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音乐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指导探析

2019-09-10莫海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大班幼儿

莫海芳

[摘  要: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活动。它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音乐游戏的有效指导有利于游戏顺利的开展,同时能够提高幼儿游戏水平。因此,研究音乐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园音戏游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1引言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活动。它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以及规则意识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2大班音乐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分析

2.1教师使用的指导策略

在大班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所使用的指导策略仍以语言指导为主,但材料指引策略的使用的頻率较小班和中班高。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也与小、中班幼儿教师的角色有一些差别,即主要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观察者、指导者。在所观察到的大班音乐游戏活动中,都离不开材料的提供,游戏中都有让幼儿自己操作乐器或者教师与个别幼儿配合操作乐器,由其他幼儿根据声音来判断音的长短或者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所以,教师在音乐游戏活动中首先充当了游戏材料的提供者这一角色。

2.2教师介入时机

因为大班开展的音乐游戏多以听辨游戏为主,教师介入游戏大多是以指导者的角色介入的,而且是在幼儿出现错误的时候介入游戏的。在听辨游戏中,幼儿的对错比较明显,当幼儿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就会以指导者的角色介入到幼儿游戏中,以便纠正幼儿的错误。教师的这种介入方式比较被动,如果没有一个幼儿出现错误,教师则不介入幼儿游戏当中。只有在幼儿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才会介入进去,这样就会让其他正确的幼儿觉得教师对自己不关注。所以,在游戏中,如果没有幼儿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也应给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介入进去,以便给幼儿以表扬,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关注自己的。

2.3教师指导效果

在大班音乐游戏中,教师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上。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会提供各种不同的乐器,但是整个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是教师敲击,幼儿辨别,幼儿判断正误这样的流程。在刚开始的时候,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还比较高,但是在游戏进行了几次之后,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出了不想在继续玩下去的意愿,但是教师还是会按照原先的教学形式继续教学。这样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再者,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到了容易出现错误的幼儿,对于每次判断正确的幼儿较少关注,较少给予表扬,从而使这些幼儿失去了继续游戏下去的愿望。

3大班幼儿音乐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指导策略

3.1教师应结合语言与非语言的方式进行音乐游戏指导

幼儿的游戏活动不仅需要教师语言指导,也需要教师的非言语指导。宽松、自由、支持性的游戏环境,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的言语指导,因为语言指导可以让幼儿更快、更好的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但是非言语指导更能让幼儿在情感上有良好的体验。教师支持性的态度,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等都会让幼儿更积极的参与游戏,更乐于表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音乐游戏中,教师要用积极的情绪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当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游戏任务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责备和指令性的语言。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给幼儿间接的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也可以作为一个聆听者认真倾听幼儿在游戏的需求,也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体察幼儿在游戏中的需要等。教师不能以不满的态度面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或者是教师单方向的控制幼儿的行为,这种师幼互动是失效的,是不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形成和游戏水平的提高的。

3.2教师避免使用命令性和强迫性的语言

由于音乐游戏是音乐和游戏相结合的特殊性,很多游戏的开展要和活动音乐合拍,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音乐游戏中难免会有着急的情绪,语言表现出幼儿的催促。一方面,教师为了跟上音乐游戏活动的比较快的节奏,并及时介入指导,语言指导频率也较快;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带来催促性的词语,如“快点”、“马上”等词语,这些词语会让幼儿一直处于被催促的状态之中,感到紧张,这种紧迫感会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更为拘束,影响幼儿正常表现,从而让幼儿有一些焦虑或不安的情绪体验。原本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不但没有给幼儿带来快乐的情绪体验,反而会影响到幼儿身心发展。

3.3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

教师在设计音乐游戏时,就应该考虑到全体幼儿,根据全体幼儿的游戏水平来设计,保证每一个幼儿有参与游戏的可能性。在音乐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每个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且教师要尽可能的关注到每一个参与游戏活动的幼儿。如果班级中有个别幼儿的游戏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参与进去的话,教师也应该鼓励其他能力强的幼儿给予能力弱的幼儿以帮助。游戏中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自我展示的愉悦,感受音乐游戏的欢快,积极参与到与其他幼儿合作互动的游戏中,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提供各种机会鼓励幼儿主动、勇敢的进行动作展示、表演。

4结束语

幼儿园的音乐需要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教师指导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在游戏中情绪体验和游戏水平的提高。有研究显示音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亲子间、师幼间音乐游戏的互动对幼儿的智力、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策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音乐游戏的质量,将会影响到音乐游戏对幼儿积极性作用的发挥。笔者将在未来教学过程中继续致力于大班幼儿音乐游戏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方建华.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徐婷婷,王杨.幼儿音乐游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6).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浅析幼儿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融入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