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2019-09-10郑晓杰
郑晓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语文学科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文学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以提升教学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学习、审美以及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能力,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展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策略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增加;语言积累
引言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与运用母语,丰富其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1]”。为此,教师应注重教学创新,在突出学生语文学习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积累,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进而,通过提升日常教学的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词汇储备量、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意义
新课改强调教育的核心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小学语文具有奠基性,只有学生学好语文,了解母语文化,具备良好的语言及文字的运用能力,才能逐渐的形成积累,让语文学习迈向更高层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具备丰富的语言能力,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时,才能领悟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解读其深刻的奥义,对精彩内容展开探讨,甚至写出更具新意的故事。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策略
2.1生动授课,促进语言积累
语文具有思想性、基础性及综合性特点,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3]。小学生心智单纯、社会阅历有限,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于世界的认知也比较简单。故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来展开针对性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构建生动、融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进行学习积累。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新生词鲜艳、坪坝、穿戴等教学中,教师可以游戏教育,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力,使其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积累新词汇,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2.2巧妙设问,提高沟通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鼓励学生表达自我见解,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蟋蟀的住宅》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设问引领教学:“大家对蟋蟀有怎样的印象?它们的‘豪宅’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则需观察合作学习进度,适时的给予学生点拨、参与小组探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倾听、能够积极表达自我观点,让学生的智慧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进而,促进学生取长补短,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2.3读写结合,提升理解能力
阅读是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的重要渠道。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的过程。而读后感,是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总结,当其读完一篇文章之后的感想或者感受,學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情绪,都可以用书写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以读写结合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文素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借鉴和模仿,观察作者都是怎样应用修辞的,是怎样划分段落的,又是怎样布置中心的,当学生阅读过后,形成了怎样的内心触动。有时候初读后,感想并不深刻、教师可促进学生进行品读,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促进学生语言积累,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
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以鼓励教育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真情实感写出来。例如:在部编三年级上《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南海上这片美丽岛屿的旖旎风光,教师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资料,并结合所学,让学生作为小导游介绍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或是写阅读笔记,描述西沙群岛哪里最引人入胜。
2.4注重拓展,促进广泛阅读
为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单依靠教材和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教学为引导,促使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后,可以让想了解周总理的学生阅读《少年周恩来》、《周恩来传》,并让其摘录优美词句;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后,对神话故事感兴趣的学生推荐《妖非妖》、《中国神话故事》,让学生思考神话的写作特点,使学生观察其故事表达,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
2.5发挥想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展示语言积累结果的重要方式,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表达能力及想象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缺乏想象力、语言积累的学生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这并不是说没有想象力的学生就呆板木讷,而是缺乏语言积累的学生所写的文章缺乏活力和灵性,有些文学作品正是富有无边的想象才变得鲜活、与众不同。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下的《小真的长头发》学习中,小真既想用长头发钓鱼,还想用自己的长头发套牛,又想把长头发当被子、当晾衣绳。如果作者没有良好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字功底,纯粹靠一行行直述描绘,很难将小真古灵精怪的形象塑造的如此活灵活现,这就是想象力的妙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结合自己的理解,也写一篇关于“奇妙的想象”的文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透过写作了解班级学生还有哪些不足,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应从哪方面着眼。
3、结语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促进学生不断进行语言积累,使其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具有多渠道学习的意识,将新的理念、新的授课模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应具有“以生为本”的意识,在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而饱满、生动而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形成语言积累,为其高阶段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J].新课程(综合版),2019(3):8.
[2]姚菁.“品词析字”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5):22.
[3]王恒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