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管理主客体关系的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初探

2019-09-10王航

高教学刊 2019年7期

王航

摘  要: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联结学校和科研人员,是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效率影响着管理过程及科研效益。以管理主客体关系视角分析,二级单位科研管理活动作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客体、内部科研人员及科研活动的主体,其管理效率受到主客体关系不和谐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为实现科研管理工作过程最优化和科研活动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二级单位需要通过提升主体胜任能力、客体积极反馈等主客体关系的协调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和机械效率,实现科研管理目标。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二级单位;主客体关系;管理效率层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7-0130-03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units of universities is a link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er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ts efficiency affects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the benefi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d on management subjective-objective rel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units of universities is objec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subjective of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of secondary units. The research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secondary units is influenced by the disharmony subjective-objective relati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other factors.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benefit of research should be come off by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mechanical work with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nd enhancing the subjective competence, meanwhile, the objective should provide feedback actively.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secondary unities; subjective-objective relation; level of management efficiency

高校科研在我国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科研管理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科学、高效,直接影响着科研活动是否顺利进行。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一般分为学校、二级单位(院系、研究机构)、课题组或科研人员三级;科研管理任务和职能通过横向部门分解与纵向层级分解,形成金字塔式的机构体系和职能业务体系[1]。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效率,将影响着科研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将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引入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分析,有助于揭示二级单位与学校、课题组或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作用及目标

(一)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桥梁作用

在當前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中,学校设有科研管理部门(包含文、理),二级单位设有科研管理办公室或科研管理岗位。其中,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办公室或岗位通过上联学校、下接科研人员及各类科研活动,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通过对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制定与实施院内科研工作计划与规划、相关管理办法,承担从项目或课题策划、申报、立项、过程管理、成果产出及应用转化等环节一系列科研活动的管理与服务、沟通与协调工作,同时要做好汇总整理并归档科研数据及资料,对接社会咨询与服务等,确保二级单位科研活动的有序展开,促进二级单位科研水平的提升,最终保证学校整体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及高校“院为实体”的改革,使管理重心逐步下移,科研管理面对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促使内部环境改变,下放到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内容随之增多,更多的行政审批、管理办法的制定及管理机制的完善等工作需要二级单位承担和跟进,相应的责任增加,目的是激发二级单位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这也使得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更为关键,管理工作效率的保障至关重要。

(二)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及目标

管理效率包含三个层次,即执行层关注的机械效率,管理层关注的管理效率,决策层关注的组织效率[2]。高校二级单位作为决策层,通过组织效率的保障,促使各级各类科研信息的有效搜集和反馈,对二级单位内部开展的科研活动和组织管理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二级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作为管理层,通过管理效率的保障,有效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分工,做好学校与二级单位内部之间的协调工作;科研管理基层人员作为执行层,通过机械效率的保障,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全面准确地执行政策,妥善处理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以上三个层次的效率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三者均达到高效,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才实现真正的高效。

因此,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必需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服务理念、方法,完善科研管理体系,达到行政与学术的良性互动,以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保障和提高实现管理工作的过程最优化和科研活动的效益最大化,完成二级单位的科研发展计划与规划目标。

二、科研管理主客体关系

(一)科研管理主体与客体

管理学视角中,管理主体指具有管理科学知识和技能、拥有相应的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管理客体指进入管理认识和管理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包括财、物、时间、空间、人、组织等[3]。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科研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是在科研人员主观意志作用下实现的。科研人员以自己内心意志来安排自己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从事何内容科研活动,即如何自我实现的。因此,科研人员是科研活动的主体,与科研人员主体相对应的客体是科学研究内容[4]。

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包括组织、管理、服务、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输出性活动,具有不可逆性,科研管理人员有目的地组织科研人员按一定的计划完成科学研究任务,取得科研成果。可见,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管理的主体,相对应的科研人员是科研管理的客体;同时,科研内容、成果及其获取过程也是科研管理活动的客体[4]。

因此,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及管理活动与二级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管理活动互为主客体;同时,二级单位科研管理活动与科研人员及科研活动互为科研管理主客体(图1)。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活动在科研活动或科研管理体系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科研管理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科研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建立在科研管理活动基础之上的,是科研管理的两个方面,两者具有相对性,是以对方为自身存在的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图1)。

在科研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又表现出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5]。科研管理在客观上要求主体与客体在思想上、行动上统一,共同完成科研活动,但科研管理实践中,主体为实现目标而作用于客体,但客体根据自身的规律和条件会对主体产生一定的制约性,主体在反映、改造客体时总会受到客体的制约[6]。科研管理过程中各个主体地位的目的在于重视和调动各个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明确主体的责任和权利,使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的主体活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科研管理与科研活动[4]。

三、科研管理效率分析

鉴于以上分析,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及管理活动既作为校级科研管理工作的管理客体按学校要求完成对科研人员及科研活动的管理和服务,又要以管理主体的身份尊重作为客体的科研活动及科研人员的规律及利益,协调好各项关系,处理好各项工作,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因此,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活动内容更为复杂和关键,只有保证管理的高效,才能实现科研管理目标。

