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习过程 提升数学素养
2019-09-10桑乃霞
桑乃霞
摘要:数学素养是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之一,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仅要放在知识和能力上,还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是否获得本质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能力、意识、思想等方面的收获,以此推动学生的本质发展,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过程;数学素养;意识;数学思想
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必须要关注的内容,是数学学科本质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能仅仅集中在知识和技能上,还要放在学生的能力发展、经验累积和思想达成上,要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运用数学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当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在充分经历和多样探索中积累、沉淀。
充分经历,加强感悟
经历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建立在充分经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模仿、感悟、总结、反思,从而逐渐形成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经历,让他们在亲力亲为的基础上得出体验,滋生感悟。
例如,教学“吨的认识”时,笔者在课前教材分析的时候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对新单位的深度感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的视角来引导学生体验这个单位,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的时候,笔者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学生的体验:①让学生猜一猜(一只梨、一箱梨和一卡车梨的重量分别补充一个单位),初步感知“吨”。②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这个单位,在哪里遇到的?③引导学生算一算,大约多少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之和大约是1吨。④让学生比一比,10头猪的重量和5个油桶的重量都是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在这样几个环节的推动下,学生对于“吨”这个单位的认识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上,而是逐步深入起来,先是在猜一猜的环节,通过不同的梨的对比,学生会体验到较重的物体需要用吨做单位,而后在说一说环节中,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实例,加强对“吨”这个单位的体验,再通过具体的计算和比较,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到底达到何种程度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用 “吨”计量,这样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标尺,让他们对于新的单位的认识超越了解,达到“感悟”的层次。
这样深入的学习是学生需要的,在学习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更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新事物,认识新知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然发现探索新知的途径,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
学会思考,建立模型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能经历观察、思考、尝试、实践等环节,将新问题与原有知识体系中的相应内容搭建桥梁,那么他们的数学学习将事半功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考,触发学生的联结,让学生尝试自主建立数学模型,并挖掘本质的数学规律。
例如,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搜救的情境,让学生想办法确定信号源相对于雷达的位置,这个情境一下子触发了学生的经验,他们想到了方位,于是学生在方位上加上距离来确定位置。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题,明明是不相同的点,但是在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的时候表示方法是一样的。面对这样的矛盾,笔者引导学生从矛盾出发,思考化解矛盾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交流,学生最终形成了统一认识:在方位上加上角度这个要素。
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是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在矛盾面前,学生通过思考加上角度这个要素就推动了原有认知的进一步认识,形成新的数学模型,这是学生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
组织实践,体验方法
所谓“实践出真知”,数学学习也离不开实践的推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还在推动学生用掌握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问题,在此过程中增进感悟,增加新的认识。
例如,在“打折问题”教学之后,笔者让学生带着课上学习的内容走进生活,去看看生活中的打折情况,学生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有了不少意外的发现:比如说,有一种打折方式是第二件半价,学生运用现价、原价和折扣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发现这种打折方式本质上是打七五折,因为第一件还是原价,第二件是半价,本质上看是用1.5份的价钱购买了原价2份的商品。还有一种“满200减50”的打折方式,学生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打折的弹性非常大,而在理论上来说,最大的折扣率是百分之七十五。
交流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又经历了新的学习过程,这样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可以让他们体验更多,收获更多,让他们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实际目标,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數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凌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