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思品课堂学习兴趣的经验与思考
2016-11-01张立春
张立春
摘 要: 思品课老师在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为数不少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上思品课的厌倦情绪,有的学生上课无心听讲、不愿参加课堂学习活动,久而久之,对于本学科的学习就失去了兴趣。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热情和工作实效,更让学生的思品课学科学习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本着立足学生学习实际,通过作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摸索与思考,总结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思品课堂 学习兴趣 实践经验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的原始动力;学习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兴趣,使人不怕吃苦;兴趣,使人执著而愿意付出努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从初中学生的思品课堂学习来说,如果学生对思品课缺乏甚至丧失学习兴趣,他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就会十分低,甚至抵触学科学习,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综合素质发展都是不利的。
笔者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着重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思品课堂上产生并保持学习兴趣,总结了如下一些经验:
1.精当设计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防腐剂。
事实证明,人对自己能从事的事务才能产生足够的兴趣,畏难情绪只会降低兴趣。为减少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老师必须做的。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教师要让自己的课让学生接受并产生兴趣,课必须要精心设计、用心准备,切不可简单完成任务。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师授课要注意内容清晰,教学形式不可千篇一律。如此一来,化难为易、化晦涩为轻松,学生更易接受,在情感上更容易亲近学科的学习,学习兴趣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2.积极态度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保健剂。
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风貌对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充分的热情能不自觉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真心投入学科学习。课堂上教师表现出对本学科充分的热情,用丰富的表情、恰当的肢体语言、洪亮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科教学的热情,学生就会关注老师,关注了老师也就自然关注了这门课。课堂上,教师始终注意自己的教态,始终提醒自己要用饱满的热情对待思品课教学,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感染下提升课堂的关注度。
3.教学机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在教师内部有这样一个不算真理的真理,学生很多都是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才喜欢他教的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堂教学机智,适时抓住真实的教育素材,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觉得学习有用了,才会保持兴趣。课堂教学中,可以多用能体现教师智慧、辅助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很容易获得。教师如果适时加以运用,就会让教师和学科吸引学生注意,启迪学生心智,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慢慢产生学习兴趣。
4.尊重关怀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味剂。
经验告诉我们,一次偶然的语言激励、一次有趣的学习活动、一次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一次教师的关怀和尊重、学生一瞬间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认可等都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这些都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用心对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课堂教学实践显示,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就会乐于接受老师和老师的课程,就会投入课程学习活动,并触发对课程的兴趣。而要保持兴趣,更需要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教师一次偶然的漫不经心、一次无意的有失诚信、一次不经意的言语伤害、学科学习过程中一次较大的障碍等都可能让本被点燃的兴趣之火悄然熄灭。因此,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细节,时刻铭记要尊重、关怀学生,才能让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5.适当奖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学习并不完全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教学中总会遇到些在学生看来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它要学生付出较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于较难的问题,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会缺乏敢于战胜它的勇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小小物质奖励可以激发学生挑战难题的热情。经过必要的尝试,学生最终会战胜这些难题。不仅帮助师生解决了课堂学习难题,更让学生体会到挑战难题、挑战自己的愉悦。而教师的精神奖励在许多时候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课堂上教师灵活采用一定的奖励机制,可以极大减轻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的难度,更能让学生体会学习后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激发和延续学科学习兴趣的良方。
周国平说:“教育即生长。”老师要在平凡教育岗位上,扮演好学生生长的促进者,要抓住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