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高效运用

2019-09-10迪来散木·米吉提

锦绣·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

迪来散木·米吉提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社会飞快的发展下,各种信息充斥着学生的大脑,而初中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加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初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情景体验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高效运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情景体验教学法;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

引言

在我国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下,也对该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需要教师对其充分的重视,将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帮助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法治意识。

1.设计导入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与身体都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好奇心比较强,比较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吸引住。但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讲,道德与法治十分单一,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此种背景下,教师需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真实且直观的展示给班内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主动性。比如,在教授“关爱他人”这一课时,教师需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身边关爱他人的视频,如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同生动的解说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集中精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加强导入情境设计势在必行。

2.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会对周围一切的事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满足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为学生创建更加富有吸引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情景体验教学法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因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运用情景体验教学法时,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生活化转化。情境的创建也要充分的符合教学的内容,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不是要完全脱离课堂,而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或者生活当中的道德与法治趣事,也可以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初中学生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主动性,还对后期的学习有着更加重要的帮助。

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与自己有关的友谊的小故事,并且拿出自己成长阶段的照片或者与朋友之间的合照,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难忘的经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充分的认识到朋友伴随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3.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借助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特点向学生呈现出课本中抽象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说出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能够在分析案例中列举出较有效的方法避免侵害事件的发生,能有学生领悟到尊重生命可以从法律层面上升到道德层面,以及有珍爱自身的生命与健康,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意识,并能懂得维护生命健康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更是我们的责任。上课之初,我引导学生就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黄洋因喝下含有剧毒的水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中毒身亡。下毒的正是他同宿舍的同学林森浩。引导学生充当检察官、审判员、审判长、律师、原告以及被告等角色,学生根据自身的角色来进行辩论,对案件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能够在互动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的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4.在教学中注重对案例的使用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相对而言较为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案例教学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一些生活上的案例列举出来,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一些道德与法治常识,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常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不同的案例的情景体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演绎一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展开讨论,引发思考,这对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十分有利的。通过自己的深刻体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道德与法治常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遵守,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情景体验式的案例教学不能像书本知识一样枯燥,那样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会大打折扣。而是要想方设法增加案例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5.合理应用故事营造情境

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在故事中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故事能够给学生带来诸多启示,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外,还能让学生联想到自身,遇到此种情况应该如何做,为引导学生深思的有效手段。在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重视故事方法应用营造教学情景,优化教学内容,同相关故事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联想,在自主研究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在教授“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时,可以给同学讲述相关故事,故事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盲对社会的危害,进而延伸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法律教育。利用此种方式,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有关知识,并可以提升学生思想認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6.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充分挖掘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为学生创建一个全新的课堂体验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之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邱兰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友善”主题教学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71-72.

[2]梁肖肖.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8.

[3]张云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
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复习与总结良好习惯的培养
规则儿歌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态势
也谈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