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2019-09-10才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兴趣

才明

[摘  要:阅读的重要意义是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有:①从兴趣出发,把“要我读”变成“我想读”;②帮孩子掌握阅读方法;③提升手眼脑协调能力;④多渠道创设环境引导孩子读书。除此以外,更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坚持,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习惯;兴趣]

最近很多学校提倡孩子看课外书,我也接触了一些孩子,了解他们看课外书的情况,发现很多低年级孩子不爱读课外书或者不会读课外书,今天就与大家谈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一、孩子为什么不爱阅读,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

学前家长没有让孩子接触书籍和阅读,上学前读书、听故事比较少。上学后,孩子只顾着学习课本中知识,没有时间读书,错过了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机。

2.对读书没有兴趣

孩子由于年龄小,识字量少,读书时可能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词,读不通的句子,孩子就不想阅读。再加上平时电视、电脑、手机等视听媒体太多了,那些卡通片特别有趣,相反文字的东西就觉得枯燥无味。

3.网络对阅读的影响

现在网络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孩子们一出生,就接触图像和声音的刺激,稍大一些,电脑和手机游戏又吸引着孩子,那些精彩的动画片对孩子特别有吸引力,孩子们可以半天不动地方,一个接一个地播,时间一长,孩子就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4.家长没有起到榜样作用

说到读书,有些家长经常看书,还有些家长自己就不愿意读书,也没有看书的习惯。家长要求孩子看书,而自己却不能起到榜样作用,效果也不是很好。

5.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走进阅览室、图书馆,不禁被安静的环境和浓厚的阅读气氛所熏陶和感染,不由自主地坐下来安静地读书。可是在家里,有些孩子读书,家长却在一旁看电视或玩电脑,或是大声喧哗,都不利于孩子的阅读。

二、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意义

读书是一个掌握知识、搜集信息、开阔视野的途径,也是一个提高素养的好机会,更是一个人内心充实、情感丰富的过程。

1.学习的需要

国家制定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有深远的意义。

2.成长的需要

俞洪敏说:“读书给你带来三样东西:情怀、胸怀和气质。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长远能把事情做下去的最好的三个动力。”读书更是成长的需要。

(1)读书可以使一个人更充实、丰富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顾炎武先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2)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与一位智者对话,净化心灵。

(3)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过程中,让你欣赏到了许多优美的词句,在写作时,就可以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从兴趣出发,把“要我读”变成“我想读”

兴趣是孩子读书的内在动力,读书中获得愉悦和快乐是习惯养成的重要动力,当孩子们开始读书时,一定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书读起。孩子往往喜欢童话故事、图画书,可以让孩子从这方面入手,引导孩子读书,再根据孩子的阅读情况加以调整。

2.帮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读书要有速度。古人讲“一目十行”,指的是读书已经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速度,读的速度快,才能整体把握和吸收,读的“量”有了,速度就上去了,速度快了,就能读更多的书。

3.利用划消和找不同等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视觉搜索能力

孩子读课文的时候,丢字、落字、添字,读错字的现象很普遍,低年级尤其明显,利用划消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视觉搜索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划消训练:要求:①把“5”前面的数字划“○”;②将相邻和为“10”的两个数,用“               ”标出。

6 9 5 8 2 3 2 4 5 5 6 3 2 9 1 4 5 6 5 2 8 1 6 3 2 5 4 9 2 5 8 2 8 0

1 8 2 4 1 3 7 7 4 1 5 6 4 9 2 3 5 6 3 7 2 8 1 0 2 5 4 8 6 9 3 7 1 2

3 6 2 5 8 1 3 3 6 2 8 5 9 2 7 4 1 3 6 5 8 1 5 5 6 2 3 5 2 4 6 3 3 2

1 4 7 8 5 4 1 2 8 0 5 4 9 2 5 8 1 0 2 5 5 8 0 5 1 8 2 4 6 1 7 2 7 4

孩子读书时注意以下几点。

(1)默读。孩子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出声读。但是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一定要默读。默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还能提高阅读速度。

(2)练习复述。复述故事可以看出孩子对读过的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同时也让孩子带着目标去读书,这样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读书的速度和内容的理解上,提高读书的效率。久而久之,孩子的读书效率就会提升。

4.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交换图书

平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换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量,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孩子和伙伴之间通过交换阅读找到共同的话题,通过讨论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5.和孩子一起去书店看书、选书

休闲时间多和孩子去书店,这是让孩子接触书籍的好方法。在书店里,和孩子一起看书,当孩子发现自己喜欢的书,家长就可以买来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孩子会感到快乐,也会对读书更加感兴趣。

總之,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促进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更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真正的,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兴趣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