
LIAO Bin
(Wuyi University, Wuyishan, Fujian, 354300,China)
Abstract:The curriculum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actively practice curriculum ideology by taking textbooks compiling and curriculum manage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arefully selecting fine materials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volutionary culture, ecological culture for the teachi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should be reinforced by taking knowledge connection, concept revitaliza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as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should renew their concept, combine it with practical methods, deepen th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ry to raise teaching level and skills so as to help build up support of the standard for ideolog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terrelation of assessing process, students’ satisfaction to examin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chieve the “four in one” harmony and unity of knowledge realize the knowledge transference,ability training,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value guidance.
Key words:the local culture; curriculum ideology; coope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effectiveness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此后,全国高校积极展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领域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翻转、课程群建设、思政课改革等一系列微观手段方法、中观体系机制再到宏观顶层设计的全方位探索。2017年,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推动“课程思政”作为“十大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彰显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
《武夷文化选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作为校本课,对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良好人格,对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且在“思政课程”方面大有可为,理应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因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德育文化元素是实现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目标的重要抓手和策略” [2]。课程团队要勇于探索,精心改革,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情感认同“四位一体”的同步提升。
一、课程思政的现状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传统思政教育理论课程而言的,是当下思政教育的新理念,目标指向是与所有课程有机融合、相向同行、协同推进,最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谓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教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开展、有序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始终围绕‘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的一种综合型教育理念”[3]。从定义看,高校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思想政治,彰显思政教育的头雁效应。但课程思政并不是将思想教育与各专业课“物理填充”或“拉郎配”,进行机械式组合,而是精心遴选,采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二者巧妙融合,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协同、有效、满意。
一直以来,在大学课堂存在几种错误倾向:
一是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割裂,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教学目的,“思政教育”——也就是价值引导、情感认同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各级党团干部的事,导致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其实,课堂教学是以实现多维度共赢为终极目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只是其中一环,而课程思政却是落脚点。比如,文化专题中,如果单纯以文化史梳理、学术评介为旨归,势必弱化“思政”元素。有学者指出:“自然科学课程贯彻‘课程思政’应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自然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用’有大小之分:‘小用’旨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大用’旨在服务国家整体发展战略。”[4]——自然科学尚且如此,遑论与意识形态、思想教育血肉相连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此,文化课讲授不能仅“就知识谈知识”“就学术谈学术”,而要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战略中思考,其教学重点与思政目标应聚焦发掘地方文化背后的人文情怀、文化滋养、鲜明特色,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站位和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审视与解决问题,激发情感认同,进而实现价值引领。因此,专业教学不融入课程思政,不仅误人子弟,也是“懒惰”和短视行为。
二是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没有自觉纳入“思政”元素。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牛鼻子”,具有统摄和引领作用。但一段时期以来,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放松了,由于国际交流的需要,引进了不少外国教材,再加上国内专家们的主编、自编教材,客观上削弱了课程思政,无怪乎有人惊呼“传统文化退出了学校教材”。2017年,国家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从国家层面统揽对学校教材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教材出版、使用的指导和管理,并组织国内各学科专业顶级专家学者编写统编教材,持续推出了“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精品系列的推出,终结了过去教材使用比较随意、各自为政的涣散状态,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我们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在学校教育的落地,以及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也使得“课程思政”纲举目张、有章可循、上下贯通。
