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王晓燕

高教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践经验大数据

王晓燕

摘  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以其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模式在国内高校新生研讨课中独具特色。开设5年来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文章通过对历年课程调研数据的汇总统计,科学分析了课程开展情况和效果,试图从中寻找规律、发现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的意见,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大数据;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7-0011-04

Abstract: Freshman's 'science and society' seminar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s very distinctive with distinctive theme and unique mode, has unique features in the freshman seminar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Opened 5 years, the teaching effect is obvious, loved by th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summary from the course's data, in the context of large data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effect in carrying out science courses, the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law and the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niversity freshmen seminar in China.

Keywords: freshman seminar; big data; practical experience

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特色介绍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充分的师生交流与探讨,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进行综合培养和训练。新生研讨课最早出现在1959年的哈佛大学,改革者希望通过此类课程的开设,扭转本科教学长期被忽视的现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最初的新生研讨课重在“加强新生和教师的接触,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属于典型的学术性模式。1972年,南卡罗莱纳大学开设了以加强师生沟通和学生的适应性转变为目标的新生研讨课,开启了适应性模式的先河。两种模式的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报告建议:“应对大学第一年的学习进行重新组织,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第一年的关键应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的小型研讨班。这种研讨班应讨论那些能激发学生智慧,使学生在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开阔学术视野。加强学生的学术素养应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新生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的新生研讨课实践始于清华大学,2003年11 月,该校首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随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开设的新生研讨课,从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属于学术类新生研讨课,关注的是大一新生在专业学习或学术研究方面的转变,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做好准备。新生研讨课是研究型大学为培养研究性和创新型人才、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而在课程改革方面采取的一种举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借鉴国内外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为大一新生开设了一种崭新的“科学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具有鲜明的课程主旨和独特的课程模式。将名家大师主题报告与导师小班教学指导相结合,通过各类主题报告从宏观视野探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与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导师指导下的小班课程讨论和专题调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与团队协作能力。课程持续一年时间,让大一新生在名师的耳濡目染中充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同国内其他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相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1. 研讨课的主题紧紧围绕“科学与社会”展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国际一流的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其他领域高端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该课程将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培养与热爱科学、认识人类发展、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用科学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在课程形式上,国内高校新生研讨课仍旧是以课程教学的方式来展开的,无论是对于某一学科导引式、前言介绍、实践探索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附以讨论的形式。在教学形式上还没有突破原有各类研讨课的模式,只是在内容上更倾向于适应大一新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由各具特色的两部分组成。研讨课的第一部分安排了6场名家大师报告。报告人全部为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优秀企业家。他们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和人生感悟,就前言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科学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做主题讲授。这些报告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阐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阐述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名家大师们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对祖国的报效之情,深深感染并激励着一级又一级的年轻学子们。从2013-2016年,学校共开展了24场主题报告。他们有著名物理學家、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院士、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等。

3. 新生研讨课的第二部分采用导师指导小班教学的专题研讨形式。学校从全校各学院选聘100余位教学经验丰富、学科造诣强的教授和副教授对全校所有大一新生开展小班教学指导。新生覆盖率达到100%,而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对大一新生的覆盖率在50%左右。每位导师指导15-20名学生,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适合他们研究水平的选题,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或有定论的问题,可以是学术前沿问题或尚未成熟的理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利用文献检索和查阅工具来阅读文献资料、帮助学生开展阶段性研究讨论,了解研究进展,及时给予研究指导。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组织答辩。最后依据学生研究报告质量、团队工作中的贡献、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给予学生成绩,按照五等级制记载。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过程,导师的指导是提纲挈领式的,学生需要在课后付出大量精力。在这一系列指导过程中,导师和学生通过对某一专题的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培养了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性学习、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初步科研的能力。

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开展情况

作者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2016新生研讨课为对象, 通过大量问卷数据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 试图从中寻找规律、发现问题,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从第一次开设新生研讨课起,每次课程结束,学校面向所有新生进行新生研讨课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生与导师的交流频次、对导师授课的满意程度、课题报告的主题确定、撰写时间、课程收获以及对课程的建议。从2013级开始,目前已经开展了5次问卷调查,每次发放1800份左右问卷,平均回收率为90%以上。综合5次调研结果,分析情况如下:

(一)班级规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建校以来,一直坚持精品办学,本科生招生规模始终控制在每年1800人左右。新生研讨课按照每个班级规模20人以下设班,班级内按照4-5人的规模设置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每位导师开设一门课程。从2013级到2017年我校新生研讨课的课程数如下:

从以上表格可见,我校新生研讨课始终保持在100门左右,但是有微弱提升趋势,这是因为近些年来学校在一些学院开展小班导师制和新生研讨课结合,部分学院放开学生自由选择导师等课程改革实验,选拔更多导师参与学生指导中,指导更加精细化。

(二)撰写报告和答辩方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与社会”新生研讨课通过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需要学生通过学习、调研等最终完成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撰写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通过调查分析,由小组每个人负责完成一部分,最后整合成一份报告的最多,由小组共同讨论和调研,每个人单独完成一份报告的约占10%。答辩方式分为三种,小组代表答辩的约占47%,小组共同答辩的约占38%,由个人单独答辩的为10%。

(三)新生对研讨课的满意度及收获

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两项调查,分别是对该课程导师的教学指导的满意度,以及该课程对学生收获的大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课程导师的指导几年来满意度非常稳定,满意和基本满意都是保持在95%。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8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老师教学态度认真、教风严谨、精神饱满;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老师能科学合理安排和指导学生学习研究进度;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老师教学注重能力素质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视野;6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调研、查阅文献;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撰写、完善研究报告,组织小组答辩。

