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表扬与批评学生的艺术

2019-09-10李青林

关键词:错误情感教育

李青林

表扬和批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常用、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表扬和批评就好似一对孪生姐妹,恰当地表扬能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适度地批评能提醒孩子知错就改,从错误中取得进步。但表扬和批评要有一个度,一味地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经不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一味地批评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甚至会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讲究表扬和批评的艺术。

我始终坚信:表扬是小学教育的第一信条。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始终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性格、习惯尚未成熟,处事能力较弱,在学校经常会犯各种或大或小,或有意或无意的错误,如果他们在学校体验到的都是批评,那么他们的自尊心会遭到伤害,会产生退缩、胆怯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表扬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受到鼓励,并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

“罗森塔尔效应”这一现象体现的就是表扬、鼓励的巨大力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说来进行一项“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向校长要了一份全校学生的名单,然后每班挑出3个,共18个学生,对校长说这些学生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8个月后,他再次回到学校时,这些学生在各方面都进步巨大,表现非常优秀。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学生成年后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实这18个学生是他随机挑选出来的,因为罗森塔尔是全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就是一个权威,他说的话教师非常相信,老师们就认为那18个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是发自内心的进行表杨,从眼神、言语、行为各个方面,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爱。这18个学生接受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在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这样一句话:“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表扬的话每个教师都会说,但如果运用不当,有时会适得其反,所以要想对学生的表扬起到教育、激励、强化的作用,就要讲究表扬的艺术。表扬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1. 表扬要真诚

有研究发现,有的教师在表扬他们喜欢的学生时是真诚和自发的,并表扬他们真正的成就,而对那些他们不喜欢的学生,表扬的频率并不少,但通常不是温暖的、自发性的,经常表扬的是学生的外表或行为本身,而不是成就。教师表扬的频率和学生取得的成就不是呈正相关的。只有老师对学生进行表扬时是发自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 表扬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曾有人认为表扬学生不过是给学生戴“高帽”,好话多说点不会错。其实只有实事求是、恰当而准确的表扬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相反那些信口开河、随心所欲的表扬,有时不仅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滋长虚荣心和自满的情绪,使表扬的目的适得其反。

3. 表扬要抓住时机,及时表扬

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战场上,一个好的指挥员总是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教师的教育工作虽然不是在打仗,但同样需要抢时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教师的表扬要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表扬能让他们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应该以敏锐的目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任何一次转瞬即逝的表扬契机,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这会让每一个孩子更自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许多学生所犯的错误,也许是他们个性天才的表现”。在面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时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其次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批评方式。现代教育中“良药适口更利于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批评方式和语言艺术。批评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1. 批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有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当学生犯了错,教师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进行沟通,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犯错后都会感到局促不安、惊慌恐惧,对教师会有一种戒备心理。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厉批评、斥责学生,只会让学生产生敌对情绪,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相反,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给学生一个灿烂的微笑,一束真诚的目光,一个轻柔的爱抚,一句和风细雨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意,使批评的氛围变得轻松融洽,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也会真诚地袒露心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教育更有成效。

2. 注意批评的场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教师在批评时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显得尤为重要。批评总是要指出缺点或揭人短处的,因此要注意批评的场合,把握好批评的适宜程度。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批评学生时一般不宜在公共场合进行,批评学生时应当尽量选择人少的地方,把握好适宜的批评程度,与犯错的学生倾心交谈,坦诚相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伤害其自尊心。

3. 批评学生要“换位思考”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学生的感受,则更容易找到教育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錯误”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那么在指正学生的一些问题时就能轻松许多。

4. 批评学生要因人而异

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态度不可过于严厉,批评不可过重;对于勇于认错的学生,不可过于责备,对其错误点到为止;对于性格倔强的学生,不可与之正面冲突,而应当根据其“吃软不吃硬”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给予厚望,以表扬为主,赏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激励他们,给他们勇气和信心,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改正,那么你一定会看到这种教育手段带来的巨大魔力。

猜你喜欢

错误情感教育
在错误中成长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台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怒”与“努”
“浮”字等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