(一)科研管理效率存在的问题

1. 主客体关系的对立

由于管理主客体关系的对立性,主体的主观想法与客观实际往往不完全一致;同时,管理客体具有主体化的倾向,使得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校级科研管理中“重管理、轻服务”的取向一定程度上造成二级单位的服务支撑体系不健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校级科研工作目标确定的主体,在制定管理目标过程中作为客体的二级单位不一定有足够的参与度,同时,二级单位科研发展诉求也不一定能被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了解和采纳。因此,二级单位作为管理客体,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支撑,无法形成合理的决策,组织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二级单位科研水平的提升。

二级单位中,科研管理人员要面对和处理校科研管理部门及二级单位内部交办的各类事务,较为繁杂,有限的精力也迫使服务的不完全到位,致使部分繁琐的行政事务由科研人员直接承担而分散了原本用于知识生产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学术生产的低效率,诱发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矛盾和不和谐[7],使得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分别作为二级单位科研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机械效率均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科研人员作为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客体,其主体化的特点使得科研人员会出于自身的需要对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以自己的方式应对,没有顾及管理工作的规律和要求,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花更多時间协调其间产生的问题,造成科研管理人员的机械效率低下,管理目标不能顺利实现。

因此,过分强调学校科研管理主体的权威性和科研人员客体自我意识的膨胀,导致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需要处理和协调更多主客体关系对立的问题,工作效率势必受到影响。

2. 主客体信息不对称

由于科研政策及各类科研活动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主体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流程等,但会出现上述政策等未能及时传达到二级单位,造成二级单位仍沿用既有的政策或流程办理有关事务,导致发现问题后需要重新办理,致使二级单位不能形成有效的决策,组织效率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进一步的管理效率和机械效率不能保证。

另一方面,二级单位中,科研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主体直接面向作为管理客体的课题组或科研人员,但主客体双向沟通不够,主体向客体的信息单向传递较多,对科研人员的需求了解不到位,相应的服务不能满足需要;科研人员由于固有观念的影响,或出于对科研信息的保密考虑,对科研管理部门或人员的信任度不够,一些诉求不能向管理部门或人员有效反映,管理人员不能接收到科研人员的真实或急需的信息,无法提供精准服务,造成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影响科研活动获得有效的服务和支撑,组织效率和管理效率无法保障。

可见,二级单位的科研管理人员与学校及科研人员之间的有效联系与沟通直接关系到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并影响科研活动的进行及产出。

(二)科研管理效率提升对策

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需要厘清并理顺科研管理主客体的职能和关系,为科研管理工作过程的优化和科研活动效益的提高提供依据和保障。

1. 主体胜任力的提升

主体的主导地位必须建立在客体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之上,同时,主体主导作用的实现必然带来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8]。科研管理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具有主動性,要明确主体的责任与权利,理顺机制,制定科研管理工作目标时要科学,认识客体的特点与规律,兼顾主客体利益,提升自身胜任力,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放管服”改革新政的实施,高校内部管理重心降低,学校层面出台各级各类管理政策,需要考虑到二级单位不同的学科特点及发展实际,并及时向二级单位传达,保障二级单位组织效率;二级单位要及时学习和掌握政策,并向科研人员传递各类信息,做好解读与咨询服务工作,精简和规范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淡化“管理”色彩,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双向沟通机制,提升管理效率;避免简单的下达或上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管理理念的提升、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运用,提升组织和协调能力,与科研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机械效率,促使科研活动高效开展。

2. 客体的积极反馈

鉴于管理客体有主体化的表现,作为二级单位科研管理的客体,科研人员话语权的行使应尊重科研活动及管理科学的规律,在办理审批事项、不能仅从自身需求出发,或凭经验办事,造成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机械效率低下,制约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与管理主体的积极沟通及信息反馈,协调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提高组织和管理效率,保障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二级单位管理活动作为校级科研管理工作的客体,同样需要将学院科研发展诉求及时向学校合理反映,不断争取学校的支持,为二级单位科研活动的效益提升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科研管理主客体既然是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的,就必须认清两者的关系。主客体关系是否协调,关系到科研活动是否有序开展,科研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尤其是高校二级单位的管理主客体角色的双重性及管理背景的复杂及变化,要求其必需正确认识主客体角色的特点及其关系,明确自身的职责,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实现管理主客体的相互促进,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组织、管理和机械三个层面的效率,并促进管理工作的过程最优化和科研活动的效益最大化这一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汪小洲.高校科研管理流程再造研究[D].浙江大学,2004.

[2]朱坚强.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65-71.

[3]王德清,么加利.管理哲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4]欧阳洁慧.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8):60-62.

[5]王虹红.高校目标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6]陈育琴.主客体关系学与我国农村扶贫[D].云南师范大学,2001.

[7]王思懿,赵文华.迈向服务型行政: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机构组织变革——以密歇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7(3):67-71.

[8]张迪.双向互动的主体客体关系——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关系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18(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