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咚咚推”面具的田野考察

2019-09-10曾征

美与时代·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湘西传承发展

湘西“咚咚推”面具的田野考察

文/曾  征

摘  要:“咚咚推”是侗族傩戏的专有名词,它是当地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活动,呈现了天井寨侗族百姓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拙朴、世俗、亲和与民族艺术质感的面具是“咚咚推”表演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它是侗族面具艺术的典范,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精神。在当下语境中,面具的现实生存和发展境遇却令人担忧。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对“咚咚推”历史背景、造型特色以及目前传承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做了有关论述,分析其当前自身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咚咚推”面具展开积极有效的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湘西“咚咚推”;面具艺术;传承;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资助。

侗族傩戏“咚咚推”起源于元代,有着600多年历史。“咚咚推”流传范围很小,只在偏远、闭塞的一个自然村寨——天井寨流传。天井寨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现有村民269户,1297人,侗族人口占98%。天井寨侗民都是用侗语交流和表演,8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不会使用汉语。“咚咚”就是鼓声,“推”是锣声。剧目种类丰富,主要反映本民族生活的有《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形形色色的木质面具便成为“咚咚推”傩戏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演员在演出中必须带上相应角色的面具。2006年侗族傩戏“咚咚推”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所用的36枚面具(侗语称“交目”)至今保存完整。此次田野调查的对象就是新晃天井寨侗傩“咚咚推”的面具情况。

一、“咚咚推”的生成土壤及变迁

(一)天井寨自然环境

湘西怀化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侗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占81.13%,森林覆盖率67.5%。境内山脉绵延,溪流纵横,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粮食、農、林、畜的生长。天井寨(如图1)距县城五十六公里,与贵州天柱县相毗邻,海拔700米,据地150米,隐居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延伸末端的湘黔交界贡溪乡。此地侗民利用山多、树多的资源优势,居住深山,以木头建造房屋和风雨桥、鼓楼等独具侗族特色的建筑。崇山峻岭、山环水绕的天井寨过滤了都市的喧嚣、远离了现代化机械的轰鸣、放慢了朝九晚五和三点一线的快节奏生活。清晨的鸟语声代替了闹铃,中午袅袅炊烟从山顶寨子中飘摇散开,夜晚四面环绕的大山夹杂着蛐蛐的窃窃私语,天井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农耕生活让人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

对于天井寨人来说,处于半山腰,地势开朗、山环水绕、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封闭的人文环境、山高水险的自然环境(如图2)和相对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成为宋末元初为躲避战乱来到天井寨的第一批侗民的天然避难场所和绝佳的生活之地。天井寨闭塞的自然地理条件(对逃难至此的天井寨侗民来说是世外桃源)和“咚咚推”长期以来封闭的传承脉络,一方面外来文化难以对其造成灭顶之灾而自我保存完好,另一方面也阻隔了其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交融而独具个性。

(二)“咚咚推”的变迁

关于天井寨侗民的迁入,《元史》《龙氏族谱》和《姚氏族谱》均有记载。元代至顺二年(1331),天井寨侗民由于战争从贵州榕江县迁入,当时蒙古统治者灭南宋迂回贵州,再征“五溪蛮”。少部分榕江龙氏侗族村民不服元朝统治,逃离故乡东迁至大山深处,即今湖南新晃天井寨,并定居至今。目前居住着龙姓、姚姓、杨姓,其中龙姓居多。“咚咚推”在元初随龙氏进入天井寨后,一直处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文化环境中,因此留有那个时代的古老印迹,对研究宋元南戏和侗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①由贵州榕江迁过来的侗民及其带来的文化中极少含有巴楚巫文化的因子,新晃“咚咚推”不信巫术不驱傩,在傩戏(如图3)的表现中,面具用于氏族群体性的一类祭祀和娱乐活动,因此群众基础较好。目前保留下来的“咚咚推”21出剧目中既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也有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及事迹的三国戏等。天井人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咚咚推”中,他们崇拜关老爷,就让他在戏台上出尽风头;他们敬重华佗,鄙视巫师,就在傩戏中让华佗大显身手,让巫师颜面丢尽;他们善恶分明,就有了《背盘古喊冤》这样的警世剧;他们为了慰藉心灵、缓解压力,就有了《驱虎》等诙谐有趣的剧目。[1]

天井寨“咚咚推”面具作为文化记忆最近的记载是在清咸丰初年,发展到二百多户,近千人的规模达到鼎盛时期。咸丰四年天井人跟随侗民姜灵芝聚众起义,同治十年(1874年)起义失败,面具大部分遗失和破损,以上情况在1933年续修的龙氏族谱中有记载。1949年解放湘西时进驻天井寨的战士在盘古庙发现面具将面具带走。此后天井寨“咚咚推”表演不用面具,取而代之的是涂面化妆,专职面具雕刻艺人这一职业从解放后便消失了。1992年怀化地区艺术馆资助800元,根据老人对面具形象的回忆为“咚咚推”重新制作面具。