三是“课程思政”理解各异,发展不均衡,目前还没有很好得到贯彻落实。原因如下:首先是教师的思想转化。少数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片面理解,认为就是专业知识+思政要点的简单相加;其次在实施时,对思政内容理解不深,随意发挥,生搬硬套而成为“水课”;再次教学手段生硬,方法简单。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堂,需要精心设计、认真备课、用心讲授、加强互动,让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要多采用啟发式、讨论式乃至“互联网+”等新鲜手段,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悟出”道理。比如,在讲授“武夷文学”时,对其“感时忧国” 的鲜明特点,可通过对历代武夷文学的代表作家、主流作品的梳理,重点分析宰相李纲的爱国诗词、朱熹的抗金绝句等,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武夷文学是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结论。在此,借用恩格斯对“文学倾向性”的论述来表明实施“课程思政”时所应达到的高度。恩格斯指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作者的观点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 [5]换言之,“课程思政”的完美讲授,是通过情景化教学、讨论式沙龙等手段教法,让“隐藏”的内涵其义自见、自然流露、水落石出,不是干巴巴把“思政”剥离出来,再特意地向学生指点——势必沦为自说自话的单向度灌输。
二、《武夷文化选讲》课程思政的内涵挖掘
《武夷文化选讲》是一门相对体系化的课程,内容涵盖武夷文化自古到今的方方面面,限于师资、学时、软硬件条件等,应遴选最契合青年学生需求,具有时代性、现实感的部分,实施“课程思政”。
1.传统文化
大学者蔡尚思诗云:“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子,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一部光辉灿烂的武夷文化史,就是朱子文化为代表的理学文化史。今日,朱熹理学思想仍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世界有深远影响与文化价值。怎样更好地传承武夷山的理学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学校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必须重视的问题。朱子文化本身就与思政教育有天然联系,它强调爱国爱民的思想,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兼容意识,连接着中华文化的道德教化传统和当代思政教育之需,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之人格塑造、 爱国情怀、民族自信的多维价值目标。但如何在较短学时内,充分发掘朱子文化的思政资源,将艰深晦涩的古代学术思想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传播出去,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术站位和切合学生实际的选择、加工:一是挖掘朱子思想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发挥其思想中诸如《白鹿洞学规》、家训思想、友爱观念等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学业学习的作用;二是对朱子思想进行合符逻辑的当代诠释,架设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通点,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朱子文化的提升、创新和扬弃,在将朱子文化当代化的过程中,赋予其崭新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让学生对朱子思想既有历时梳理、框架把握,又能择其要突出适宜当代大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思想特征的重点部分,讲深学透,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2.革命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政治诉求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的政治诉求目标其实质是强化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6]武夷山是原中央苏区,是中国红色革命的版图之一。“武夷山在1930年代成立崇安苏区,成为闽北苏区的‘红色首府’,一度形成纵横300余里、人口60万、横跨3省17县的鼎盛局面,是毛泽东赞许的‘方志敏式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7]至今,武夷山遗存着大量红色文化遗址,而且,近年来在整理、挖掘红色文化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出版了《闽北革命史》《武夷山革命斗争史》《福建中央苏区纵横》等著作,以提炼萃取武夷山革命精神内涵。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一词所云“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成为武夷山红色文化的经典广告。但是,毗邻武夷山的井冈山、瑞金、上杭古田等红色文化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力,相比之下武夷山红色文化比较价值和知名度偏低。因此,《武夷文化选讲》理应增强宣传“藏在深闺”的武夷红色文化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弘扬革命文化为己任,导入课程思政内涵:一是授课方式要追求多样化,以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尝试将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标准化、案例化,阐明教学意义、目的、重点、难点、历史背景、教学环节、预期效果等,并向学生推荐书目、文章,延伸阅读,提高操作性、实效性;二是利用地方教学资源“借鸡下蛋”,请当地文史专家、红色展馆知名讲解员进校专题讲座,形成“校内+校外”“户内+户外”“线上+线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校外专家互为AB角的良性循环。总之,促进革命文化传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思想品质,构建精神家园以及增强道路自信的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生态文化
武夷山素以“丹山碧水”闻名于世,生态环境优越,但随着近年的经济迅速发展和因茶业价格飙升而导致的茶山过度垦殖,生态环境破坏时有发生,引起社会高度关切。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后,“理论界并及其他不同场合、社会各界,概括形成涵盖‘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基本范畴的‘两山论’、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条件论’、‘实现论’的著名科学论断。” [8]笔者认为,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其“两山论”以及全国各地推进生态建设的生动事例,给我们深化与拓展《武夷文化选讲》的“生态文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一是以武夷山良好的生态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因优质的水、空气、山水美景、人文内涵带给师生切实的获得感、自豪感来现身说法,并联系中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来阐明生态文明(化)建设的重要性,以令人信服的事实,引导学生增强生态建设的自觉性、使命感;二是案例说法,以近年武夷山发生的生态破坏案例及造成的损失,来反证生态建设的迫切性。教育学生践行环保,同心戮力建设美丽中国。教师要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思政教育动机,在课程教学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认同到价值引领的各环节,做到对知识能力的学与问,对社会问题的探与究的和谐统一,引领学生从书本钻研返回当代语境、现实关怀,这是“课程思政”的王道。