而学生从该课程中感觉有所收获的比例达到79.87%。同学们认为该门课程的收获按照收获大小依次是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69%),培养了初步科研的兴趣和能力(54%),促进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60%),增进了自主学习能力(57%),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47%),而在具体学习方式上,主要是提高了文献调研能力(75%)、PPT制作能力(47%)和语言表达能力(40%)。

在问卷的主观问题“课程感谢”部分,同学们纷纷表达了新生研讨课带来的收获:“新生研讨课让我体验到科研的乐趣和做科研应有的严谨态度,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次真正自己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了解了科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对今后科研生涯大有裨益”;“新生研讨课培养的不仅是我们的科研能力还培养了我们对科学和知识的敬畏之心”;“通过新生研讨课,我有幸领略到了学术大牛、创业精英的风采,了解到了科技前沿,同时也为我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了帮助。”

三、新生研讨课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选聘优秀导师力度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体现在问卷上我们用两项调查来了解,其一是学生对导师的指导满意程度,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合计作为满意率;其二是该课程对学生是否有收获,以及收获大小,其中收获很大和收获较大作为收获率。在新生研讨课的导师选聘上,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选聘标准,要求导师是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授或副教授,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导师由各个学院自行选拔申报,由学校统一审核。少年班学院由于本身没有专业老师,因而学院从各个学院聘请最优秀老师为学生指导,选聘的导师往往是在教学方面经验更为丰富、科研能力更强。以2016级为例,少年班学院选聘导师共18位,其中17位为正高职称,比例高达95%,信息学院共选聘导师15位,其中6位具有正高职称,比例仅为40%。通过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无论是学生对于课程导师的教学指导满意度还是课程的收获方面,少年班相比全校平均值都有明显提升,而信息学院明显低于全校平均值,在導师指导满意度上信息学院比少年班学院低14个百分点,在感觉“收获很大”方面信息学院比少年班学院低了13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导师的质量密切相关。因而今后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课程上,更需要选拔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导师,才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导师选聘上更加严格要求,只有选聘最优秀的导师开展课程,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如何吸引和激励更多教师加入新生研讨课,学校的导向和激励政策非常重要。新生研讨课持续时间长,难度比一般研讨课更高,而教学工作量只有20学时,因此,如果学校能提高学时数,并为有需求的教师配备助教。这些措施都将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课程开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如北京化工大学对教授承担新生研讨课,按照 3 倍计算工作量、2倍计算课酬,上海交通大学将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作为学院(系)教学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之一。

(二)进一步明确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在问卷调研中,一些学生反映部分调研课题专业性太强,超出新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充分明白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定位,根据新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据此开展课程。新生研讨课既不同于大学学科专业导论类课程或专业入门课程,也不同于通识教育类选修课程,其定位应立足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定位是面向大学本科新生开设的素质教育通修课。新生研讨课在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活适应教育和学习转换教育的同时,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科专业入门知识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利用学校现有的学科门类及专业优势,带领学生进行跨学科探索,引导新生逐步丰富学科认知,使他们不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对学科专业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研究课程应该根据大一新生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研究兴趣,导师应与学生共同选取最适合新生的研究课题,选题内容应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实践探索式课程应适当增加实践、实验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新生较快地从应试教育环境过渡到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将学术性模式与适应性模式有机融合

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普遍偏重于学术性引导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活动,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除了学生型研讨课外,适应性研讨课也是一种重要的类别,其目的旨在让学生尽快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学会使用学校资源与服务,建立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我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指导老师大多为高水平的老师,多为知名教授和学者,这些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学术能力,这保障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质量,但另一方面,这些导师由于自身研究和业务的关系,只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进行学习与研究的引导,关于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指导难以兼顾。因而,对于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指导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加强。例如,可以聘请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来担任指导老师的助教,帮助学生“适应学校资源与服务”、“与学校建立联系”,从而真正实现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全面转换。

(四)逐步推动学生自由选择导师制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2013级开始,全校本科生可以百分百自主选择专业,让学生找到真正有兴趣、有潜力的专业方向。在问卷调查,“你是否希望能自由选择导师”问题中,20%的学生希望能在学院内自由选择导师,42%的学生希望能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导师,根据学生意愿,学校从2017级学生开始,在部分学院试点实施学院内自由选择导师制度,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指导老师。我们将进一步统计分析学院试点效果,并逐步开放全校内自由选择导师。

(五)做好课程的配套工作

为使课程能达到最佳效果,学校围绕课程开设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每年为导师特别是第一次开设此课程的导师提供培训指导,为学生提供文献检索类课程,为实验类研究提供项目经费或者参观费用,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对优秀论文指导老师颁发证书,等等。以期为课程更好开设创设优良平台。

新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作为一种新型而独特的教学模式,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培养需要而开设的,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考核方法,都与传统的教学、与其他高校新生研讨课有很大区别,其目的在于将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培养与热爱科学、认识人类发展、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用科学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今后我们将持续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完善,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更多有益探索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徐波.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基于三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调查结果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2).

[2]孙志凤.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

[3]旋天颖.大学本科新生研讨课的经验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2).

[4]贾天钰.新时期大学新生导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2(9).

[5]Dale Co ye. Er nest Boy er and the New Am erican College[J].Change,1997,29(3):26.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大数据
百年党史视域下共青团工作的实践经验
家门口的图书馆
培养初中学生思品课堂学习兴趣的经验与思考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干部锻炼成长要过哪“四关”
秦山30万机组核安全文化水平的推进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