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路径研究
2019-09-10石金勤
石金勤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突出历史教育的社会性与实践性,重点强化对高中学生群体内在价值观与历史理解力的悉心培养与详细指导,顺应新时代教育革新要求,使学生掌握較强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保证高中学生充分利用课下和课间时间学习课外历史知识,通过持续练习提高自身对考试题目中史学案例的分析能力,深入探究并全面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与起因经过,从不同角度理解我国历史发展方向与人类文明演变规律,提高学生史学研究素养。任课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路,培育高中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习惯与历史理解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探索意识。本文分析了现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必须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进行调整,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普遍以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多数任课教师着力于训练学生的史学资料搜集能力与案例分析能力。高中学生历史知识学习效率可随着自学能力的增强而大幅度提升,任课教师赋予了学生更多思考空间,学生思维能力与史学材料理解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强化锻炼,有了明显提高。
一、影响培育学生自学能力的客观负面因素研究
(一)高中学生不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社会价值
大部分高中学生无法理解学习并记忆历史知识的重要性,无法通过改变自身学习习惯满足新的教学模式下对自主学习的要求,很多学生只仅仅记住了历史事件的发生次序与具体年月日期,并未将其整理为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并对历史演进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学生无法对破碎零散的历史知识点产生整体性认识,难以从中发掘出全新的见解,无法体会到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因不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失去了学习动力和跟随任课教师学习历史的热情[1]。
(二)学生没有足够的自学经验,未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技巧
多数高中学生未能掌握支撑个人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没有足够的自学经验,无法独立分析历史规律与史学问题案例,只会在分析历史材料的过程中机械性照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定论,对历史事件缺少自主理解力,无法发挥创新思维提出独创性意见与评论,自学能力严重不足。失去了任课教师全程指导的高中学生迅速丧失了学习历史知识的方向感,无法在自由开放的全新课堂学习环境中积累学习历史知识的经验,自主化学习模式反而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2]。
二、改变课堂主体、高效培育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路径研究
(一)开展情境化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价值
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潜在的教学资源与技术工具,发掘历史教育的社会指导价值,使课堂教学具备更高的现实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考试成绩,还应通过校园文化宣传机构与学校在线网站普及历史知识与案例分析技巧,构建新时代的历史文化教育平台[3]。例如任课教师可与校方合作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日期举办纪念性校内集体活动,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中关于南昌起义的内容后,任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前往学校附近的军事历史博物馆参观,了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烈士事迹,通过瞻仰烈士的光辉加深对课本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的理解,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与社会价值,拓展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途径,使高中学生以革命主义历史观分析探究诸多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性。
(二)采用小组互助模式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
高中学生无法单独完成史料搜集与系统性全面分析历史案例的自学活动,任课教师可组织班上学生结成课上或课下的互助组织,借助集体的力量改变个人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孤立境况,提高历史课堂学习的合作性。学生可互相交换对重大历史事件与著名历史人物的理解与认识,以此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知识的思考习惯。高中学生结成小组讨论某一历史主题与问题有利于改变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学习的活跃性,通过人际关系调动缺少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参与历史问题讨论活动之中,改变部分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抗拒态度,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组织能力,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可负责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与信息,通过将各方面知识进行整理汇总,学生可认识到历史事件的不同方面,了解到更为丰富的课外历史知识。
结论:为了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育中高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应重新制定合理教学计划,开辟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路径。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本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无限制的研究讨论,组织学生参加集体纪念革命烈士的校外活动,使历史教育具备更高的文化意识传承价值,让高中学生掌握具备更强应用价值的自主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彭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8(35):211.
[2]展萍莉.信息技术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1):150-151.
[3]冉崇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历史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