三、做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
《武夷文化选讲》实施“课程思政”,开展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如下:
首先,教师是关键。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明确了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9],而且“学科德育”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10],因此,如何落实课程思政,教师是“关键少数”。课程思政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更新观念,自觉建构“大思政”的格局,肩负起思政教育的担子,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合力,协同育人。二是勤于钻研新业务,提高教研水平与对思政的宣讲能力。课程思政对部分教师来说,是新事物,要认真谋划,加强思政研究,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实现从“专家”到“大家”的飞跃,要尝试在课程及“两纲一表”中,制定实施课程思政的“标准”,从课程本身的顶层设计到重点、难点到知识点传授,再到思政元素的提炼、融入都要列出“项目清单”,优化教学设计,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设立过程评价和考核指标,并贯彻落实。三是提升教学技能。具体而言,就是“课程渗透一般可采用知识关联、概念活化、价值引领和情感认同等方法” [1]。所谓“知识关联”,就是将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联来,将授业与传道无缝对接。比如,讲到“建筑文化”,除展示古村落建筑的美感、特点外,可以自然引申到文物保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观点与留住乡愁、乡村振兴等,开拓学生视野,实现价值引领。又比如,谈及武夷文学的“绿色底蕴”,可通过综合运用音视频、图片等媒介的方式,将抽象的学术概念直观展示,让学生在家国情怀的文化心理同构中产生强烈情感认同——这也是“概念活化”。
其次,重点在思政。课程思政的出发点、落脚点在“思政”二字,所有教学活动都应朝这个方向前行、聚集。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定位为“应用型大学”,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目标,一切工作围绕“有用”“实用”“应用”展开,忽视或弱化了思政教育——這也是另一种“一手硬一手软”。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轻道重器”的倾向明显——“工具理性”高于“价值理性”。因此,在“道”与“器”割裂的情势下,做好课程思政就要拨乱反正。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意识积累、活学、善用各类思政资源,教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有目的设计、导入相关优秀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最终导向学生“求道”“求真”“求实”的人生取向,以实现专业教学的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之功能。这实际上是学科知识深度参与了社会意义阐发和文化价值引导,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激发其社会担当与家国情怀。
再次,落脚在实效。检验课程思政质量有效性的指标在于“三个度”:一是“支撑度”,即是否改革创新且建立了支撑专业教学之于课程思政的一整套标准:思政教育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关联知识、教学方法、实施环节、考核要求、达成效果等,并“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全域、全息化地融入思想教育的理念、目的、手段和技巧” [11]。二是“融合度”,即是否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并融合到平时和期中、期末的考核中。课程思政的效果检验应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虽不一定体现在考试卷面中,也无须硬性规定占比和分值,但可以采取灵活、随机、方便的方式进行,比如通过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学期小论文、组织小组辩论等加以有意识的延伸考查,一来督促学生将知识关联,将道与器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知识、涵养价值并重的课程“整体观”;二来将思政元素纳入课程考核“制度化”,不断探索总结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三是“满意度”,即学生是否对课程思政满意。从教务处到院系教科办,要在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互评、领导督导听课、教学技能赛、教学检查等教学质量监控环节纳入课程思政“满意度”的检查指标;开展试点,通过教改立项等方式,培育课程思政的示范课、金课,提高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满意度、美誉度。
四、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不是横空出世,也绝非实功虚做,而是其来有自,紧迫必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针对这一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强调所有的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 [12]目前,课程思政尚处探索阶段,从目标定位看,聚焦于学科教学主渠道强化与融入思政教育,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政治态度、民族精神和社会担当等方面施加正向影响,找准了思政教育的盲点、堵点和创新点,有助于拓展思政教育渠道,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有助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认同、价值引领的和谐统一,有助于“三全育人”的做实,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讲话[EB/OL].(2016-12-07)[2019-08-10].http://news.cctv.com/special/gxszhy/.
[2] 游柱然.论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课程思政价值[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9(2):2-4.
[3] 彭静.课程思政视角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08.
[4] 高国希,叶方兴.自然科学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的实践思路[N].光明日报,2018-06-11(11).
[5] 恩格斯.致敏·考茨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4-462
[6] 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10).
[7] 徐仁立.武夷山市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报告[EB/OL].(2012-10-15)[2019-07-19].http://www.crt.com.cn/news2007.
[8] 黄承梁.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价值[J].行政管理改革,2018(2):22.
[9]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4.
[10]江先锋.“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人文阅读的缺失现状与复位路径——基于上海7 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5):9-14.
[11]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1) :66.
[12]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28.
(責任编辑:钟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