在天井寨600多年来的生活繁衍中,“咚咚推”与外界的交流机会极少,自给自足的生活和信仰方式维持着氏族村落的秩序和文化传统形态的稳定,21出剧目保留了传统文化中对善恶美丑、趋吉避凶、传承信仰、开导训诫、寄托情感、凝聚氏族的诉求,蕴含着天井寨侗民送旧迎新的价值观和对自我繁衍、保存、发展的生命意识。正因如此,这一文化历经二十三代传承,硬是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二、“咚咚推”的面具形态

(一)形象分类

面具是“咚咚推”傩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戏中的象征符号,演员在演出中必须佩带相应的面具,一是因为傩戏有着佩带面具表演的传统,二是戴上面具作为角色身份的昭示,演员将面具的精神状态附加在自己身上,从而具有符号形体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状态和意义,并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演员成为面具的主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我意识,又承载面具赋予的特殊“使命”。它作为通神的器物,往往具有某种敬畏的宗教情感和超脱自我的精神体验,与其他地区面具不同的是:天井寨面具虽然受当地人膜拜,但是从面具分类中我们发现其神性已慢慢脱落,注入了人们娱乐的情感。面具造型样式分为以下列出的五类面具形象,其中人物面具(如图4)占大多数,有28面,鬼神面具8面。分为鬼神精怪:姜郎、姜妹、土地、雷公、雷婆、小鬼、瓜精等。通神人物:看香婆、巫师、神童。世俗人物:刘备、关羽、张飞、华佗、刘高等。虚拟人物:秀才、癞子、强盗、县官、差役、农民、后生等。动物:牛、马、狗。

(二)造型风格

“咚咚推”面具手工匠人精益求精、熟能生巧,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制作面具。面具无论从造型样式、色彩运用、选材用料上,呈现出一种简洁质朴、世俗亲和的特征。天井寨面具的雕刻技法概括、扁平,面具装饰纹样和附属物很少,一般没有较大的表情变化,五官造型相对拙朴(如图6)。

正如前文提及的,天井寨侗民由贵州榕江县迁入,所以在各类面具中鬼神角色的五官塑造依然能够看出具有明显的贵州地域风格,如鬼神面具中雷公的尖嘴、瓜精的嘟嘴、鬼神的怒目圆睁、个别面具两端还有两个小角,獠牙虽保留下来,但是已经明显减弱成“虎牙”状。人物面具中的眉毛、胡子处理没有像其他地区面具那样:极尽能事地夸张成火焰纹样或挤压眉头表现肃穆威猛的神态,而是尽量客观地再现面部。面具整体具象写实的风格或许与宋代“观物必造质”[2]的审美逻辑、戏曲迅速发展所致的世俗化倾向与“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不谋而合。色彩的运用增添了面具的生动性,进一步区分面具角色性格特征,如:关羽、张飞、瓜精、癞子。面具设色遵循着红、白、黑、黄、青民间五色的用色原理和象征指向。如侗族始祖姜良和姜妹为黑头、黄脸、红唇,面相和蔼;象征斗志与革命精神的红色来表现忠肝义胆的关云长(如图5);黑色象征勇猛、强直而具有力量感的张飞等,人物的设色基本符合基本认知与历史事实。总体来说写实较多,主观色彩较少,肤色单一而纯粹,没有进行过多的色彩纹样装饰,色彩关系整饬、朴素而概括。

图5新晃县城博物馆中陈列的鱼精、关羽、小鬼公面具

天井寨“咚咚推”面具大多用樟木制做而成。木匠们认为萌芽力强、四季常青的樟树,一方面可以就地取材,另一方面樟树的特点赋予了面具生命的内涵,其材质较硬,不易变形,纹路清晰,独特的樟木芳香还具有防腐、防虫、防潮的特性,便于长期保存(如图7)。樟木材质所体现的自然亲和、厚重朴实的品质和其散发出的生命气息与防虫、防腐的独特功效赋予了面具神秘的力量。

“咚咚推”傩戏及面具成为天井寨侗民把握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此直白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咚咚推”面具世俗的造型、古朴的色彩和自然亲和材料呈现出较原始朴素的艺术的风格,体现了面具自然朴素的造型观念,融入天井寨人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物尽其用的生活方式、天地自然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世俗化的侗族民间风俗人情。

三、“咚咚推”面具的困境与思考

眼下对面具的认识局限、传承出现断层等现实处境令人担忧。虽然“咚咚推”傩戏目前已经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广大群众和各级部门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是要认真保护民俗文化传承人及其传承机制,以便保持其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并把这看作是保护的重中之重。[3]但是天井寨狭小的范围和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得“咚咚推”的传承无需配备专职面具雕刻艺人,传承人的缺乏或非专业化,导致了面具及其研究的尴尬地位。

