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探究

2019-09-10陈淑卿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陈淑卿

【摘要】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承担着对班级管理的重要责任,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语言将会对小学生成长产生极大影响,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语言艺术,避免对儿童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质量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

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语言技巧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只有熟练掌握语言技巧,才能确保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快速、准确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从而在班级管理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管理语言艺术特征

1.言之有理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说的每句话都要有道理可循,在进行教育或讲道理时,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将每件事情的道理有条不紊地陈述出来,与此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教育学生,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目标。

2.言之有别

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时要有所差别,不能统一化教育,比如有些学生脾气比较暴躁,教师要保持更大的耐心,在准确判断学生性格差异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性强的方式进行沟通,将会大大提升交流效果。

3.言之有物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管理时,不能凭空而论,而是要借助某些事物的发生进行教育,以事实为基础的教育将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道理,提高個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合理运用管理语言艺术

1.以真诚对待学生

真诚的语言是人际交往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成为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关键。班主任真诚地对待学生,加强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逐渐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才能促使学生配合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笔者任教的班级有位学生叫小铭,他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也非常不理想。为了弄清楚真实原因,笔者决定对他进行家访,并了解情况之后,笔者对小铭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他的在校表现说明他没有学习兴趣,对生活没有过大的激情与期待;在学业上的不良表现说明他学习动力不足;小铭的父母在外打工,导致他缺乏亲人的关爱;由于奶奶年迈,由他承担所有家务,造成他学业、家务上的双重压力;家里人对他并没有太大期待,小铭在家里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也导致他缺乏自信心。对此,笔者与其进行深度交流,表示老师会帮助他,跟他一起克服生活和学业上的困难。同时,笔者与小铭的家长取得联系,将他的现状告诉他们,通过笔者一系列努力,逐渐打开小铭的心扉,他也逐渐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开始愿意与周边同学交流,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

2.表扬和批评相结合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每个学生自身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表扬和批评的管理方法。

当学生在学习中或管理中表现良好,教师要对其行为进行及时表扬,使用好的管理语言艺术来支持学生的良好行为,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班主任表扬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在管理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比如某位平时在课堂上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在今日的课堂上回答了一次问题,班主任可以针对此举加以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以此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级尚小、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犯错,此时就需要班主任使用恰当的语言艺术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反思,切忌疾言厉色、语气过重,而是以一种关心的姿态,在充分了解学生犯错过程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分析这种行为的弊端,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不妥,进而加以改正,不至于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及时的表扬和恰当的批评能够让学生对自身行为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班主任在运用管理语言艺术时需要慎重选择,才能达到预期管理效果。

3.善于运用无声语言

在某种情况下宽容远比惩罚更加能够产生激励效果,在特定的情境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形态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比如有位同学上课迟到了,班主任在了解这位学生为什么迟到的前提下,不能对其行为进行严厉批评,只需要向其招手示意先到座位上完成本节课,相信这名学生在课下会主动找到班主任,解释他为什么会迟到。如果是因其他不正当理由而迟到,那么班主任就要分析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并督促学生加以改正。如此一来,班主任不仅成功化解这名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的尴尬,而且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从而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将带来学生莫大的鼓励,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自然会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4.引导学生参与到管理中

如果小学班主任以一种强制性的语言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就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压抑感,进而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会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利。那么班主任就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使其产生主人翁意识。鼓励性语言和强制性语言最终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在打扫卫生的事情上,班主任说:“我认为你们应该每个小组轮流打扫,这样对所有人都公平。”学生肯定是在不情愿的情况接受这种安排,相反,如果班主任能够这样说:“同学们,对于打扫卫生,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尽管到最后,可能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但由于班主任提问方式发生改变,学生参与到这种结果过程中,就会从心理上接受并服从这种安排。班主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做法,会使得学生对班级产生更强的归属感,班主任的贴切、真诚、耐人寻味的话语,像清泉一样流入孩子的心田,充满艺术性的管理语言会促进班主任工作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班主任在开展实践管理工作时,要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尽可能做到心平气和、语言柔和婉转,尤其是在面对自卑心理重的学生,班主任要尽可能通过语言艺术对其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琳琳.试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2018(07):167-168.

[2]蔡成柱.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技巧中的语言艺术[J].现代交际,2017(21):176.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视听语言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