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阅读时评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养成研究

2019-09-10吴玲花

高考·上 2019年7期

吴玲花

摘 要:写作是帮助学生完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主要途径。教学中,通过优选时评文章,运用相应的策略:摘记时评,赏析时评,仿写时评,在时评的学习中提高高中生写作水平,促进高中生的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

关键词:本然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时评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①。这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开展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4页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定义,要促进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养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主动的对语言知识进行积累、梳理和整合;其次要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脑基本的运用规律;最后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进行沟通交流,以达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这一语言能力建构的最终发展目标。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要用本真的阅读与写作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应永恒老师在《本然语文》一书中写道:“本然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的所有环节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他提出,“本然语文是自然而然的语文,语文本来的样子”,③用求实、求真、求序、求和、等语文教学理念做引领,用本真的语文教育的所有环节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前的高中写作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内容不够充实、观点不够理性、语言不够得当等问题,这说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培养要加强。应永恒老师说:“语文不是单打独斗,是可以‘和’的,书本、报刊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变成人们学习语文的资源。”④为了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在教学中引入了“新闻时评”是必要的。把阅读时评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优选时评文章,并向学生推荐时评文章,用“以读促写”的方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素养。

新闻时评,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进行评说的一种新闻体裁。一篇优秀的时评以最独到的角度直击社会热点问题的核心,提出的观点既新颖又深刻,说理的方式和辩证的思维都非常的有逻辑,这些特点都是非常值得学生学习的。

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的策略。

一、摘记时评,积累、梳理和整合

阅读时评,摘抄时评,从时评文章中积累思想。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关注当代社会,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学会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写出具有时代脉动的文章。韩愈也曾有言,“文以载道”,文章要有思想,有内涵,要言之有物。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对社会热点事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深刻的认识。写作中的观点与见解,来源于思想,思想则来源于每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高中的学生的刚刚从感性走向理性,他们的生活天地,生活阅历限制了他们与生活的接触。所以说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经典的阅读固然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借助于阅读时评来助力。借助当下媒体的评论,增进对时下的热点事件的理解与认识。

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视角之下阅读时评,主要是积累、梳理和整合。一是,用摘抄的方式,积累独到观点与看法,把文章中深刻的观点摘抄下来并记诵。例如,新华时评的萧海川先生的文章《戒尺要既有温度又有刻度》就是针对“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这一事件写的评论。作者的观点“戒尺既要有温度,也要有刻度”。“戒尺上的温度来自于爱,爱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惩戒权就是‘因爱赋权’。”“戒尺上也要有明确的刻度,要让老师能够掌握它的限度和力度。”⑤这些观点深刻且辩证,全面地分析了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醍醐灌顶,就是一道照进思想的光芒,深化对此事的认知。二是,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每一类积累下来的材料按照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条目和类别的分类整理。学生可以对文章进行分类,如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明的传播,奋斗的意义,生态的建设,家国情怀等各个方面作分类的积累。三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人民网等官网,阅读相关媒体文章。总之,时评文章的声音代表着社会主流的观点,充满着正能量,往往与个人与民族、时代、国家,文化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关,把时评文章作为学习的重点,促进学生形成自己对热点事件的更深入的看法与观点。

二、赏析时评,掌握时评特点及规律

引导学生对时评的文章作出点评,领会时评文章中的精华,通过对于时评的研读,品析,掌握时评文章的特点及规律。

一是赏析作者论述问题的方法。大部分的时评文章属于议论文,作者在表达自己观点后会有针对性的论证支撑观点,如举例论证,辩证分析,比喻论证等方法。二是赏析文章的思路,结构。时评文一般采用这样的结构:首先引述热点事件,引出话题;接着列举当下反面或正面事件,指出危害或意义;然后从二、三个维度分层论述;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呼应标题。时评的写作思路和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步骤行文的。三是赏析文中的材料,以扩充自己的素材库存。四是赏析评品、鉴赏作者对材料的表述,提高自己对材料的选择,表述的能力。如赏析《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一文,就能学到文中的“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长征七号火箭的科研团队”,“担当研发C919的中国商飞35岁以下的年轻人”⑥这些事例。还能学到“不管是在象牙塔里畅想未来的莘莘学子,还是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青年干部;无论是大街小巷穿行不息的快递小哥,还是驰骋广阔市场的老板”这样的表述。这段文字既有典型的个例,又有概括性的类例,还是多样性事例。学生既可以从中学习素材,又可以学到精彩的表述。四是赏析时评的语言特点。时评文语言言简意赅、扼要有力,又不乏生动性。如《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一文中,语言整饬,大量使用对偶,排比,项针等修辞。如“国家的命运即青年的命运、青年的命运即国家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责无旁贷”运用回环的修辞与短句的形式,语言极有力度,有力地表达着作者的观点。也有的语言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本身。如“调侃着‘矮穷丑’和‘土肥圆’,艳羡着‘高富帅’和‘白富美’”。对这样精彩的语言形式做深入地分析、鉴赏、记诵,融合內化,时间长了,这样的语言形式就会建构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三、仿寫时评,形成个体语言提升语言表达

让学生多读书,读透书,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发挥想象力,变换角度思考,很多东西就可以为我所用。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积累和对优秀文章的赏读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更好的提升,提高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所以,要运用仿写来完成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一个有效的的途径。首先,可以指导学生仿写时评的标题,学习对偶的,化用诗文,运用修辞的拟题方法。如《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公平正义的阳光为何普照》等。当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一些不太漂亮的时评标题,进行重新拟写,以培养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其次,可以让学生积累的优秀素材加以运用,有的可以化用时评中积累的素材,有时甚至可以仿用文章的素材,在写作中运用这些素材,并且运用这些素材的表达形式。如上文引述的《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的语句,就可以直接用于文中或化用在方中。再次,学习最简单精炼的语言直接的表明观点,积累的语言按照自己的方式整合成自己的语言。例如,这样的句式就很好:不管是……还是;无论是……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关联词连接的句式,很能体现语言表达的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养成需要从读和写这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时评中梳理和整合,并且鉴赏评析,增强理解、分析和评价的意识,进行个性化阅读。通过时评阅读与仿写,使学生在运用祖国语言时有更强的逻辑性,语言表达也更加严谨简洁,真正实现自己的表达需求,构建专属自己的个性化语言系统。突破一般陈旧性知识的认知障碍,从而收获自己的语言活动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认知能力及运用能力,完善自身的语言系统。要让学生从阅读时评当中收获的知识应用与写作的过程中,以写作作为交际的核心工具,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的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第1页。

[2]《本然语文》应永恒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9页。

[3]《本然语文》应永恒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77页。

[4]《本然语文》应永恒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02页。

[5]《戒尺要既有温度又有刻度》萧海川著,新华时评.2019年7月12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7/12/c_1124746217.htm

[6]《用青春力量托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李群著18-12-09http://pinglun.youth.cn/ttst/201812/t20181209_11808926.htm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本然语文’的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策略的研究”的论文成果。课题编号为:FJJKXB1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