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链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9-09-10许立
许立
摘要:在学生学习这么多科目中,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有因必有果,明确的匹配关系是在条件与结论之间产生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的被挖掘是在数学的学习中展开的,而问题链是围绕一定计划、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设计的一套問题。教师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链,指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教学效果,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链;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现阶段,学生不应该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是获取知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人人都能够获得数学知识的教育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发掘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分析问题,使用问题,考虑问题”这条问题链来构建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让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实践方式,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得到提升,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课前学习,发掘问题
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预习方案和预习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那个学生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把不会的题目做出标记,在课上针对问题进行统一解决。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预习,在教授新课程的前一天给学生留预习任务:
在预习后让学生找出预习依据:
(1)了解群等三角形的含义,什么是全等三角形?怎么样判定全等三角形?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式是什么?
(2)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进行区分
(3)自己学习例题,学会判定全等三角形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学生有利明确的目标,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理解,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 提出问题,答疑解惑
学生以课前预习为基础,学生在课前学习中进行几分钟的巩固预习。在这一 环节中教师可以明确的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中当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明白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习要求,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巡视,解决疑难,进行询问,检查预习等方式进行调查,这种方式最大程度上暴露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积极的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给迷茫的学生进行指引,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 讨论问题,合作交流
3.1 学生黑板展示,教师指出问题
通过黑板展示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充分的得到展示并加以解决。教师可以对于学生所做的练习你不用要求到很难,但是一定要是典型的例题,然而展示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内容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在“有理数乘方“教学中,学生可以做基础性学习:
例如:把下面的格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2.4)*(2.4)*(2.4)*(2.4)*(2.4)
(2)(-3)*(-3)*(-3)*(-3)
学生在展示中出现的问题,负数忘记加括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并以此做出指导,使学生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3.2 学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后要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讨论,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通过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能力,也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在交流解决问题中教师也要努力构建更加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把学习当做重要的事情去做,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索知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解决问题,教师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交流与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和有目标性的专业训练,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运用,训练题要难简度适中,有层次有结构的训练,要充分涉及到必须做的题,选择性的作题,思考题等题型要典型,适量,教师要不断的观察,让每一位学独立的完成习题训练,在习题训练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学生遇见难题,要求学生第一时间主动找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
5 结语
创新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和学生都要贯彻,通过问题链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让那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空间得到提升,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吴春东.科学设置问题链创设高效历史课堂[J].考试周刊,2017(95).
[2] 周学礼.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新课程(中),2018(01).
[3] 张春华.基于构建问题链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7(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