(一)对“咚咚推”面具认识的局限

通过走访新晃县侗族自治区民族宗教文化旅游局、县博物馆、民间雕刻艺人、傩戏表演国家级传承人、非遗工作小组等有关同志,了解到的本地面具情况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面具缺乏相关的保护措施和资金配备,现有面具已使用多年,保存条件简陋,缺乏用于面具更新换代的资金;二是有关研究还是空白,目前各类文献期刊尚无一篇用于专门研究“咚咚推”面具;三是面具雕刻传承人及传承机制缺失。村寨共有两名木匠,曾经在业余时间义务雕刻过面具数枚,但已荒废多年。如果掌握面具雕刻技艺的传承人发生缺失,那么面具和傩戏曾经合二为一的古老传统文化将被拆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基于以上问题,面具与“咚咚推”同步进行保护和研究便显得迫在眉睫。

(二)关于“咚咚推”面具传承的思考

传承人是核心,是文化重建的重要动因之一,技艺是传承的内在运作机制,具有稳定性和封闭性等特征,同时也有其独特、严格的特点和不利于新时代、新形势下传承的规则和要求。首先,要办好“咚咚推”面具雕刻第二课堂。鼓励在县城务工的本地木匠开展第二职业,根据傩戏传承人对面具的特点和傩戏的要求,为“咚咚推”面具雕刻一批在形制、功能、工艺等方面突破原有藩篱的面具,用于陈列展示、馈赠来宾、旅游纪念品、演出替换使用,使手艺“学以致用,学有所得”,本人也能获得尊重而具有荣誉感、使命感和存在感。[4]其次,讲好“咚咚推”面具故事。拓展挖掘“咚咚推”面具艺术的历史、表现形式、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激活老一辈人对面具的情感和回忆,随着对面具的深入研究,又赋予天井侗族青年新时代的面具记忆。第三,认识到“咚咚推”傩戏与面具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二元一体的互动关系。第四,走出去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创新面具技法和样式。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顺应文化融合的大趋势。第五,拓展传承机制。例如:新疆大学举办维吾尔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怀化学院承办侗锦织造技艺、木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中央民族大学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唐卡艺术技艺培训班”等,这些现代语境下的民俗技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学校传承途径和方式,是对传承机制的扩展和创新,目的是为了让技艺、技能、精神文化和审美情感留存下来,传播开去,形成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活态传承。

四、结语

曲六乙先生将傩戏定义为“活化石”,笔者在此借用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的文化“幸存物”这一概念来说明面具属于“咚咚推”傳统文化的物质遗产这一道理,充分体现出面具研究的紧迫以及其具有的研究价值。

它与目前其他所有面具遗存一样,在不同时代及人们的不同需求中,完成形态和功能的不断转变,才能符合“当下”的特点和要求继续发展。36枚面具散发着对创造生命、生生不息、强健生命的基本内涵,承载着祝愿生命繁荣,以生命繁荣为最高美的审美理想[5]。它以肢体表演和侗语说唱的形式来演绎和歌颂生命,表现“生”的欢乐,这一方式成为天井寨侗民联系集体情感、记忆以及文化认同的纽带,使我们看到这一艺术形式及其内涵背后的深厚价值。具有图腾或宗教性质的“咚咚推”面具,随着时代变迁转换着表情,它正处于由信仰到艺术、由娱神到娱人的置换和接替的过程。在当前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敞开胸怀,面朝“文化+旅游”的探索实践中,对于“咚咚推”面具的传承和发展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当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开发潮流和探索实践的时代步伐中,我们要注意一个倾向:创意理论可以用于非遗保护的思路和手段,可以用于在抢救保护之后的文化遗产的推广和宣传,但在抢救和保护阶段要慎谈创意。“咚咚推”面具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际保护的缺失,在当前阶段,抢救性保护是第一位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保护之后,作为侗族精神文化的物质遗产——面具,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中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而既赋予面具新的艺术生命力和表现形式,又初步呈现出产业化利用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顺利地将“咚咚推”面具文化放在艺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轨道上。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说明了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

注释:

①孙文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江卫月,杨世英,杨丽荣,编撰.中国侗族傩戏“咚咚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172.

[2]童永生.理学的“格物”精神与宋代绘画的写实风格[J].史学月刊,2007(01):131-133.

[3]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J].河南社会科学,2007(02):1-6.

[4]刘兴禄.关于传承人与传承机制保护的思考——基于湘西用坪还傩愿重建调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6):78-82.

[5]季中扬.“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J].学术研究,2016(12):172-176.

作者简介:曾征,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猜你喜欢

湘西传承发展
一桥飞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