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2019-09-10王爱花

关键词:独立性游戏家长

王爱花

“玩中学,学中玩。”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玩,是游戏的通俗说法,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小探险家们会对身边一切事物感到好奇而惊叹,而这些东西对于成年人早已失去了新鲜感。他们渴望发现、触摸并弄懂身边的一切东西,希望尽可能地靠自己的尝试去发掘各种物品的妙用。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绝不是浪费时间,也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他们的主要任务。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不断地锻炼、强化并检验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孩子玩耍的机会越多,越容易树立自信、平衡身心并且变得多才多艺。在玩耍的过程中,年幼的孩子能够学会专心致志、遵守规则及持之以恒。游戏或玩耍不是学习的前奏,而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有游戏发生,随即孩子会沉浸其中而不理会父母的安排和计划。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要阻止孩子游戏,父母要多支持孩子游戏,并和孩子一起游戏。

作为父母,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支持和帮助莫过于细心观察他们的一点一滴,耐心地陪伴他们成长。父母通过敏锐的感觉,判断哪种刺激和引导最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单独而孤立地训练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阅读学习。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进程,让孩子在游戏中接触不同的对象、材料、伙伴,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这会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

一、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在生活中,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两个人或者几个人通过分工完成一件事情,叫作合作。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个人的精力、能力和资源总是有限的,有些事情靠自己很难完成,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团结更多人的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就大事情。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非常重要。

游戏是培养和锻炼孩子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极好途径。有些时候,父母并非百分之百情愿和孩子反复一起游戏,并且带着成人的价值观,总是试图去改变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是能体会到的,而且会玩得不痛快。几个孩子在一起,为了能够愉快地玩儿游戏,他们之间会有分工,孩子们在一起自然懂得这些。像孩子在玩“过家家”的做饭游戏时,有的负责“择菜”,有的负责“切菜”,还有的负责“炒菜”,很快他们的“饭”就做好了,分装在不同的“盘子”里,几个人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饭”。与同伴一起游戏时,孩子们是百分之百投入的,反复游戏时都是非常愉悦欢喜的,并且还能相互交流和学习。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经常和同伴做游戏。

二、 游戏中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

倾听与表达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景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家庭是发展孩子语言能力,培养他倾听与表达的最好场所。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习倾听。有个“想想猜猜”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倾听,游戏的过程是:父母一方描述某一物品或者动物、人物,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听完之后回答是什么。如果遇到孩子还不等父母说完,就急于说出答案,又说错了的时候,提醒孩子:要认真倾听。这个游戏还可以由孩子来描述,一来锻炼他的表达能力,二来通过自身表现给孩子做出示范,父母要认真听完孩子的描述再作答,即使孩子没有说完,你已经有了答案,也不要急于说出,要给孩子一个榜样的示范。

三、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本来就是好动的,他们注意到一件事情经常是无意注意,也就是说没有明确的注意目的,却注意到了某件事。孩子的注意力不好,除了先天因素外,与家庭的日常教养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家长为了让好动的孩子能够不动,要求孩子每天在固定的地方站5分钟不动,有的还报训练注意力的培训班,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

游戏是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习的最佳方式。例如,一家人可以利用扑克牌,玩儿“看看你注意到了没有”的游戏。开始的时候可以用四张牌,并排放,观察它们的顺序,然后把牌扣过去,让孩子说出牌的顺序,或者找出某张牌。以后逐渐增加牌的张数。

四、 游戏中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

現在很多家长因为疼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受累,或者认为孩子只会帮倒忙,因此让孩子丧失了很多动手的机会,甚至孩子自己的事情,如穿衣服、穿袜子等,也被家长包办。其实,适当的动手操作能够锻炼孩子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慧,父母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动手的机会。和孩子玩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玩用筷子夹玻璃球、撕纸屑做图案、手指操等游戏,这些游戏不仅增强孩子双手的灵活性,还能提高孩子对身体的掌控力。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动作需要随着音乐律动而变换,要求孩子的手、眼、口都要协调,这就让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等都得到了训练。

五、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能够自己做主是他独立性增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孩子能不能自己做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如果家长总是下意识地想替孩子做出决定,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大大限制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为了培养孩子自己做主的独立性,就需要家长放权。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同样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良好方式,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自主地选择、交往,克服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比如:他可以自主选择玩具;如果伙伴有他喜欢的玩具,他就需要自己去借;当玩一些技巧性比较强的游戏时,其中的困难需要自己克服。

猜你喜欢

独立性游戏家长
独立品格培养
家长错了
做最好的自己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